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我透過線上問診的方式,已經成功幫助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女性患者解決了不孕不育的問題,使她們圓了成為母親的夢想。
然而,盡管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仍有一些患者對我的這種遠端治療方式心存疑慮:「 不進行面對面的號脈,僅僅透過視訊問診,真的能有效嗎? 」對於這樣的疑問,我完全能夠理解,並願意再次為大家做出清晰的解釋。
![](https://img.jasve.com/2025-1/8f2f132835318506ae2e0827f62deff9.webp)
中醫的診斷方法自古以來就註重「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其中,「望」指的是觀察患者的神色、形態以及舌象等,從而洞察病情。 因此,在每次線上看診時,我都會要求患者保持素顏,在自然光線下展示舌象。透過細致的觀察,我能夠捕捉到患者身體發出的微妙訊號,並據此做出精確的診斷。
此外,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中西醫結合已成為一種趨勢。我並非一個固守傳統的醫者,而是既精通中醫又熟悉西醫。 在治療過程中,我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中藥、西藥、針灸以及艾灸等多種治療手段。 對於遠端治療的患者,如果需要針灸或艾灸,我會詳細指導她們在當地尋找合適的醫療機構或專業人員進行操作,以確保療效。
![](https://img.jasve.com/2025-1/4d12de63656772468379e9ffa354638c.webp)
前段時間,我遇到了一位高齡備孕的患者李女士,她已經42歲,二婚後一直希望與現任丈夫有個孩子,但始終未能如願,盡管嘗試了許多藥物,但效果不佳。
據李女士描述,她平時月經不規律,量少色淡,並常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以及夜間盜汗等癥狀。這些癥狀表明她存在 腎氣不足、精血虧虛 的問題。腎氣不足會導致胞宮失養,精血虧虛則會使沖任不充,這從她月經不規律、量少色淡以及腰膝酸軟等癥狀上便可看出。因此,治療應以補腎益精、調養沖任為主。
針對李女士的病情,我開具了以下藥方: 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杜仲、當歸、白芍、川芎、淫羊藿、巴戟天以及炙甘草 。
![](https://img.jasve.com/2025-1/ba05081702fc967e0815ad1bbb4e24f7.webp)
這些藥材中,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杜仲均為補腎益精之佳品,能夠滋養腎氣、填補腎精;當歸、白芍、川芎則具有養血調經的功效,能夠調理氣血、促進經血正常排出;淫羊藿、巴戟天可溫補腎陽、增強腎氣;炙甘草則用於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腎益精、調養沖任、養血調經之效。
李女士按照我的指導,每日服用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同時,我還指導她在家自行艾灸 腎俞、命門、關元、氣海以及足三裏 等穴位以輔助治療。這些穴位中,腎俞、命門能夠補腎氣,關元、氣海可調養沖任,足三裏則能健脾胃、補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