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腸胃不適時
心情也會變得焦躁不安
其實,腸胃在某種意義上屬於「情緒器官」
那麽,情緒和腸胃是如何互相影響的呢?
01
腸道健康和情緒如何互相影響?
要想了解腸道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首先我們要了解腸道內部的微生物世界。
腸道裏有一種被稱為腸道菌群的微生物,數量多達1000多種,它們在我們的身體內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透過腦腸軸與我們的大腦進行資訊交流,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
例如,一項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發現——
抑郁癥患者的腸道微生物豐富度和多樣性都較低,而這種不同可能與抑郁癥的發生和癥狀嚴重程度有關。
同樣,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的紊亂可能會透過影響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水平,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引發抑郁癥。
圖|【PNAS】的人體的情緒地圖:情緒高漲標為暖色,低落標為冷色
反過來,美國心理協會認為,壓力也同樣會影響胃腸道系統。
心理因素容易引發腸易激症候群等功能性胃腸病,讓人出現反復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癥狀。
而過於高漲的情緒,也容易引起胃腸高動力應答,讓胃酸分泌增加,胃食管反流癥狀頻發,亦會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
02
腸道不適
還可能影響這些器官?
腸道菌群的作用並非只限於影響情緒,它們還能影響我們身體的其他部位。
1. 免疫系統
腸道菌群可以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紊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免疫反應,如炎癥反應,進而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炎癥性腸病等[6]。
2. 心血管系統
腸道菌群還可以影響我們的心血管系統。
腸道菌群能夠影響我們體內的膽固醇水平,進而影響心血管健康[7]。
3. 內分泌系統
腸道菌群還能影響我們的內分泌系統。
一些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紊亂可能會引發肥胖癥、糖尿病等疾病[8]。
4. 中樞神經系統
腸道菌群與神經系統是雙向互動多途徑聯系的。
有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紊亂可能會引起帕金森病和艾爾茨海默病的早發。
圖|極簡史
腸胃不好的人有這些現象
1.脫發
腸胃功能不好,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的吸收,有可能會出現貧血、營養不良、氣血不足等癥狀,如果身體長時間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可能會出現脫發現象。
2.將軍肚
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很瘦,體重也在正常範圍內,但卻隱藏著一個圓鼓鼓的肚子,許多人以為是脂肪堆積,卻忽略了可能是腸胃出了問題。脾升清,胃降濁,久而久之,有可能就會形成大肚腩。
3 .白頭發
頭發依賴氣血和精微物質的營養才能保持烏黑發亮。如果腸胃運化功能正常,就可以將所需物質輸送至頭部,從而起到營養頭發的作用。但如果腸胃虛弱,就會導致氣血虧虛,難以提供充足營養,從而出現白頭發、頭發幹枯的現象。通常,前額對應脾胃,如果脾胃虛弱,可能會使前額部位產生白頭發。
健康提示
養好腸胃,不僅對身體有益處,還有助於改善容貌、精神狀態,使人看起來「年輕十歲」!
建議:避免長期吃外賣、偏食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鍋、燒烤等。腸胃不好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適當補充新鮮的瓜果、蔬菜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適當運動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消化。
03
如何保護腸道健康?
保護腸道健康,其實並不難,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少吃多餐,飯吃至七分飽,細嚼慢咽。早餐豐富,午餐適量,晚餐少量,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2.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比如有便意不要憋著;如廁時不分心,盡量不玩手機等,減少便秘風險。
3.適度的運動也可以幫助腸道健康。
建議大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例如散步、跑步、遊泳等,每周建議運動3~5次,每次運動時間保持30分鐘以上,有助於改善胃部代謝和血液迴圈,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
4.保持良好的情緒。
學會調整心態,保持情緒穩定,也能幫助腸道健康。
總的來說,腸道健康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影響。
我們應當重視腸道健康,如果出現明顯的胃腸不適癥狀,且持續較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資料來源:人民網、光明網、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勞動午報
(大眾新聞記者 黃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