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糖尿病晚期可能面臨哪些風險?醫生指出:這些並行癥需警惕

2025-01-06女人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喜歡點一下「關註」,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

糖尿病被稱為「沈默的殺手」,看似只是血糖升高,其實卻是全身性疾病的訊號燈。許多人覺得,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無憂,但事實並非如此。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帶來的各種並行癥。 一旦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身體的多個器官會相繼「失守」,最終導致不可挽回的結局。那麽,糖尿病患者到最後,究竟是因為什麽離開這個世界的呢?醫生無奈地表示,這5個並行癥,是罪魁禍首。

糖尿病並行癥的「黑名單」

1. 心腦血管疾病:隱形的致命威脅

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非常高。據【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的一項統計數據,約有65%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腦血管並行癥,例如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壁,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變得狹窄脆弱,血流受阻,最後引發致命性事件。

【真實病例】

一位來自湖北的劉先生,55歲,發現糖尿病已經10年了。他平時經常熬夜,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且基本沒有運動習慣。幾個月前,他因胸悶、心絞痛被家人送至醫院,結果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

醫生在手術中發現,他的冠狀動脈已經嚴重狹窄,其中一支血管幾乎完全閉塞。盡管進行了手術,但由於病情過於嚴重,術後恢復並不理想。

【醫學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就像「被糖浸泡」過的管道,慢慢失去彈性,血液流動受阻,尤其是在心臟和腦部這樣的關鍵器官。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的報告,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4倍。因此,控制血糖的同時,還需要定期監測血脂、血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糖尿病腎病:從尿中看見的「危機」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第二大常見死亡原因 。血糖長期升高會損傷腎臟的微小血管,導致腎功能逐漸衰竭,最終發展成尿毒癥。 數據顯示,約有4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腎損傷 ,這也是很多患者需要長期透析的原因。

【真實病例】

上海的一位張阿姨,64歲,確診糖尿病已經15年。她一直以為單純吃降糖藥就可以控制病情,但從不關註尿檢結果。

直到最近出現浮腫、乏力和尿量減少的癥狀,才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晚期。醫生建議她立即開始透析治療,但因經濟壓力和身體原因,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醫學分析】

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但尿液的變化可以成為重要的「預警訊號」。當尿液中出現蛋白時,說明腎小球過濾功能已經受損。如果不及時幹預,腎功能會逐漸惡化。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檢查,及早發現問題。

3. 糖尿病足:小傷口也能引爆「大危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並行癥,但它的危害卻常被忽視。長期高血糖會導致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使得患者的腳部感覺遲鈍,傷口難以愈合,甚至引發嚴重感染,最終不得不截肢。

【真實病例】

山東的王大叔,58歲,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半年前,他的腳底被一顆小石子磨破了皮,因為不痛不癢,他並未在意。後來傷口逐漸潰爛,散發惡臭,被家人送到醫院時,右腳已經出現嚴重的壞疽。醫生不得已為他截去了右腿。術後王大叔情緒低落,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醫學分析】

糖尿病足的發生與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密切相關。由於神經損傷,患者往往感覺不到疼痛,導致小傷口被忽視;而血管病變則使得傷口供血不足,愈合能力差。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足部,一旦發現潰瘍、紅腫等跡象,需立即就醫。同時,日常要避免穿不合適的鞋襪,保持足部清潔。

4.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從模糊到失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持續的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的微血管,導致視力模糊、眼前黑影,嚴重者甚至完全失明。 據統計,近3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視網膜病變。

廣州的陳女士,45歲,糖尿病史8年。今年她發現看東西越來越模糊,甚至連路邊的廣告牌都看不清楚。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已經發展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部份脫離。雖然經過雷射治療暫時阻止了病情發展,但視力已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

視網膜病變的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定期進行眼底檢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底篩查,以便早期發現病變。此外,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也是防止視網膜病變的重要手段。

5.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致命的急性並行癥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多見於1型糖尿病患者,但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應激狀態下也可能發生。由於胰島素不足,身體無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轉而分解脂肪,產生大量酮體,導致血液酸化。這種急性並行癥進展迅速,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南京的趙女士,37歲,因工作繁忙忽視了糖尿病的管理。一次感冒後,她出現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等癥狀,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化驗結果顯示,她的血糖高達25mmol/L,血液中酮體嚴重升高,診斷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經過搶救,她才脫離危險。

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管理不善的後果,常因感染、手術等應激狀態誘發。患者應警惕高血糖伴隨的惡心、嘔吐等癥狀,出現異常應立即就醫。

防治並行癥的關鍵:從日常生活做起

糖尿病並行癥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隱匿性和不可逆性,但只要科學管理糖尿病,完全可以降低並行癥的發生率。以下是一些關鍵建議:

1. 控制「三高」 :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定期監測並遵醫囑調整用藥。

2. 定期體檢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包括眼底檢查、尿檢和心腦血管檢查。

3. 健康飲食 :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多吃高纖維、低升糖指數的食物。

4. 堅持運動 :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遊泳等。

5. 戒煙限酒 :吸煙會加速血管損傷,酒精則會幹擾血糖控制。

結語

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掉以輕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往往是並行癥襲來的前奏。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視日常管理,守住健康的「防線」,避免並行癥的侵襲。

參考文獻

1.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21年,第37卷。

2. 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2022年修訂版。

3.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全球糖尿病報告】,2021年。

4.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療指南】。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均基於現有科學知識和中西醫理論整理而成,旨在為讀者提供健康科普資訊。圖片都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