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中醫聖手說:脈理至簡,這二十八字參透便可知百病源流

2025-01-12女人

本文內容來源於佛經記載與傳統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黃帝內經】有雲: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精神未亂,絡脈平調,故乃可診。"

一代名醫李時珍曾說,醫道廣大,若想在茫茫病海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須得先明白脈理綱要。

在醫聖張仲景的時代,便有一位神醫,他用二十八字道盡了脈理精髓,讓歷代醫者受益無窮。

這二十八字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玄機?

話說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瘟疫橫行。

在荊州有一位名叫華元化的老醫者,他年過古稀,卻仍在四處救治百姓。

一日,有個年輕大夫找到他,說是想拜他為師。

華元化正為一位病人把脈,頭也不擡地問:"你可知醫者該先明白什麽?"

年輕大夫說:"弟子讀過【內經】【難經】,知道要明白經絡、臟腑、陰陽五行。"

華元化搖搖頭:"書上的道理人人都會背,可你知道怎麽用嗎?"

年輕大夫楞住了。華元化說:"你先看看這位病人。"

病人是個中年漢子,面色發黃,精神不振。年輕大夫依樣學樣去把脈,覺得脈象浮大,就說:"這是熱癥。"

華元化笑了:"你再仔細看看。"

年輕大夫又診了一遍,還是覺得是熱癥。華元化說:"你且看我是怎麽診的。"

華元化先是輕輕按住病人的脈,過了一會兒才說:"你這病看似熱癥,實則是寒。表面脈象浮大,是身體在對抗寒邪,內裏脈息實則沈細。吃了幾副發汗的藥了吧?"

病人驚訝地說:"是啊,已經吃了三副發汗藥,可是一點都不見好。"

華元化開了一副溫補的方子,叮囑病人回去服用。不出三日,病人果然痊愈了。

年輕大夫很是不解:"師父是如何看出這是寒癥的?"

華元化說:"我有二十八字訣,你記住了,慢慢體會就明白了。"他說:"浮沈遲數要分清,微細橫平仔細明。短長大小關生死,滑澀虛實辨蒼生。"

年輕大夫聽完若有所思,華元化見狀說:"你跟著我看診,我慢慢教你。"

從此,年輕大夫跟著華元化行醫。一天,他們遇到一位老婦人,她說自己胸悶氣短,已經好幾天吃不下飯了。

年輕大夫按照二十八字訣仔細診脈,發現老婦人的脈象既不浮也不沈,看似平胡,但仔細一辨,卻覺得有些澀滯。

他想起師父說的"滑澀虛實辨蒼生",小心地說:"老人家是不是常覺得手腳發涼,還總想喝熱水?"

老婦人驚訝地說:"是啊,你怎麽知道的?"

華元化露出欣慰的笑容。年輕大夫繼續說:"您這是氣血兩虛,需要補氣養血。"

華元化點點頭:"不錯,你開個方子試試。"

年輕大夫依據脈象開了一副補氣養血的方子,果然藥到病除。

從這以後,他漸漸明白了這二十八字訣的奧妙。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遇到一個臉色發青的年輕人。

年輕大夫把了脈,發現脈象短促有力,想起"短長大小關生死"的口訣,立刻說:"你是不是經常胸口疼痛,而且最近疼得更厲害了?"

年輕人說:"正是如此,大夫真是神了。"

年輕大夫說:"這是氣血淤滯,需要活血化瘀。"開了方子後,年輕人的病也很快好了。

華元化看到徒弟越來越得心應手,欣慰地說:"你已經明白了二十八字訣的皮毛,不過還有一層更深的道理。這二十八字訣的真正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