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林小魚兒~
最近家裏在進行換季大掃除,距離上次全家沈浸式大掃除已經過去大半年的時間了。
這一次,我又整理出一堆「沒用」的東西,像過期了的護膚品、之前當寶貝的,現在被蟑螂當窩的購物袋、孩子們不再玩的玩具等。
看著一袋袋垃圾被運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幹凈舒適的家,我的心情隨之豁然開朗。
都說:
20歲左右的人,要學會做加法,要多去嘗試,
30歲左右的人,要學會做減法,不要啥都幹,要懂聚焦,
40歲以上的人,要做乘法,學會利用資源去放大自己。
所以,到了30+的年紀,就該好好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做個斷舍離,只 有在該放下的時候放下,你才能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成就更好的自己。
01 整理房間,舍繁雜
就像文章開頭說的,我會不定時給家裏做一些徹底的清潔,給自己的居室物品做個斷舍離。
每次在丟掉一些多余的雜物時,不僅能讓我的心情變好,也能讓我在一次次的舍棄中,
意識到「少而精」的好處,讓我避免了買一些不必要的物品。
這種斷舍離的過程,不僅是對物質的精簡,更是對心靈的洗禮。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當你陷入苦惱,對眼前的生活一籌莫展時,就去打掃屋子,從最小的事情做起,開始改變。
只留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窗明幾凈,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
整理房間,不僅是整理物品,更是整理我們的生活和心情。
02 整理情緒,舍抱怨
壞情緒是心靈的垃圾,需要及時清理。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抱怨只會讓我們陷入負能量的漩渦。
實際上,
人生並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只是你沒有跨過去的勇氣而已。
前面我也說過,既然生活讓我不得不成為了一名「手心向上」的全職媽媽,但是既來之,則安之,
我唯一能做的,不是去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去努力改變自己。
我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那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美國研究應激反應的專家理查德斯.卡爾森說:
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
那麽,我們也一定會有能力去舍棄掉這80%的壞情緒。
「心態決定命運。」當我們學會了接納情緒、整理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時,你會發現美好悄然而至。
![](https://img.jasve.com/2024-11/085b5824781bc61131af3b9aa8cb3960.webp)
03 整理圈子,舍煩惱
互聯網時代,我們很容易就在不知不覺中連結到一些不同的圈子。
然而當我們靜下心來,卻發現很多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甚至會給自己帶來負能量,有些則會打擾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分心。
什麽圈子東都想要去摻一腳的人,最終可能會為其累,導致自己變成了四不像。
要知道,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並不是所有的關系都值得你去苦心維持。
好的圈子不是人人都有錢,而是人人都上進。
所以請定時去清掃、淘汰掉一些不必要的圈子,只留下對自己最有用的,日後才不會變成沈重的負擔。
朋友不是越多越好,三兩好友,遠勝萬千泛泛之交。
整理圈子,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人。
04 整理思念,舍雜念
作家楊絳先生說:
你的問題在於想得太多,而讀書太少。
當一個人整天被雜念所包圍時,ta的思想和心靈也得不到凈化。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與爛人爛事纏結。 而是學會靜靜整理自己、提升自己。
愛如指間沙,放開才能更好地擁有,
不要忘記,愛與思念,也是可以選擇的,別把感情浪費在不合適的人身上。
![](https://img.jasve.com/2024-11/805922e0b5bdaf925034c936e2d9cb3d.webp)
「過去的事,交給歲月去處理;將來的事,留給時間去證明。」
放下過去,活在當下。當我們開始關註眼前的生活和目標時,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和充實。
人生就是一個刪繁從簡的過程,從不拘泥於外在,而是舒適調整自己。
願我們都能懂得整理自己,用斷舍離的智慧在前行的道路上,活得清醒且通透,輕松且自在。
-END-
PS:
如果你喜歡林小魚兒的分享,記得點亮【
在看
】,與朋友們共勉哦!
作者介紹:
林小魚兒,倆男寶媽媽,35歲覺醒,想要在讀書與寫作上實作心靈和物質的雙體面。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