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回顧:中國首例試管嬰兒健康成長,31歲喜迎試管寶寶,打破謠言

2024-10-12女人

如今,提到試管嬰兒,人們已習以為常。然而,三十多年前,試管嬰兒的概念卻曾遭到廣泛質疑。

1988年3月10日,北京三院迎來了中國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這名女嬰體重7.8斤。

這個孩子剛降臨世間時,除了外界的喝彩與掌聲,也伴隨著質疑聲。

許多專家斷言,試管嬰兒違背了人類自然的生育規律,認為他們會比自然出生的孩子更差,甚至活不過40歲。

36年過去了,中國首位「試管嬰兒」現在怎麽樣了呢?

張麗珠教授懷抱著中國首例試管嬰兒

38歲未孕女性尋求生育

上世紀80年代,鄭桂珍夫婦正深受不孕不育的困擾。

鄭桂珍是甘肅禮縣鹽官鎮一所民辦學校的教師。夫妻兩人結婚已有十幾二十年,卻始終沒有生育子女。

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鄭桂珍和丈夫四處奔波求醫,花了不少錢,吃了不少藥,然而她的肚子始終沒有任何反應。

鄭桂珍的雙側輸卵管曾經堵塞,在那個年代,這種疾病是無法治愈的。

難道這一生註定無法擁有孩子嗎?鄭桂珍心裏滿是不甘,卻又感到無力改變。

1987年,38歲的鄭桂珍終於迎來了她的一線生機。

一天,她偶然在廣播中聽到一則訊息,提到北京三院可以提供試管嬰兒服務,以幫助不孕不育的夫婦實作生育願望。

當時,「試管嬰兒」對於鄭桂珍夫婦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然而,無論如何,這終於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由於渴望孩子,鄭桂珍夫婦毫不畏懼,沒有前怕狼後怕虎地猶豫不決。

夫妻倆當即決定,迅速整理行李,乘火車趕往北京就醫。

在抵達北京三院後,張麗珠教授熱情接待了這對有意進行試管嬰兒治療的夫妻。

張麗珠教授是北醫三院婦產科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大陸試管嬰兒之母」。

在了解了這對夫妻的情況後,張麗珠教授深刻體會到他們沒有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不然她也不會在38歲時冒險一試。

當時,盡管已有試管嬰兒技術,但中國尚未出現成功的試管嬰兒案例。

這也意味著,鄭桂珍成功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

然而,鄭桂珍並未輕言放棄。即便希望微乎其微,她也決心全力一搏。

試管嬰兒研究的艱辛歷程

盡管當時團隊尚未取得試管嬰兒的成功案例,張麗珠教授心中卻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堅持!

失敗了,就再去嘗試;又失敗了,依舊繼續嘗試……

在鄭桂珍之前,張麗珠教授已經嘗試了12例試管嬰兒,但都未能成功。

張麗珠教授在1958年北醫三院創辦之際便加入了這所醫院,並親內建領團隊創立了婦產科。

在工作期間,張麗珠教授接觸了眾多不孕不育的家庭,並收到超過6000封求助信。

這些信件使張麗珠教授意識到,不孕不育的問題困擾著眾多家庭,亟需克服。

張麗珠教授曾在國外留學,對國際上的試管嬰兒技術有一定的認識。

於是,她帶領團隊日以繼夜地投入到試管嬰兒技術的研究中。

當時條件十分艱苦,甚至連最基本的儀器和裝置都缺乏。然而,張麗珠教授並未因此放棄,而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尋找解決方法,克服了重重困難。

