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深陷財務造假漩渦的普利制藥,終於還是爆雷了。
1月5日,普利制藥宣布,收到中國證監會作出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認定公司披露的2021年、2022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兩年時間裏,普利制藥虛構營收就超過10億元,占兩年營收總和的31.08%;虛假記載的利潤總額金額合計6.95億元, 占兩年披露的利潤總額的76.72%。
自1月7日起,普利制藥將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普利」。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如果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此前,普利制藥創始人範敏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 「制藥如做人,良心藥、放心藥是我們的承諾。」 然而,隨著公司嚴重財務造假問題被曝光,投資者的信任也消失殆盡。
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問題爆出的前一個交易日,普利制藥股價還逆勢上漲了13%。
造假數額驚人
海南普利制藥成立於1992年,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主要做仿制藥,有18個品種透過了一致性。主要產品「地氯雷他定片」為國家級火炬計畫,系列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超60%。
然而,這樣一家歷史悠久的老牌仿制藥企業,一手炮製了讓人觸目驚心的財務造假。2021年至2022年期間,普利制藥硬生生地在賬本上 憑空捏造出10.31億元的虛假營收, 占兩年合計營收的 31.08%。兩年時間虛增利潤近7億元, 占到了當年利潤總額超七成。
普利制藥由海通證券承銷上市,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客戶都是省級醫藥流通企業,客戶分布較為分散。2021年、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占年銷售金額的29%、33%。
客戶分散,容易導致交易過程不透明,可能給了普利制藥財務造假的可乘之機。
具體來看, 普利制藥的造假手段之一便是無中生有。 透過虛構成品藥、原料藥銷售業務,虛增藥品銷售收入和利潤。2021至2022年分別多算了4.3億元、4.5億元營業收入,占當年披露營收的28.94%、25.28%;分別多算了利潤3.1億元、3.87億元,占當年披露總利潤的65.88%、88.28%。
虛增收入的 另一手段是將不屬於自己的營收算在自己賬上。 2021年至2022年,普利制藥將不具有控制權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和酵母抽提物貿易業務按總額法核算,導致2021年、2022年 多計營業收入7799.7萬元、5925.9萬元, 占當年披露營業收入的5.17%、3.28%。
重資產拖垮現金流
普利制藥走到今天這一步,令人唏噓。
普利制藥曾經是 中國最早一批探索制劑國際化的企業。 在國內藥企剛剛起步做原料藥出口的時候,普利制藥就瞄準了歐美高端市場,選擇了技術難度比較大的註射劑作為啟動計畫。從2004年開始,普利制藥把舊的硬體設施拔掉重建,全部按照歐美標準建設新的註射劑生產線。當時,普利制藥的打算可能是實作國內外雙輪驅動。
為了完成國際化戰略, 普利制藥前後燒了不少費用。 公司在2017年上市就融資了3.5億元。三年後,為了建立國際化高端生產線,普利制藥又以每股近60元的高價增發再融資5.4億元。2021年2月,錢又不夠花了,公司只得透過可轉債融了8.5億元。算下來7年多時間, 普利制藥就從資本市場拿走了17.9億元。
融來的錢不少被用於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年報中, 普利制藥披露在建工程賬面價值高達17.69億元, 錢主要都花在國際生產線的建設上。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國際化業務,並沒有如預期一樣給公司業績畫上第二增長曲線。截至2023年底,普利制藥 已經取得歐美等境外制劑生產批件156個, 但境外營收僅1.51億元,同比下降48.54%, 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僅為11.64%。
就在不久前的第十批集采中,普利制藥的釓特酸葡胺註射液和泊沙康唑註射液還成功中標。
在普利制藥造假疑雲發酵後, 當初選擇支持普利制藥的機構早已紛紛離開。 2024年第三季度,在二季度還持股的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在第三季度均已撤離。
目前,普利制藥財務狀況非常不樂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為6.25億元,同比增長0.34%;凈利潤虧損更是轉盈為虧0.98億元。 公司的賬面貨幣資金只有3.31億元, 但其還有長期借款13.27億元和短期借款3.03億元需要償還。
這樣的普利制藥,還能有未來嗎?
撰稿丨方濤之
編輯丨江蕓 賈亭
營運|山谷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