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食物存放在冰箱是再日常不過的事
寧波61歲的方大姐(化姓)
近日卻遭遇了「冷箱殺手」
——吃了從冰箱拿出來的菜後
她意識模糊了10多天
萬幸,經過寧波市第二醫院
神經內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
終於轉危為安
該院神經內科範偉女主任醫師提醒市民
食物在冰箱中存放要註意要領
避免被汙染
面癱、高燒,昏迷
腦炎來勢洶洶
該院神經內科俞虎副主任醫師介紹,一個多月前,方大姐先是遭遇了面癱癥狀
,表現為口角歪斜、眼睛閉不上。她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頭顱CT未見異常,就按「面癱」治療。兩天後,方大姐病情加重,出現了頭疼、高熱等癥狀。
當地醫院考慮為病毒性感染導致的腦炎,並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是,病情來勢洶洶,方大姐的情況急轉直下,陷入了意識障礙。
當地醫生建議家屬將方大姐送至上級醫院就診,家屬決定轉往寧波市第二醫院治療。入住該院神經內科時,方大姐的癥狀進一步惡化。意識障礙程度逐漸加重,喊她的名字無法回應,不能自主睜眼,頸項強直,體溫最高達到39℃,最終陷入昏迷。
這些,都是腦膜腦炎的典型癥狀。可為什麽此前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療都沒有起效呢?
昏迷中的方大姐接受了腰穿腦脊液檢查。化驗顯示,其腦脊液中白血球數及蛋白都明顯增高,但到底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仍是未知數。如果等待血培養及腦脊液培養需要3-5天,且不一定能檢測出確切的病原菌。當時方大姐病情危重,需要趕緊控制病情。溝通後,家屬決定采納醫生的建議,透過宏基因檢測來做病原學上的判斷。
宏基因二代檢測結果出爐,方大姐被確診為李斯特菌感染
。據介紹,正常人體內「搜尋」不到李斯特菌,但方大姐的檢測結果提示該細菌的豐度達到了85%以上,活躍值很高。
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及現有輔助檢查,方大姐被確診為李斯特菌感染導致的腦膜腦炎。該病的致死率高達20%-30%,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幹預和治療,將危及生命。
範偉女介紹,這也是該院第一例透過宏基因測序,在病原學上明確的李斯特菌感染引發的腦膜腦炎。過去,往往只能透過臨床癥狀、腦脊液常規化驗等來做病原學的經驗性診斷。
範偉女醫生在門診中。(資料圖片)
調整用藥3天後退燒
範偉女介紹,目前,臨床上的腦膜腦炎多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較為少見。李斯特菌屬於特殊的厭氧菌。根據經驗治療,腦炎常用的頭孢菌素等對李斯特菌無效。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此前在當地醫院的治療和入院後的初始治療沒有效果。
調整用藥3天後,方大姐的體溫恢復了正常,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方大姐仍處於昏迷狀態,家人憂心忡忡。
對此,範偉女和俞虎反復安慰家屬,意識恢復較慢,需要一個過程,家屬要有耐心。
住院期間,方大姐還接受了控制腦水腫、抗炎、腦保護等綜合性的對癥治療。在寧波二院神經內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她一天天好起來。治療接近一個月後,方大姐意識基本恢復正常,能做簡單的溝通。
出院後,方大姐接受進一步的康復治療。近日,該院神經內科醫生受邀前往會診,方大姐的情況較出院時進一步好轉,能自己站立,在旁人協助下行走。方大姐和本人都劫後余生地感慨:「之前及時調整用藥救回一命!」
吃了冰肥腸
遭遇「冰箱殺手」
李斯特菌到底是何方妖怪?方大姐是怎麽中招的呢?
據介紹,李斯特菌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細菌
。這種細菌非常「頑強」,能夠在低溫環境下生存繁殖,冰箱這樣的冷藏裝置有時候反而成了它的「溫床」。因此它也被稱為「冰箱殺手」。它能在冰箱冷藏室內長時間生長繁殖,甚至在-18℃的冷凍室中也能存活一年。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詢問方大姐的家屬,她是否曾直接進食在冰箱中存放過的食物。對此,家屬表示,方大姐平時喜歡吃各類腌菜,經常從冰箱取出後,沒有加熱直接食用。在這次發病前一天,方大姐曾從冰箱中拿出一碟肥腸,沒有加熱直接食用了。
李斯特菌是食源性病原體。當食用了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如未經徹底清洗的蔬菜水果、未煮熟的肉類、奶制品等,細菌就可能侵入人體。
李斯特菌感染後可能出現胃腸道癥狀、菌血癥表現、腦膜炎癥狀,腦幹受累可出現特征性的腦幹腦炎。
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婦、新生兒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李斯特菌就更容易「興風作浪」,會穿過腸道屏障,進入血液迴圈,進而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發李斯特菌腦炎。
生熟分開
充分加熱
該如何避免中招李斯特菌這樣的「冷面殺手」呢?
範偉女建議市民註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潔和消毒。
避免食品長時間存放在冰箱中,尤其要及時清理易腐爛的食品。
其次,在冰箱中存放食品時,應註意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能密封的盡量密封
,不能密封的也要套上保鮮膜、保鮮袋等,減少發生交叉汙染。
另外,冰箱保存的食品在食用前應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
一個有效的方式是,充分加熱至70℃以上並持續兩分鐘以上,包括李斯特菌在內的大多數病菌都會被殺死。
尤其要註意的是,孕婦、高齡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應謹慎選擇食物
,避免食用生冷、不潔或來源不明的食品。
來源:寧波晚報(作者 王穎)編輯:施雨編審:魏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