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北大學霸將患癌父親騙出國,從4000公尺高空一躍而下,結局令人意外

2024-12-04女人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媽媽。

小時候讀余光中的【鄉愁】,讀的是詩歌的韻律感,沒有摻雜太多的人生況味;長大後,一讀再讀,反而讀出其中隱藏的淡淡惆悵與哀愁。

尤其是那句「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心中更是無限感慨。

記得一位朋友曾無比感傷的說,媽媽盡管60多歲了,但是一想到她自己的母親不在了,還是很傷心,說「自己沒有媽」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再無歸途。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痛,一種追悔莫及,一種無法彌補的遺憾。

父母對子女的愛,註定是走向分離。當我們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家庭、事業,和父母的交集就會越來越少。

離得遠的父母,一年見不到孩子一次面,平日也僅是電話、微信溝通,我們總是有很多事要去做,而忽略了他們的情感需求和陪伴。

我們總想著等到有一天,自己真正有錢了,有時間了,再好好去陪伴父母安度晚年。

然而,時間不等人,事物的發展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曾經有一個從北大畢業的中年人,他因為工作繁忙,鮮少和父母在一起,在得知父母身患癌癥,並且已經時日無多,並沒有陷入自責懊悔裏,而是為父母策劃了一場旅行;

帶他們會感受很多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也曾鼓勵父親,自由做自己,從4000公尺的高空一躍而下。

沒想到,被告知生命僅剩下3個月的老父親,居然在88天之後,因為這場旅行而重獲新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個故事很好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盡孝要趁早,莫待黃昏後

01

得知老父親不幸患癌

這位老人名叫顧全平,他是江蘇鹽城的一位老農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生活半徑也僅局限在方圓幾十裏之內,沒出過什麽遠門。

顧全平胡老伴養育了3個孩子,最小的是個男孩叫顧頤,最會讀書,也最有出息,他發奮圖強,透過自己的努力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全家和全村的驕傲。

顧頤在上大學期間,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專業的照相裝置價格不菲,僅靠他勤工儉學積攢的錢,短時間很難湊夠。

顧全平得知兒子的想法後,二話不說就拿出來家裏的積蓄,讓顧頤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看到這厚厚一沓子破舊的鈔票,每一分一毛都是父母的血汗錢,顧頤十分感動,也十分珍惜這份支持和厚愛,他在攝影方面日漸精深,取得不少獎項。

畢業後,顧頤以此為起點,在重慶成立了一家攝影公司,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大賽中屢屢獲獎,在圈內也小有名氣。

因為工作需要,他會經常往返於中國和澳洲之間,對於那片廣袤美麗的土地,他十分熟悉也喜歡,很多創作靈感也基於此產生。

尤其在自己結婚生子後,兒子也從小在墨爾本長大,在那裏讀書上學。

經過十幾年的累積,顧頤也在行業站穩腳跟,人到中年,生活的腳步也逐漸放慢下了,不似從前那般,整天忙忙碌碌,卻忽略了身邊至親人的關照。

父母已經年邁,他打算將他們接到身邊,好好盡孝。就在這個時候,一張診斷,打破了這個家的寧靜。

2013年,已經70歲的老父親被診斷為胃癌晚期。

老父親的胃不僅被切除掉80%,而且伴隨他的是無休止的化療,惡心、嘔吐、口腔潰瘍、無法進食……

這種暗無邊際的日子持續了一年之久,顧全平從生病前的140斤,急劇掉至80多斤,痛苦折磨著他,意誌非常消沈,整個人也就靠一口氣活著。

顧頤看到這一切非常自責,他不知道能為父親做些什麽。在一次復查中,當醫生告知,老人即便是化療,也僅剩下3個月的時間。

02

放棄治療,出國看世界

顧頤不希望父親最後的日子,都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想到父母從未出過遠門,他頭腦中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帶父母遠行,讓他們見識一下更廣闊的世界。

於是,顧頤在征求其他兄弟姐妹的意見後,帶著父母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最起初,他的父親直接拒絕了他的要求,一輩子省吃儉用習慣了的老人,哪裏肯花錢出去玩,而且還會耽誤兒子的工作。

