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和超跑的区别,大概类似我和郭富城的区别。
F1赛车有发动机,变速箱,轮胎,悬架,蓄电池,刹车。超跑也有,就像我和郭富城都有鼻子有眼,有手有脚,有心有肺。
但我不能碰瓷郭富城半分,就像超跑不能在性能上碰瓷F1半分。
不过,虽然郭富城比我帅,但F1赛车并没有比超跑帅。F1并不是一个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东西,法拉利的超级跑车可以通过曲面、比例、漆面等打磨出一个极致的艺术品,还有像保时捷911也可以传承经典的美。可F1不行,F1的外形设计其实并不美,它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让赛车手能更容易去触碰圈速的天花板。
今年的F1赛季已经开始了,大家不妨关注一下各个车队的新赛车。我个人观点是,现在的F1赛车外形远没有规则改动之前看得舒服,相反现在的F1赛车有很多看起来很丑、很暴力的设计,比如超级宽超级厚但抓地力超级好的轮胎,外扩得十分夸张,是因为足够的宽度可以在300km/h的速度下劈更狠的弯。
宽大的前鼻翼和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可以增加下压力,流线型?什么是曲面?啊?车漆?你还不如多贴几张供应商的LOGO。
与超跑相比,F1赛车的悬挂系统和底盘结构更为裸露和复杂。这是因为F1赛车需要更高的刚性和更低的重量。
更别说毫无舒适性的900马力发动机,在全油门输出的时候,悬架系统和车身必须保证高速稳定性,车辆重心和高度越低越好,同时弯道极限要足够高,要频繁接受高速度的100%刹车和100%油门。
很显然,这对车上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最高强度的考验。
所以F1赛车上的拉花和贴纸不是白贴的,是为了赌这台F1能跑出冠军,然后全世界都知道:哦,这个零部件供应商是很牛逼的,能够支撑这么牛逼的车跑完这么牛逼的赛道。
能产生这种潜意识,也是因为F1赛车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运动,其技术水平代表了汽车工业和制造水平的天花板。
每年的赛季中,各支车队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用于研发新的技术和材料,为了更大的马力和在赛季规则限制下「偷奸耍滑」。
而且参与F1赛事都是顶级头部车企,比如奔驰、法拉利、迈凯伦等,它们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是顶尖级别,为了追求更快的圈速。激烈的竞争使得F1赛车经常是领先技术的载体。
实际上,F1赛车不仅是一项运动,它还承载着提升量产车技术天花板的使命。许多先进的汽车技术,最初都是在F1赛车上得到应用和验证的。
比如主动悬架系统。
上世纪90年代,威廉姆斯F1赛车最先搭载这个技术,四个悬架配备独立电机,每个悬架的传感器都能单独接收数据,再传给ECU调整悬架软硬。
也就是说在熟悉了赛道之后,他就可以自己调节悬架软硬来应付各种情况。这使得当时的威廉姆斯赛车在比赛中有明显的优势。这一创新随后被日产GTR-R35等超跑引入,直到如今被推广开来——蔚来的ClearMotion天行底盘,仰望的易四方,刚发布的保时捷PAR都是很典型的主动悬架系统。
又比如能量回收
KERS动能回收系统(Kinet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最早在2009年的F1赛车上看到,但稳定性很差,所以2011年赛季才实际用在F1上。原理跟今天的动能回收大差不差,都是通过刹车回收能量,然后出弯加速的时候将储存的小宇宙爆发出来,给发动机减负。
当然KERS和现在的动能回收不全是同类物,毕竟后者没有那么高的输出or输入功率。但这并不意外,双离合变速箱;涡轮增压;拨片换挡;碳陶刹车盘等技术,和民用品也不一样,但都是最先应用F1赛车,再普及给民用车的,不妨碍民用品用起来也很爽。
这些例子可能比较笼统,就说一个零部件:火花塞。
二十年前有位超级幸运的老哥连续两年获得F1世锦赛冠军。当时的雷诺V10赛车快得离谱,以至于第二年,舒马赫和他的法拉利F1赛车都得屈居亚军。
这位超级幸运的老哥叫费尔南多·阿隆索。
当时给雷诺V10赛车提供火花塞的就是冠军品牌,而现在这个品牌开始在民用车上发力,比如冠军蓄电池就是不折不扣的高端货,如果你是电池行业的大拿或者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你能从它的一些设计上找到源于赛道的品牌基因。在很多产品的细节上,冠军蓄电池保留了很多F1级别的严苛标准。当下,冠军品牌还做了全面升级,从单一蓄电池产品线升级到了覆盖火花塞、制动液、防冻液、刹车盘等诸多民用汽车耗材。
我们不妨还是以冠军蓄电池这个产品来具体展开讲讲,比如F1赛车要有严苛的安全性,冠军蓄电池的Racing Frame 板栅设计有着多元铅钙锡板栅合金+七级碾压铸带工艺,强度非常之高。同时还能降低电阻,让车辆启动更快。
冠军蓄电池内部的迷宫设计也是有专利的,可以形成超长距离及多次阻隔来阻止电解液流出。阀控贫液式设计也可以消除发生事故时,PSoC蓄电池酸液泄露造成的风险。
外部冲击风险一般不在普通蓄电池的考虑范围内,但冠军蓄电池采用特殊铅套倒钩结合冷压工艺,可承受最大 25KN 外部冲击力。
除了安全性,F1赛车还需要有非常高的稳定性。
冠军蓄电池选用了多元铅钙锡材质,相比传统的二元合金(铅钙合金、铅锑合金),「多元铅钙锡材质」耐腐蚀性能更佳,蓄电池寿命也因此额外提升了 18.3%。此外,温度的适应范围在-40℃到75℃,就是说南极能用,撒哈拉沙漠也能用。
F1赛车还需要性能。
近些年大量新车会配启停系统,这对蓄电池要求很高,而深度放电+补电能力,正是冠军蓄电池的拿手好戏。它能通过负极板添加纳米炭材料,配合超低内阻玻璃纤维隔板,使冠军蓄电池充电接受性和恢复能力提高50%,电池深循环寿命也相比同类蓄电池产品提升4-5倍。
这些安全性、稳定性、充放电能力的考量,没有大量赛场配套经验是悟不出来的。如果你关注一些其他房车赛事,也能找到冠军品牌的影子,比如同样知名的奥迪R8 LMS杯的比赛,许多车身上都有大大的冠军品牌Logo,如果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没点造诣,还真的没办法到达这样的高度。如今,冠军品牌的产品都在供应给F1和勒芒的赛车,保障它们顺利完赛,创造佳绩,并不断进化。
说到进化,F1赛车的技术固然高端,性能固然能碾压超跑。但真要说到技术普及,还得是超跑和普通车用上了,卖出去了,F1赛车才有资本进一步研发下一代新技术。也正因为有冠军、电装、博世这样的优秀零部件品牌,赛车和民用车才会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