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沒有那麽源遠流長的概念,你加一個「國」字,張口老祖宗,閉口殺人技,誰還敢筆筆?來信砍?
古代就沒這玩意,古人練的武藝,和現在強調的功夫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功夫是李小龍在好萊塢拍電影的時候提出來的裝逼概念。
歐美人文化底蘊薄,剛爆發富起家,突然牛逼起來又不好意思厚著臉皮說自己靠坑蒙拐騙搶打下的美利堅江山,需要點文縐縐的文藝復興裝逼。
李小龍中學時代就去的美國,一口流利的英語,當然曉得老外風土人情,知道他們好裝逼這口,就說這是Chinese Kongfu,加個「國」字,滿足老外的小崇拜。
啥叫中國功夫?文山書海你去翻翻,二十四史還是民間小說,有提過這個概念嗎?
文藝作品都是逼格滿滿,因為追求的是羅曼蒂克。
① 早期兵農合一,練武主要服務於軍事和生產的目的,比如三國時期曹魏搞屯田制,那個時候的勇排在武的前面,叫勇武。
因為都是菜雞互啄,誰發了瘋,誰撒了彪,誰玩命,誰是真的吊,所以吹趙雲是「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武將殺小兵,那都是開了無雙,虎入羊群。
關公殺人都是溫酒三刀,平時在戰場閉目養神的,一睜眼就是亂殺,因為實力懸殊。
一膽二力三功夫,說的就是這個時代。
比如張口就來的百萬大軍,說的就是這個時代。因為人家是把車夫農夫都算上的,拿起鋤頭就能開幹。
人家吹趙雲吹的主要是勇,吹關羽吹的主要是神,什麽時候吹過功夫了?
② 後來軍人成了職業選手。直接拿固定薪資,不治產業,平時只練武。
這個時候比的就是統兵和練兵能力了 。
畢竟職業選手入魚塘,確實草菅人命亂殺。
窮文富武說的也是這個時代,因為大多數人還在愁吃飯問題,誰有心思鍛煉啊?
你用的是鋤頭,穿的是草鞋布衣,人家標配方天畫戟,甲胄,汗血寶馬啥的。比你堅硬,比你遠,跑的比你快,這還打個毛。
你跑現代說「窮文富武,三分練七分吃」不是在搞笑嗎?馬雲的功守道就告訴你「人家別的不會,就只有鈔能力」
這個時候強調勇也沒多少用,因為比勇比不過草原蠻族。
古代並不強調功夫,強調武藝,雖然聽起來兩者的確沒啥不同的。
可是人家說的武藝,可不是拳腳武藝。
孔子時代的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要求既要做人圓滑世故,又要能歌善舞懂幽默,還要學好數理化,還要會騎馬射箭。
封建王朝強調的武藝,是十八般武藝,也就是十八種兵器的熟練使用方法。
「習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主要得會用各種兵器,甚至還得會騎馬射箭。
滿清時代一提到個人勇武,通常會問這個人是否弓馬嫻熟。
明朝戚繼光直接在【紀效新書】說拳腳武藝上戰場沒用,練這個主要是讓你藝高人膽大,克服怯戰心態。
並且拳腳武藝強身健體打好基礎,是入藝之門和
武藝之源。
就像這個話題很多答主認為練什麽武藝都沒用一樣,其實這個案例的受害者主要是出在怯敵心態上,練家子是很難束手就擒和不戰而降的。
元明時期的小說【水滸傳】直接定性了綠林武功是末流,頂級高手基本上都來自朝廷,皆是大內高手,並且馬戰比步戰厲害,一定要懂得使用科技,遠端魔法箭比懂武藝更重要。這個時候二十四史和民間小說,也沒提功夫啊?
③ 後期的現代化社會,練武主要就是休閑娛樂。
習武是強身健體,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說的就是這種時代。
個人打又打不過公檢法。
抱團又要被掃黑除惡。
舉國之力也幹不過五大流氓的原子彈,無人轟炸機,遠端洲際飛彈,航空母艦。
練武有啥用?
圖個樂唄。
以前是貨與帝王家,現在是貨與資本家,你問問哪個公司哪個職位對你這個能力有需求的好嗎?
當然了如今的傳武再怎麽拉胯,也只是打不過現代搏擊體系出來的高級票友和職業選手。
打普通人依然是亂殺的。
去看看李小龍成龍趙文卓李連杰等人的身手,打你個宅男是不是隨便打?
除非你偷襲玩陰的,或則你是拿裝備打他無裝備,否則正面幹不可能有機會。
機車服和頭盔,正面硬幹同水平基本無解,除非實力懸殊。
而且傻寶韭菜這麽多,就是喜歡吃自賣自誇這一套,練了個一年半載不到的三腳貓功夫就新手膨脹期迫不及待的要跟人裝逼。
你是練了二十年?還是你練的是兩千年祖傳技藝啊?
你不被忽悠誰被忽悠,能不能打,實戰比劃一下這麽簡單明了的結果,非喜歡跟人鬥嘴,鬥嘴是分不了高下的,因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裏的功夫,指的是汗水和努力。
所以如今功夫的概念主要就是和門外漢菜鳥吹牛逼的概念作用,因為古代就沒這玩意。
為什麽上一代人信這個,因為教員的領導方針,全民皆兵,備戰三戰。
後來春天來了,就不玩這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