在我们国家,民生有两件事。
一件是房子,另一件是吃饭。一件人生大事,另一件是每一天的大事。
「买菜」,则是在吃饭问题下衍生了民生问题。
在2016年,马老师提出了新零售后。零售市场就进入「野蛮生长」的时代。而在这之前,也就是2015年,生鲜零售则已进入「诸侯割据」的时代。
那一年,永辉还在以沃尔玛和大润发为目标。
那一年,也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滴滴和快的合并,点评和美团合并,58和赶紧合并。
生鲜零售,也引来了新成员。
「前置仓」「店仓一体」的概念,席卷生鲜零售市场。每日优鲜,就是线上生鲜零售的「新势力」。
这一年,每日优鲜拿到了5轮融资。腾讯更是全力押注,企图在拍拍网失利的时代掰回一局。
之后的2年里,如果你走在深圳的地铁站,几乎都是每日优鲜的广告。
这也是每日优鲜的高光时刻。
随后,盒马、永辉、朴朴、苏宁、京东等,都加入了「类前置仓」阵营。但随着资本浪潮的褪去。
商业模式的bug也开始凸显出来。
现在留下的,是收缩战线的盒马,屡改屡亏的永辉,止步不前的七鲜,卖身的大润发,还有咬牙过日子的朴朴。
反应最慢的沃尔玛,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其实,生鲜零售受资本追捧的原因,还是因为大零售市场足够庞大。
比如大润发的市场占有率差不多是15%,沃尔玛的市场占有率是12%,永辉的市场占有率差不多是8%。
谁都想在这个赛道分一杯羹。
但是,前置仓的模式,本身有着财务模式的bug。就是无法覆盖的履单成本(配送一单的成本)。
说白了,配送到家的模式,是有成本的。
毛利率本就不高的生鲜零售,加上「满减」的纳新补贴,再加上6-18元不等履单成本。
以2022年的市场来说,几乎所有的商超,商品毛利都在下滑。
传统成熟商超的综合商品毛利大概在15%,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了100元的商品,毛利额在15元左右,要用来支付人力成本、设备折旧、运营费用等。
永辉最新开发的仓储店,毛利率差不多在10%。
而线上生鲜,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增加「满减」成本,还在增加「履单」成本。因此,线上生鲜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采用「合单」的模式来降低履单成本。
即通过配送员一次出单配送多单来分摊每一单的成本。
这时候,消费者和前置仓的矛盾就开始产生了。
「合单」受制于「订单量」的密集度,也影响时间的有效性。这与过去前置仓在宣传时所带来的体验产生了明显的「降标」。而消费者在使用前置仓服务时,一般也比较倾向于应急性的购买,比如「酒水」和「生鲜」。
这两大品类又因为「重量」和「新鲜」和配送时效产生了冲突。
其实,前置仓本着服务的逻辑,本就有超过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却以低于市场成本的模式运行着,一旦资本补贴的逻辑时效。也就代表着这个模式的终结。
这不是针对谁,换谁都一样。
而每日优鲜在2021年,拖着最后一口气完成了上市。
在我看来,这就是资本拖着「满目玲琅」的每日优鲜,完成了一次「拜堂」。
很遗憾,上市不能重构商业模式。
即便从管理上不断在优化,不过是一个成本向另外一个成本的转移。
2021年,我和每日的CEO孙原有过一面之缘。
那时候,每日优鲜内部都在筹划上市事宜,一面和各地政府沟通「新农改超」业务。类似于早年的永辉「农改超」,现在福州的「中渼市集」。
这些生鲜新零售,每一个都在强调自己修炼内功。
却都在学习各种花招。
都在说专注,却都在玩概念。
这两年,拿了部分城市「保供」牌照的每日,终究还是倒在了黎明前。
想拥抱生鲜的徐正,再次迎来他的艰苦岁月。
一个生下来就有BUG的「商业模式」,根本无法扛过煎熬的岁月。
每日优鲜说,他们只是在调整业务。
但这,谁又关心呢?人们只会关心。
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我只能说,艰难时刻,动作越多,死得越快。等待救援机会,才是最优解。
我只是遗憾,每日的模式,相比于其它前置仓,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现在,和每日优鲜一同出道的拼夕夕。
还润着。
了解更多,关注公众号:太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