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差,返程的高铁上,把手机充电,插座在座椅下方。
耳机里听着静心音乐,慢慢就迷糊了。到了某一站,要调转车头,座椅要统一扭转方向。
我看到身边人都站起来,就赶紧站起来,忘记了充电器还插在座下。
坐在靠近走道的人,迫不及待推动座位转向,推到一半,推不动了,发现我的电源线被绞住了,我赶紧喊停,想抽出来,可是不行。
我弯腰去拽,没有效果。往回推了一下座椅,似乎能松动些,于是继续拽,还是不行。
这时候就急躁起来,恨不得要踹两脚座椅。
或者真正想要踹的,是那个毛手毛脚、着急转向的家伙。
但其实人家也不算错,错的是自己,谁让你忘记了拔下插座呢?
谁让你自己的东西都看不住呢?多大的人了,这点脑子都没有?
我实在是很不开心。但是又找不到发作的理由,只是用力把已经扭转到一半的座椅重新恢复原位(带着情绪),电源线终于可以轻松取出来了,上面已经沾满了黑色的油污。
简单查看一下,电源线是不能用了。好在插头没坏。
我示意身边的人:你可以继续转动了。然后就去了洗手台——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等回到座位的时候,我发现,手机、包包扔在座椅上了。身边人都算道德到位,没人顺手牵羊。
想必刚才走的有点匆忙,有点尴尬,都没顾上私人物品。如果这些东西丢了,损失远远大于一根电线。
因小失大的悲剧,幸亏没有上演,顾头不顾尾,说的就是我了。
火车重新发动以后,我感觉到有一点荒唐。
毕竟还是生气了,还是恼火了,还是忍不住要发作了。
如果不是公众场合,诸多人看着,不想自己丢了丑,恐怕是要发脾气的。
是的,脾气就是这么坏。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就在事发前一秒,我还在「静心」。
想起那个寓言:沙漠里的吸血蝙蝠,会吸取马儿腿上的鲜血,无数马儿因此丧失。然而他们并非死于蝙蝠之口,因为蝙蝠的肚量是极其有限的。马儿性格暴烈,被咬了之后会狂奔怒跑,结果血流不止,如此愈发激起血性,难以制止,最终不得不停下时,悲惨的结局已经铸成。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爱多想。
在余下的路程上,我想了一个已经想过很多遍的问题。
坏脾气,怎么办?
我的爱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嘲笑我:幸亏还修行,如果不修,又会是什么样子?
是啊,修了,都这样,如果不修,会将是怎样?
这只是旅途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事,让我觉得有一点触动。
我觉得,之所以对于小事会有大的反应,是因为内心的压力感太重,在我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近似底色的噪声,在持续运作着。那是一种惴惴不安的紧张感。
紧张,就是紧紧地崩着(张)。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紧张的人。
总是聚焦某个目标,总是内心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考虑某个事情。
把什么都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的表现,自己的形象,看得太重了。
所以,当不如预期的事情发生,就不乐意接受,倾向于否定它——这就是生气。
尤其是当它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差错、能力缺陷的时候,更是倾向于抨击它——这就是愤怒。
我想,有没有其他的表现方式?
如果是另外一种性格的人,会怎么做?
他会不会轻松地笑一笑,甚至自我解嘲?
当别人盯着他的窘态时,他不会恼羞成怒,也不会急于逃离现场,而是嬉笑如常?
我多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这种人,有一颗宽广的内心世界,所以能容下很多小事情。
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尊严有坚不可摧的信任,所以不会重视那些微不足道的反面案例。
女儿喜欢看【小马宝莉】动画片,里面有一个疯疯癫癫的小马,叫做碧琪。
她的口号是:越是不开心的时候,越要笑,大笑起来吧!
碧琪是所有人的开心果,是派对上的喜剧女王。
她的童年是悲惨的,在悲惨的遭遇中,她没有变成抑郁症患者。
她没有强调自己的原生家庭……现在这个概念太火了,似乎自身所有的人格缺陷,都可以推卸到不合格的父母身上去。
她从黑暗中的一丝微光中领悟到,笑是自己仅有的武器。
这又让我想到近期在读的一本书,【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生活的。他的名言是:无论什么样的遭遇,都不能夺去一个人最后的自由,即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大意)
又有名人曾说,所谓自由,就是在受到刺激和做出反应之间,在那个间隙中,你的选择。
身不由己的发脾气、愤怒、咆哮、指责别人要为自己的痛苦负责,这是一种选择。
这种习性可以看做一种寄生在我们身上的人格,一个拟人化的局部自我。
如果看穿了它的把戏,当它受了刺激,要崛起的时候,及时地——不是要阻拦它,而是取笑它,嘲笑它。
会怎么样?
是不是,就意味着自我解嘲了?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超越——整体的自我,超越了那个局部的自我。
经由这种超越,整体自我把那个局部自我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来,融化了它,吸收了它。
整体自我变得更加高大,更上了一层楼,更加超然物外,更加完整,更加和谐了。
这才是修行吧。
修行,并非是功利性的。
修了,就要见到效果。好像花钱去了培训班,回来就要看到成绩提升。
修行是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态度。
修或者不修,生活就在那里。
对自己负不负责,对身边的人负不负责,选择,就在那里。
如果上帝现身,告诉我说:你能活到90岁,当你90岁生日时,你能修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有必要修吗?——有没有必要?修好了,人也死了,修也白修。
不,不白修。
修,不是为了修好后,享受到什么裨益。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给世界制造更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