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原研藥與仿制藥的討論屢屢沖上熱搜。
在最新的討論中,一種叫做「絡活喜」的降壓藥再次被提起。上海市政協委員、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稱自己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絡活喜,但換了國產藥後「一粒血壓降不下來,需要兩粒」。
服用兩片的患者確實多了
絡活喜是由輝瑞公司開發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下稱「氨氯地平片」)原研藥,是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物,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成人高血壓藥物治療指南】推薦的首選降壓藥。
關於鄭民華提到的國產仿制藥的療效問題,國家醫保局已介入調查。但不少臨床醫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確實會建議一些血壓控制不好的病人把一粒的劑量加到兩粒。
目前國產仿制氨氯地平片為5mg/片,根據說明書,正常成人治療高血壓的起始劑量是5mg,每日一次,最大劑量為10mg。如果使用最大劑量,也就是鄭民華所說的「一粒降不下來,需要兩粒」。
很多老百姓關心,他們目前服用的氨氯地平片是否也需要增加劑量才能達到降壓效果。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向三甲醫院多位心血管臨床醫生進行咨詢後了解到,同樣是5mg劑量的療效,絡活喜一般情況下服用一片就夠了,但是國產仿制藥確實經常發現一片吃下去血壓還是降不下來,醫生根據經驗,就推薦患者服用兩片。
「在集采前,我們發現國產的氨氯地平片效果並不比絡活喜差,但現在進入集采後,我們發現需要服用兩片的患者確實比以前多了不少。」一位專註於高血壓研究的臨床醫生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另有多名專家都對這一說法表示認同。
但上述臨床醫生也承認,高血壓患者的個體差異性比較大,高血壓分1/2/3級,因此也很難建議一定是吃一粒或者兩粒,還是要根據每個人實際用藥效果進行動態調整。「因此也很難認定國產氨氯地平片的療效存在普遍差異。」他說道。
醫生擔心原研藥「徹底放棄」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心血管專家都表示,現在絡活喜醫院開的已經不多了,有些稱「很久沒開了」,但在一些特需門診還能開到。「很多病人花了大價錢來掛特需門診,倒不是因為專家有多好,而是還能開到原研藥。」某三甲醫院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上述專家表示,現在部份原研藥在院外一些渠道仍然有售,給了有支付能力的患者一定的選擇權,但他也擔心,如果原研藥廠經過商業評估後認為市場不再值得投入,徹底結束後,那麽患者即便是有支付能力,也難再有選擇權。
「還是應該呼籲給企業留出多一點的生存空間。」他說道,「集采如果把價格壓得太低,擠壓的不僅僅是原研藥廠的生存空間,而且也會扼殺原來藥品品質控制尚可的國內同行,以至於原本用得還不錯的國產仿制藥最後也因集采未中標消失了。」
他提到了一種商品名為「蘭迪」的氨氯地平片,這是揚子江藥業集團旗下上海海尼藥業生產的仿制藥。公開資訊顯示,「蘭迪」是最早獲得氨氯地平片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產品之一,臨床醫生反饋較為正面。
氨氯地平片因用藥需求大、易生產且生產成本低,成為大量國內藥企競相仿制的物件。有公開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初,國產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上市批文就超過了60個,其中超過20家企業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透過/視同透過一致性評價,競爭相當激烈。
中國醫藥資訊查詢平台一舉列出了包括浙江為康制藥、蘇州俞氏藥業、北京賽科藥業、杭州國光藥業、沈陽聖元藥業、北京萬生藥業、浙江得恩德制藥、亞寶藥業、華潤賽科藥業等十余家苯磺酸氨氯地平生產廠家。就在上周,一品紅制藥成為最新一家獲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藥品註冊證書】的國內藥企。
根據米內網數據,2023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中國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的銷售規模近14億元。而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下屬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氨氯地平在國內實作了近40億元的銷售額,輝瑞收入的占比超過45%。
在這一背景下,輝瑞於2019年主動降價,絡活喜價格由原來的3.95元(7片/盒)降至3.43元,折合每片0.49元;相比之下,國產氨氯地平集采價格為1.86元(28片/盒),折合每片價格不到0.07元。絡活喜原研藥雖然有大幅的降價,但仍相當於仿制藥價格的7倍。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