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一種常見的不適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飲食不當、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癌等。當胃痛發作時,快速止痛和養胃是關鍵,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對於因飲食不當引起的胃痛,如進食過多、過快、過涼、過辣等,可以嘗試透過調整飲食來緩解。暫時停止進食,讓胃部得到休息。然後,可以適量飲用一些溫水或溫牛奶,溫水能夠舒緩胃部肌肉,緩解痙攣;牛奶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碳酸飲料等刺激性飲品,以及避免食用油膩、辛辣、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負擔和刺激。
熱敷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緩解胃痛的方法。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胃部,保持溫暖,每次熱敷 15 - 20 分鐘,熱敷能夠促進胃部血液迴圈,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但要註意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如果胃痛較為嚴重,可以考慮使用藥物緩解。常用的藥物有抗酸藥,如鋁碳酸鎂咀嚼片,它能夠迅速中和胃酸,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燒心、反酸等癥狀。一般在胃痛發作時咀嚼服用,每次 1 - 2 片,根據癥狀可適當增加劑量。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它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隔離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侵蝕,保護胃黏膜,促進胃黏膜的修復。服用時按照說明書的劑量和方法,一般在飯前 1 小時或空腹時服用。對於胃痙攣引起的胃痛,可使用解痙藥,如顛茄片,它能夠解除胃部平滑肌的痙攣,緩解疼痛,但這類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避免不良反應。
在緩解胃痛的同時,養胃也非常重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養胃的基礎。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咽,這樣有助於減輕胃部消化負擔。飲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魚類、豆類等,少吃腌制、熏制、油炸、高鹽、高糖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養胃。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長期的精神壓力可能會影響胃部的正常功能,導致胃痛發作或加重。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進行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增強體質,提高胃部的抵抗力。
此外,戒煙限酒也是養胃的重要措施。吸煙會使胃部血管收縮,減少胃黏膜的血液供應,同時還會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對胃黏膜造成損害;過量飲酒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穿孔等嚴重後果。
如果胃痛頻繁發作、持續時間較長、疼痛劇烈或伴有其他癥狀,如嘔吐、黑便、消瘦、貧血等,應及時就醫,進行胃鏡、幽門螺桿菌檢測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授權,不得部份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