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比较看好小鹏,小鹏对标的是特斯拉,但缺点是自动驾驶和电池这两方面较特斯拉落后。但这些缺点并不是不能克服。小鹏就是中规中矩自己研发自己造车,能不能走远,其实不知道。相比小鹏不看好蔚来。不看好蔚来主要是不看好蔚来的商业模式。之前蔚来和小鹏都去体验过,说实话,蔚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嗯,不选了,就这个吧。蔚来的服务和体验的确和大多数看好蔚来的人描述的一样:非常好。但仔细想一下蔚来的商业模式,也许就会对她的未来打个问好。尤其是我当时试驾时看到蔚来尾标上的「江淮」。我觉得问题主要有两个:1.蔚来的换电模式不可持续,换电成本过高,要么蔚来垄断所有电车市场(不可能),要么对电池进行标准化处理(短时间内看不到可能性)然后车电分离(蔚来有在做车电分离,但自己内部的车电分离不能实现规模效应)。2. 李斌一直坚持蔚来绝对不自己造车,希望把钱花在车的设计和研发上,造车就找现有的车企代工。这在蔚来发展的初期是没问题的,但要继续往上发展,代工车企会给蔚来制造越来越多的阻力。阻力主要来源于利益分配的问题,流程控制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路线和品牌形象问题(蔚来,江淮造?这么low?)。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蔚来可能会一直陷在现在越卖越亏的境地。
品牌价值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基础上的,蔚来把自己打造成高端,先进,服务好的形象,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建立品牌价值,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蔚来的商业模式又对其品牌价值的建立造成沉重的负担,这是很危险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蔚来需要把价格提得再高一点,但价格往上走,客户增长数就往下,换电就更难了。
最后,虽然不看好蔚来,但是希望蔚来的模式能成功,毕竟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企业。如果成功了就可以打脸自己,同时也可以多一个营销案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