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蔚来、小鹏、理想,这几个电车,你最看好谁?

2022-01-18汽车

我以前很多文章写过了,通过看他们的战略,技术,和营销手段,小鹏是最有希望赢得。

在一两年前,小鹏死磕技术,卷起来,但是营销特别差,但我当时就认为小鹏肯定赢,

而现在,小鹏在23年初换了帅,掌管市场营销部门,营销已经初见成就。优化SKU定制,她的经验带来极致的价格把控。另一边小鹏本人死磕技术,已经发布200多个城市XNGP。在昨天"新帅"补刀,公布X9的价格,已经走向正轨了。内部解决贪腐问题,全打掉,还没有盈利的公司执行力就是一切。从价格到营销差异化卖点技术等且堆料加白送软件,再到产品布局,再到目标群体-要么是年轻人,要么是准中产或者普通工薪家庭,等等总体来说是对价格和性价比敏感的人群,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之前还差点意思,新帅来了之后,其实挺完整的一个逻辑。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大家诟病的名字好像也没那么难听了,卖的也还是可以的,连续两月2万,不过能感觉到他们硬凑的2万的感觉,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理想呢,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营销永远是第一,作为第一个上2万,3万,4万的三傻,有望成为第一个盈利的。就看如何厚积薄发了。他们的营销策略其实一直比较单一的…… 但小节目多。从来不跟你说传统汽车本身相关的东西,比如加速,能耗,性能,技术之类的。他们的营销策略和卖点是,舒适,家庭出行,还有一些有的没的噱头。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吸引高知多人口家庭,我认为虽然没有数据,同价位车里,理想用户的认知水平会比其他车高很多。卖点和营销点,所有成员都重要,宝宝也有发言权等等,不仅驾驶者所有人都能享受乘车带来的乐趣等等。虽然很多人嘲笑,加入大量屏幕冰箱,这也是差异化竞争的一种表现。他的增程式,也是很多人喜欢的点,出于续航的考虑。不过我是不太喜欢增程式…… 最后,价格也是只赚中产的钱——下一辆竟然不是轿跑,是mpv…… 价格不会低,中产拖着两家父母 加多胎不知道冲不冲的起。但是,有用户基础,不会拉垮。所以他们一直是产品 加 卖点,到目标用户定位 再到价格都是匹配的,逻辑自洽。他们槽点再多,也挡不住他们走了正确的路。

最不看好的其实就是蔚来…… 他们的战略真的有很大的问题…… 从换电到baas等等…… 我感觉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他们在决定换电时,只看到了这个带来的好处,并没有看到他带来的诸多弊端……而在创立初期,他门一直在强调,换电为辅,充电为主,后面营销混乱的变成了最大卖点…… 现在其实是骑虎难下。 举例其中一个弊端特别明显,他都没考虑清楚:投入成本非常大。很多人说,价格低一点,销量绝对飞天,先不说可不可能降价,冲销量,他们接不住这富贵的。一旦销量上去了,现有换电站是绝对不够用的。而且,买断用户,小电换大电的案例那么多,而baas似乎解决这个问题,但在我看来:从用户的角度baas只是割"穷韭菜"的利器,同时从蔚来的角度,是走向灭亡的又一潜在风险之一…… 看起来拉起了一点销量,其实是这部分用户用更小的成本(从蔚来的角度更少的盈利)给换电站带来了压力…… 从新车主的角度,老老老车主挂着终身免费换电的福利,是需要新车主养的,这也是老车主如此疯狂的原因之一。诸多不务正业,我就不说了,搞得像追星一样。上一次看到这类企业是小米和锤子手机。他们两家,一家靠成本比实业低很多的软件米UI打造群众基础,再发布的第一款手机,一炮而红。而锤子靠的是人格魅力,在大量的群众基础下,产业链管理等导致产能问题最终失败,蔚来现在的行为非常像锤子。他门每次活动都是盛世超前,而风评也不差,但整个商业行为有非常的干瘪…… 之前写类似的文章,正值et7 et5发布,在评论里很多人都在说et5会炸,而事实跟我想的一样,并非如此。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他们的这个换电架构,非常不适应轿车系列,都明显高很多…… 他们应该重新考虑清楚再出轿车的,太着急冲动了,现在已经晚了…… 当时应该先设计轿车架构,然后做轿车,再慢慢整改所有换电站适配轿车架构,虽然还是要花更多钱,但是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这次,正值et9发布,先不说车怎么样,毕竟注定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研究它好坏看似没有意义,但是槽点如出一辙,这个公司还在ppt造车…… 然后营销点我真的无力吐槽…… 他们竟然铺天盖地的发减震效果…… 我想问买这个车的车主谁会在意这个啊,这个是司机在意的事情啊,这种车型不应该疯狂输出豪华为卖点吗??以前一直强调,该强调的时候又不强调,开始强调减震…… 我真的…… 我认为唯一出路是,换掉ceo,或者换掉一些c office的人,真诚建议。 他们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为什销量上不去。

车都是各价位的好车,反正现在新能源卷成这样,基本没有不好开的车了。上面只是我对他们几家的产品营销的浅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