器材不足時,可以消毒後反復使用。

取卵的針數量有限,鈍了之後就送到鐘表店,讓師傅打磨一下繼續使用。每一根針,都是等到完全無法再用時才舍得丟棄。

除了艱苦的硬體條件外,團隊所擁有的技術和資料也十分有限。

大家對卵子並不熟悉,既不知道它的形態,也不清楚它何時成熟以及何時可以被提取。

張麗珠教授別無選擇,只能率領團隊一點一點地進行探索。

就在張麗珠教授全力攻克這一生殖難題的過程中,也有患者陸續前來嘗試,但先後有12例未能成功。

中國首例體外受精嬰兒誕生

鄭桂珍前來就診時,張麗珠教授決定為她實施開腹取卵手術。

在國外,通常使用取卵針進行操作,但由於中國患者大多存在盆腔粘連問題,腹腔鏡無法清晰看到卵子,因此取卵針無法使用。

張麗珠教授從鄭桂珍的卵巢中成功獲取了4顆卵子,並將它們置於團隊自主研發的培養液中進行處理。

隨後進行了體外受精,受精卵順利開始分裂,整個過程都非常順暢。

在受精卵移植後的第7周,檢測發現胎兒心臟跳動強勁,表明鄭桂珍已成功懷孕。

對此,不僅鄭桂珍夫婦激動不已,張麗珠教授帶領的整個醫療團隊也異常興奮,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迎來了成果的綻放。

1988年3月10日,鄭桂珍在張麗珠教授的幫助下,透過剖腹產順利誕下一名健康的女嬰,嬰兒身長52公分,體重7斤8兩。

這是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具有非凡的意義。

鄭桂珍為這個來之不易的女兒取名為「鄭萌珠」,其中「珠」字取自張麗珠教授名字的最後一個字。

鄭萌珠出生後,許多人對這個孩子並不看好,認為試管嬰兒的誕生違背了自然的生育法則,因此孩子很可能存在缺陷。

鄭桂珍一家三口回到村裏後,有些村民對鄭萌珠指指點點,投來異樣的目光。

然而,鄭萌珠的成長卻令所有人感到震驚。

八個月時,鄭萌珠已經開始咿呀學語,能叫爸爸媽媽;一歲多時,她學會了走路,到兩歲時還能唱兒歌……

鄭萌珠不僅身體十分健壯,而且從小到大學業表現也非常出色。

長大後,鄭萌珠成功考入了位於西安的一所大學。

盡管鄭萌珠是透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但她與普通人無異,健康成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

鄭萌珠喜迎健康寶寶誕生

大學畢業後,鄭萌珠始終心懷感激,無法忘懷北醫三院曾經給予她和家人的幫助,於是她回到這裏繼續工作。

因為心存感激,鄭萌珠自幼至今一直與張麗珠教授保持著聯系。

從牙牙學語時起,鄭萌珠就一直稱張麗珠教授為奶奶,雖然兩人並無血緣關系,卻情同親人。

每年鄭萌珠都會在自己生日時拍一張照片,然後寄給張麗珠教授。

有時,鄭萌珠一家會受邀前往北京參加活動,他們也會趁機去拜訪張麗珠教授。

張麗珠教授對這個傾註了她無數心血的孩子同樣十分關切。

在張麗珠教授的生命走向盡頭時,她的意識變得模糊。然而,當鄭萌珠前來探望時,張麗珠教授卻立即認出了她。

後來,張麗珠教授去世了,每當鄭萌珠想起奶奶時,眼淚便止不住地流下來。

鄭萌珠在北醫三院負責生殖醫學中心的病案管理工作。

面對那些深受痛苦和焦慮困擾的病人時,鄭萌珠常常用自己的經歷來安慰並鼓勵他們。

張麗珠教授曾為鄭萌珠一家帶來了希望,如今,鄭萌珠希望能將這份愛延續下去。

2019年,31歲的鄭萌珠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順利迎來了一個健康的男嬰。

這個孩子的誕生對中國的輔助生殖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他是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二代。

那些對試管嬰兒安全性存有擔憂的人,終於可以釋懷了。

鄭桂珍作為姥姥,時隔三十年再次踏入北醫三院,看到小外孫時,激動得淚流滿面。

她曾來到這裏,滿懷希望地渴望能得到一個孩子。

如今,她再次來到這裏,是為了幫女兒照顧孩子。

她永遠銘記,正是因為張麗珠教授及北醫婦產科團隊的幫助,她的人生和家庭才得以圓滿幸福。

如今,中國的輔助生殖技術日益精進,試管嬰兒技術也已發展至第三代。

過去的技術,解決的是無法生育的問題;而如今的技術,還能夠解決優質生育的問題。

這一成果凝聚了無數醫學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正是她們的不斷探索與奉獻,才為那些不孕不育的家庭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