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BBA 谁会率先走向没落?

2022-01-11汽车

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个挺大挺难的话题,以下纯粹是个人看法:

大方向上看燃油体系走到尽头,但是BBA谁能更好的完成转型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谁最先走向没落我不太敢说,但如果仅限于这三家在中国市场,个人觉得奔驰或许会走到最后, @朱玉龙 前阵子发了一个奔驰的规划,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再结合最近的产品比如EQS,还有让人匪夷所思的后轮转向按年收费等骚操作,以及和NV比较深度合作的新S级。(详情可以参考我们的文章 看懂奔驰新S级:一辆车怎样设计才能价值百万?)

奔驰对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预期已经相当成熟,也在进行更积极的尝试,套用懂王的话「没有人比奔驰更懂市场」,在我看来,他们打算把MRA平台下死守的底线设在E级以上,隐晦的表示将逐渐收缩MFA车型,甚至能感觉到一丝丝放弃MRA平台入门型号(C和GLC)的感觉,当然这个放弃并不是真的放弃,可能是分配到的市场资源会降低。

新能源和供应链条的发展逐渐强势,乘联会预计明年会有1000万的总量(今年600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探访30万-50万价位区间,这对BBA是有一定冲击的(特斯拉和一些新势力品牌已经做到了),毕竟三家的销量支柱大部分都是纵置入门型号,奔驰是C/GLC/E,宝马3/5/X3,奥迪是A4/A6/Q5。硬件堆砌上BBA越来越没优势,软件更别说了,用过的都知道。。。

BBA一直以来的优势都是在豪华属性下加持的,原来还可以用联盟、专利等建立护城河,但是电机这玩意天生优势,三大件直接干掉两个。加上强大的供应商,豪华属性变得随处可见,双叉臂、空气悬架在新能源里需要30万甚至更低。翻翻麦格纳的官网,可以看到他们甚至能给你攒出辆完整的汽车,供应商太强了,现在做空气悬架的供应商国内就好几家。更别说电池、电机这些。

新能源新势力达到一定量级积累后直接质变,供应商也得转换玩法,不能一直跟着传统品牌跑。BBA的壁垒始于豪华,如果不想终于豪华,那就看自己要怎么定位豪华这两个字了,是奢侈品或者别的什么?总之,奔驰给的思路相对清晰,布局也大。反观另外两家,也在积极尝试新东西。不过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宝马的产品很别扭(比如新i7),奥迪的伤也挺硬,产品豪华这条线很模糊,容易被取代。前两年因为芯片和疫情问题,奥迪一度折扣优惠锐减,销量反应相当直观,说明消费者相当在意这个品牌的售价,以后的路不好说,优势是他背靠大众。

最后吐槽一下BBA的体验,怎么跟新势力拼驾控以外的体验啊?且不说车机插卡激活步骤繁多,且不说语音助手这个人工智障,更别说难以安装更方便的APP,就是最基础的网络服务也只有两三年年免费,之后续费价格离谱,我自己的车在服务期之内地图更新都TNND做不到19年到现在地图都没推送更新过,就别说别的了,还得用手机~~毁灭吧,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