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 6 个月,3 月 15 日之前还留在高合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如何看待此事?

2024-02-18汽车

关注新能源车好几年,我几乎从来没有谈过高合。

原因很简单,我从未看好过这家企业,所以干脆避而不谈了。

印象中21年还跟朋友聊过高合,当时他判断「高合明后年就要完蛋」。

高合能拖到2024年,已经比预期更能苟了,笑~

其实朋友去试驾高合的时候,对车本身评价不低。

底盘沉稳,驾驶感受不错,整体硬件完成度很高,只是软件比较拉胯。

尤其是机械和操控,倘若单论这块,当时高合甚至算得上新势力中最强的。

但高合的问题很明显,抛开组织管理层面的问题不论,我认为高合一是缺钱缺资源,二是方向走偏。

汽车是重资产行业,从头开始树立新品牌更是极其烧钱。

目前造车新势力里跑出来的蔚小理,其中有几家创始人嘴上说自己「不会融资」,但那是跟极其能搞钱的李斌比。

蔚来烧钱是真的多,但理想小鹏也都上市了,拿到的资源终究也不算少了。

真论起来,高合的背景其实还算厚,但放在汽车产业里就有点泯然众人。

高合不可能不知道自家车机座舱体验拉胯,更不可能不知道智能化是未来方向。

但没办法,团队资源有限,只能先凑合着。

如果说缺钱可能是各方面因素导致的,非战之罪,那么高合在产品定义和品牌塑造上的问题可就是实打实的了。

产品定义方面,前排回答已经说的很多了。

我自始至终都想不明白,高合搞一堆顶开门意义何在?靠这个强行树立差异化真的靠谱么?

对比跑出来的几家,蔚来发力高端和换电,小鹏发力智能化,理想发力「冰箱彩电大沙发」,哪个不比顶开门直观易感知?哪个不比折腾一堆灯光更具实用性?

更关键的是,智能电动车产业革命的主线毫无疑问是「智能」和「电动」,新势力选择发力机械操控无疑是「以短击长」。

讲道理,其实各家都会有一些新锐设计,比如小鹏折腾过鹏翼门,蔚来折腾出EC系列。

但蔚小理三家不论产品有何种取向,基础的座舱智能化和新锐电驱平台研发都没有丝毫放松。

800V、智驾、座舱交互……当新势力在新赛道上持续发力的时候,操控和开门方式是当务之急么?

而在品牌塑造方面,我觉得这是高合最应该好好反思的。

对比行业内目前为止两个经典成功案例:蔚来和仰望。

蔚来不仅有自家标识性的换电模式,更有优秀的服务体系和高效的用户情感触达,堪称国内树立高端品牌的标杆;

反观高合说是要经营高端品牌,结果我周围好多人愣是连高合是啥都不知道,从来都没听说过。

听说高合为品牌塑造还是花了钱的,我真不知道这钱花哪了……

而仰望品牌塑造其实不算特别狠,但架不住比亚迪投入多年力大砖飞,一手原地掉头直接出圈。

高合指望顶开门对开门树立品牌差异化,对比下来是不是有些小家子气?

事已至此,我觉得高合的情况也没必要多说,估计也救不回来了。

每一波产业革命浪潮,最终能成功跑出来的佼佼者都是极少数,大多数企业其实都倒在路上。

高合不是第一个,大概率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如果说高合此时倒下还能有什么启示,我认为可能是进一步突显市场环境的变化:

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首发7.98万起步,经济性车市场直接杀成血海,誓要将合资车企赶尽杀绝:

理想已经大额优惠,问界销量爆发也是攻城掠地,极氪小鹏等等均不甘人后。

我个人认为,2024年车市将是比2023年更惨烈的血海,也极有可能是未来数年间竞争厮杀最激烈的一年。

今年过后市场格局将逐渐明晰,随着落后玩家的逐步出局,预计后续市场头部车企竞争环境会好转一些。

前提是,车企能够活下来成为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