顧頤見勸說不動,於是搬出來「孫子」當救兵,他哄騙老父親說,在國外讀書的孫子十分想念爺爺奶奶,想見見他們。

於是,老兩口答應了。想到能在自己去世之前再看一眼孫子,自己也死而無憾了,花點錢就花點錢吧,這錢花的值。

2015年,顧頤帶著年邁的父母,從重慶機場出發,坐上了前往南半球的飛機。

他將這次旅程定為 「最後的日子 」,要用手裏的照相機記錄下這次旅途的見聞,也做好了父親在旅途中,隨時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準備。

沒想到這次旅途,居然成了老父親的一場重生之旅。

03

重生之旅

在飛機上,顧全平胡老伴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好奇的四處打量,還一直望向窗外,看外面的雲卷雲舒,看到父母新奇的樣子,顧頤更加確定自己的做法沒錯。

下了飛機,顧頤的兒子顧尋,早早都在機場等著接機。顧尋領著爺爺奶奶,和父親一起去參觀了他所在的學校;

置身於國外的異國建築中,感受到年輕學生的活力,擠壓在顧全平心頭多日的陰霾,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為了這次旅途,顧頤做了嚴密的日程規劃,帶父母要去哪些地方,玩些什麽計畫,他都事先一一規劃好。

他帶了父母去了海邊,老兩口第一次看到大海,十分興奮;去到維多利亞亞洲國家公園,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去野外和熱情奔放的外國人一起搞野炊,父親也和他們打成一片。

他給老父親買了一把吉他,顧全平抱著吉他不放,天天練習、不亦樂乎;而且父親還纏著他,要求學英語,好和老外交朋友。

顧頤驚喜的發現,之前在床榻上死氣沈沈、毫無生機的父親,來這裏仿佛獲得了新生,他像一個孩童一般,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好奇和探索,他也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父親。

原來之前的老父親,只是被苦難封印住了對生活的熱情,原來他如此充滿活力,愛笑愛跳愛開玩笑,什麽都想嘗試,這麽開朗熱情。

04

從4000公尺高空一躍而下

讓他更沒想到的是,老父親還是如此一個浪漫的人。

在父母50周年紀念日上,顧全平夥同兒子,策劃了一場小而隆重的金婚典禮。

顧全平胡老伴,穿上兒子為他們客製的文化衫,來到飛機坪,顧全平舉起了事先準備好的一束鮮花,單膝跪地向老伴深情表白:

妹子,今天是咱們的金婚紀念日。當初家裏窮,沒有辦婚禮,今天我再重新向你求婚,你願意嫁給我嗎?

母親眼含淚水,一個勁的點頭: 我願意,我還想再陪你五十年!

在場的人,無一不感動得流下淚水。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也為了紀念這段特別的旅程,顧全平選擇以高空跳傘的方式,開啟另一端人生。

他爬上千米高台,從4200公尺高的空中,一躍而下,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將大半生的苦澀、悲涼、平淡、不甘,全部都拋灑在空中。

耳邊的風呼呼吹過,顧全平高呼著: 我飛起來啦!

當重新回到地面上,顧全平給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他直言:這感覺太奇妙了,謝謝你,兒子。

05

結局出人意料

這場途程,歷時88天,顧頤帶著父母,讓他們體驗到了人生中從未有過的「第一次」,當生命之花得到充分綻放後,他們各自都獲得了內心上的滿足和精神的慰藉。

令顧頤和母親感到驚喜的是,顧全平有了非常大的改觀,他飯量大了,身體狀態好起來,甚至鬢角竟然長出了一縷黑頭發。

旅途結束回國後,當他再次帶著父親去復查,醫生居然驚奇的告知他們,顧全平的癌細胞得到了控制,甚至還有消失的跡象。

這是醫學上的奇跡,也是生命之花重新綻放的奇跡。

他將這次旅途中所拍攝的3萬多張照片,整體成冊,將之前擬定的【最後的旅行】,更名為【重生——獻給父母金婚的禮物】,作為一份特別的禮物送給父母。

顧頤還將這次見聞和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和廣大網友分享: 我的父母就在天地之間,他們的愛如同無盡的宇宙,給予我力量和勇氣。

後來,只要一有時間,顧頤就帶著父母到處旅遊,在外部世界中「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得到身心的治愈。

祝福顧頤和父母可以萬水千山走遍,領略外面無限風光;

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在父母面前盡孝,陪伴父母看庭前花開花落,感受生活的美好。

讀了這位北大學霸將父母「騙出國」,帶他們異國旅遊的故事,你有什麽感想?你相信奇跡會產生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豆芽媽媽育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