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智驾方面真的是一招慢,招招慢,说不定会因此断送掉自己开创的碾压般的大好局面。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直到智驾的出现。
之前比亚迪凭借着秦和唐,奠定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的地位。虽然那时候还是油车的天下。但是因为有了这两款车,大家只要想到新能源,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比亚迪。
领先一步,步步领先。
到了汉出现的时候,比亚迪以极快地速度收割一大批因为新能源补贴而来的订单。新能源领头羊的地位更加稳固。
从那时候开始,比亚迪发新车的速度极快,产能扩张极快,销售增长极快。
一切都是那么顺风顺水。
我那时候因为好奇,也去看了比亚迪的车。
外观不能说好看,但已经是一个主流车企该有的水准了。配置更是不用说,吊打当时一众竞争对手。
但是当我上车实际体验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比亚迪的车机很傻。语音交互反应慢,识别率低,对于语义的理解非常机械。一个字就是,傻。手动操作界面又非常土,点击手感差,反应慢,跟他的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那时候我还想的,比亚迪能把车做这么好,做个好的车机还不是手到擒来。可能再过
没想到后面各个新势力车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外观、配置都不断突破大家的预期,很快就把比亚迪赶超过去,而同时,比亚迪的车机进步很小。我实在搞不懂,以比亚迪的规模,研发投入,和先发优势,怎么会在这个不算太难的领域卡住了。
虽然比亚迪靠着物美价廉,横扫了10-20万这一档的几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断崖式领先。但总给人一种很年轻的老年人的感觉。
到后来比亚迪推出了方程豹,仰望,我一点点地算是有些明白了。
真正让我确认我的想法的是王传福2023年说出「无人驾驶是忽悠」。原话是这样的
「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无人驾驶)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比亚迪有60多万员工,想用机器取代这些人工都做不到。因为,机器不可能模拟人工操作的每一种场景。连固定的生产线上的工作,都无法做到「无人」,更何况是变化无常的实际路况呢?」
这两段话让我意识到,以前我以为的王传福很懂技术,其实是懂材料,懂化学,懂电路,懂机械。但是在软件,人工智能方面,他可能懂得不多。
而因为王传福在比亚迪有着绝对的影响力,于是软件和人工智能这块的投入和决心,可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而正如比亚迪在电动化的领先一样,智能化的落后也是一步慢,步步慢。
哪怕王传福算是醒悟得很快的,但要追上就很吃力了。
不得不感叹,比亚迪资源太足了。在智驾方面,内部搞了两个团队,内部赛马。用的方案也是来者不拒,英伟达,地平线都有开项目在尝试。后来发现不太行,又把两个团队合并。
外部找了大疆,华为,momenta,都有项目在合作。
能把摊子铺这么大的也就只有比亚迪了。
但是即使是比亚迪,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摊大饼,也很难出效果。
目前的情况是,比亚迪的车机和智驾任然遥遥落后。而他的主战场,10-20万的性价比车型,友商正在纷纷进入。20-35万的主战场卷到飞起之后,各个新势力品牌又开始卷20万以下的市场了。加上本来就在10-20万区间的其他老牌车企也纷纷加码新能源和智驾。可以说比亚迪面临的压力是最近四五年来最大的。
我觉得比亚迪要杀出重围,还是要尽快聚焦,理清楚自己在智驾上的发展思路,集中资源搞。
好在比亚迪的血条太厚了,犯几次错,走几次弯路,别的车企可能就倒了,但比亚迪还能接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