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在很多人眼中是養胃的佳品,這一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首先,粥能減輕腸胃負擔,適合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小孩、老人、術後胃腸功能差、胃動力不足的人等。因為粥是半流質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對於這些人群來說,粥可以提升血糖,促進胃酸分泌,幫助食物消化。
同時,很多人認為喝粥可以補充體內水分,是一種健康營養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夏季,人們容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時,喝粥更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夏季氣溫高,易出汗導致水分流失,喝粥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營養。粥經過煮熟後,能縮短消化道對食物的消化時間,減輕腸胃負擔,尤其適合消化能力較弱的人群。
然而,喝粥養胃也並非絕對。喝粥不養胃不一定是真的,得視具體情況定。如果是偶爾喝粥或者在患有急性胃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飲酒後等情況下喝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養胃的。在上述情形下,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粥是易消化的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減輕胃腸消化負擔,使胃腸道的消化能力能得到時間恢復。但如果長期喝粥可能就達不到養胃的效果了,長期喝粥可能導致胃腸道的消化能力減退,從而對胃腸道功能造成影響,而且還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果患有胃炎等慢性胃病,不要選擇盲目喝粥去養胃,喝粥是不能治療胃病的,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規範治療。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粥都是養胃的。比如說冰粥或者是薏米粥,這些粥類屬於寒性食品,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可能會刺激腸胃,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平常可以適當的喝一些小米粥、山藥粥、南瓜粥等,這些粥類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養胃的作用。但是並不是每餐都適合喝粥,因為粥類的營養價值有限,如果每餐都喝粥的話,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也不會達到養胃的目的。
從中醫角度來說,不同體質的人應選擇符合自己體質的食材煮粥,才能真正達到養胃的目的。通常山藥薏苡仁粥,百合小米粥,紅棗蓮子粥具有養胃功效。1. 山藥薏苡仁粥,山藥、薏苡仁健脾利濕,適合大便溏、食欲不振等脾虛濕滯體質者。2. 百合小米粥,可益氣養陰,適合消谷善饑、食易腹脹等胃陰虛體質者。3. 紅棗蓮子粥,紅棗補血、蓮子健脾,具有益氣補血的功效,適合脾虛泄瀉、乏力等氣血虛弱體質者。在服用養胃粥的同時一定要忌口,避免服用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喝酒。辛辣刺激食物會刺激胃粘膜,加重胃病。另外一方面,服用養胃粥食要少量多餐飲食,每次服用養胃粥不宜過多。以便於充分吸收消化,避免加重胃腸功能負擔。
總之,粥在一定情況下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個人情況合理選擇。
粥是流質食物,對於胃食管反流患者來說,容易導致反流,加重燒心、反酸的癥狀。參考資料顯示,反流性食管炎一般可以喝粥,但需控制進食量,避免過飽,以免增加胃內壓力,加重疾病癥狀;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可以喝粥,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同時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等食物,且吃完飯不要立馬臥床休息,晚上睡覺可將枕頭擡高;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能喝粥,但量需適當,若一次性喝太多,可能會造成反流癥狀加重。所以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建議進食過多流質食物,而應該進食半流質或固體食物。
喝粥會刺激胃酸過多分泌,加重病情,不宜經常喝粥。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可以喝粥,但要選擇易於消化和吸收的食品,避免加很多調料的粥;發作時可暫停固體食物,酌情制定液體飲食計劃,此時喝粥有助於減輕胃腸道負擔;穩定期可適當食用米或雜糧制成的粥,但要遵循 「少量、多餐」 原則,控制進食速度,避免過於油膩的食物。另外,消化性潰瘍患者可以吃小米粥,米粥具有健脾養胃、補虛益氣等效果,適合病患食用,但患者在飲食和生活上要註意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和刺激胃病藥物。
以糖尿病患者為例,粥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喝粥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患者喝粥註意事項有很多,粥不可熬制過爛,不可僅食用白米粥,可適當添加粗雜糧;喝粥時可搭配肉、蔬菜;放慢喝粥速度;控制粥的攝入量。若是有長期喝粥習慣的患者,不宜進食太多、太爛的粥,最好搭配牛奶、芹菜等,大米可搭配麥片或用小米等粗糧煮粥。總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粥裏加入雜糧,減緩餐後血糖的波動。
湯泡飯不算粥,長期吃不僅不能養胃,還容易傷胃。
1. 咀嚼減少,消化負擔加重
湯泡飯容易入口,無需多少咀嚼,這就使得唾液和消化酶分泌減少。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就直接入胃,會增加胃的刺激和負擔,不利於消化。吃湯泡飯使咀嚼動作減少,會相應地減少咀嚼的反射作用,胃、胰腺、肝等不能分泌足夠的消化液。而且飯裏的湯會稀釋消化液,使消化吸收功能減弱,不能充分攝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長期如此,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
2. 營養不足,易致胃病
湯泡飯口感雖然比較好,但往往沒有足夠的營養。本身刺激胃液分泌較少,加上湯泡飯水分較大,進一步稀釋胃酸。長年累月,胃黏膜萎縮,容易罹患胃病。湯泡飯會降低胃酸的濃度,影響蛋白質、澱粉等物質的消化吸收,嚴重時可導致營養不良。由於湯中的油脂成分較高,如果經常吃湯泡飯會導致過多脂肪堆積在胃部,引起胃壁細胞萎縮,使胃黏膜功能下降,從而增加患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風險。
總之,湯泡飯對胃有不良影響,長期食用可能引發消化功能減弱、胃部疾病等問題,應盡量避免長期食用湯泡飯。
清淡飲食,葷素和粗細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盡量少吃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如大白菜、梨、葡萄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養胃有利。粳米和蘑菇等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夠刺激腸胃蠕動,促進食物消化。銀耳和黑木耳等食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胃部有很好的滋養和保護作用。
避免煙酒等不良刺激,出現胃部不適要及時就醫。養胃期間應避免辛辣食物、油膩食物、生冷食物、刺激性飲料、易產氣食物、腌制食品和不易消化的食物等。同時,要註意保暖護養,天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註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養胃需要飲食、作息、適量運動、精神放松以及藥物等方面綜合調理。飲食方面,有胃炎脹氣這種疾病的人可以吃小米粥,在熬小米粥的時候加點大棗、山藥、枸杞這一類的食物能夠有暖胃養胃的作用,能夠調理脾胃,而且也比較容易消化。平時也可以適量的吃點瘦肉粥,蛋黃粥或者蔬菜粥,這樣多種的營養,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增強抗病的能力。還可以喝香菇白菜湯,一種以香菇和白菜為主料熬制的清湯,非常鮮美且營養,能幫助養胃。
平時要規律生活,適當地參加體育鍛煉,多參加戶外活動,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養胃方法。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和排泄,有助於調理腸胃,但需要註意運動量的掌握,過度運動可能會對胃腸道造成負擔。遵循科學的生活規律,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定時定量進餐,早睡早起。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壓力、避免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也有助於維護腸胃健康。調整情誌,情緒對胃病的影響很大,保持心情愉悅,產生負面情緒要及時疏導,避免壓抑、焦慮加重胃病。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增加食欲,運動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更好地消化、吸收營養物質。養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在遵醫囑治療的基礎上長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多管齊下,養胃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