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比亚迪未来会超越丰田吗?

2024-12-10汽车

看看手机行业不就知道了,中国国内市场不足以养活一个全球第一的车企。

1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公司销量排名如下:

  • 三星:以5750万台的出货量稳居榜首,继续保持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 苹果:iPhone 16系列表现强劲,出货量达到5450万台,排名第二。
  • 小米:凭借在核心市场实施的新产品库存策略,实现了428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三。
  • OPPO:以286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四。
  • vivo:以272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五。
  • 三星国内都没声音了,三星性价比是不太行,但是这也没阻碍人家一直是世界第一不是?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全球竞争,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来比拼的,主权国家是可以阻拦你的进入的,中国国内车厂有几个敢去美国的?即使是手机品牌,也没几个敢去美国销售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提高关税、行政制约、生态断联,怎么让BYD成为全球第一?

    2 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思考

    我作为汽车科班生,汽车从业者,我很希望BYD、小米等车企能进入全球前几。但理智告诉我:未来全球第一与第二应该会是Tesla与丰田,BYD最好的结果是第三。

    但目前BYD采用了涸泽而渔的玩法,这种玩法在企业增长的时候会掩盖问题,但是市场不是无限的,当增长停滞的时候,BYD将面临巨大的管理墒增难题。与此同时,BYD的不科学玩法也损害了中国汽车的整体实力的提高。理由如下:agiot:比亚迪降本未尊循科学规律

    进一步分析,我认为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国车企会有前十中占据3-4个席位。[1]

    国内前3:我认为是:BYD,小米,?

    3 对小米汽车的思考

    关于小米,我在小米汽车出来前就准确预测了小米的售价,并推断此车型将大卖,因为小米对用户心智的占据非常厉害,小米只需要推出优秀的产品就不会缺市场,小米外的其他所有汽车品牌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图4是品牌对心智的影响度。

    图4:品牌与心智

    利润 = 传播广度 x 传播深度 x 购买概率 x 售价 x 利润率

    {

    传播广度:小米的传播广度非常广,基本可以触达80%以上的中国人

    传播深度:主要是雷总的人格魅力太强,「感谢李斌给他一个投资的机会」,高度符合中国传统的谦逊文化。为小米车主开车门,逼格直接拉满。小米的IOT生态、小米的手机等都增加了小米的传播深度。

    购买概率:不是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购买,ROI是度量这个事情的,小米的厉害之处是覆盖度广,即使是很少的人会购买,那么也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前期购买数量。

    售价:首台车不能太低,因为汽车是一个规模制造的产品,质量控制没做好的汽车会出现很大的企业敞口风险。而且首台车会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

    利润率:企业的首要目的是挣钱,这不寒碜,只要产品过关,有人愿意溢价购买的。利润率上去了,整个模式就能跑通。

    }

    4 对王传福先生的思考

    王传福先生为何在台上公开提出「雷总别造车?」 他明白这个道理,BYD不具备对用户心智的占据,这需要文化,需要产品,需要意义的灌输,BYD缺少这种能力。

    BYD的起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王传福先生的高瞻远瞩与对中国体制的理解后的All in,他是否和万先生接触过,不可得之,但是他的All in 就是在如此巧的时间点。后来BYD由于发家早,得到了很多资源的倾斜,产品通过矩阵打法全方位覆盖了各种用户群。通过垂直整合实现了更低的成本,通过销量数据拿到了更低的上游价格,通过降价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But,BYD没有占据用户的心智,因为BYD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公司,是一个Boring的公司,看到王传福先生在台上落泪的时候,我也想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你倒是说呀,急死人了。

    他也不说,落泪后就在那感谢这感谢那。。。我知道人情世故要有。。。

    5 国内汽车产业的系统发展有待思考

    期待王传福先生能多多思考国内汽车产业的下一步是什么,我这边有18篇期刊期待您去点评。如图1所示,分为2个系列,科学降本增效与创新。

    图1: 18篇期刊表达对汽车行业的期许

    反正我个人是希望BYD能超越丰田的,只因我是中国人,但理性分析可能性不大,力保第三。

    我也是安徽人,和王传福先生还是老乡。期望BYD能站在中国汽车产业的角度思考事情,一时的市场竞争手段是可以的,你们不能一边PPT说「站在一起」,一边疯狂砍价和降价,产业上游需要合理的利润空间,你降价出去了又如何,别人海关关税随便动动小手指就卡死你。

    图2: 第1篇CNKI文章
    图3: 第2篇CNKI文章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系统地发展,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大树底下应该是好乘凉,而不是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创新来自于冒险精神者的梦想,上游没有冒险,汽车作为一个系统整合的产品,如何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在全球的汽车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章:

    [1] 毕业后进入汽车行业工作领悟了哪些道理?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毕业后进入汽车行业工作领悟了哪些道理?

    [2] 五年以后,中国的车企能够剩下哪几家?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五年以后,中国的车企能够剩下哪几家?

    [3] 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

    [4] 未来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agiot的回答 - 知乎

    未来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