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并不是一定的,汽车不仅仅是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还要对其他交通参与者有保护,特别是行人非机动车,从另一方面讲,更好的保护行人非机动车也在降低车主的损失。
硬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或者不是可以解答的。
大货车
大货车就是非常的硬,几乎没有缓冲,其他私家车与其相撞就是被推平的结局,确实两者相撞,大货车占据绝对优势。这就是硬的优势。而私家车成了吸能盒。
但是把对方推平保全自己真的好吗?要知道交通事故完成对方受伤或者死亡,是需要坐牢的,谅解费这种保险公司可不赔。
私家车
看怎么撞,和谁撞!如果对方比较硬,比如大货车,比如撞墙,撞树,那只能通过自己吸能来保障车内乘员的安全。
合理的吸能可以把巨大的动能分散掉,从而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命只有一条。
所以我们看到溃缩设计合理的车在一些重大车祸中可能丢了满地装备,可人没什么事。
如果是行人,那车可以小伤甚至无伤,但对于行人而言就非常危险了。所以汽车设计了行人保护泡沫,行人保护机盖,甚至像沃尔沃还会在机盖上安装气囊。对了,现在汽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树脂材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更好的保护行人。
另外很多人以为的硬,是铁皮硬,但是那层薄薄的铁皮在交通事故中和一张纸没什么差别。
现在的车大多是笼式结构,牢笼采用大量的刚强度钢,有足够硬度保护在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而在这外侧,有大量的吸能机构,这些结构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撞击中溃缩,牺牲掉,来吸收巨大的动能。再去配合各家车企不同的技术,比如丢轮保命,比如远远的抛弃发动机这个危险品。
所以真正好的安全设计绝对是软硬结合,刚柔并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