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如何做自由車的fitting?

2015-09-03體育

專業的BikeFitting能讓初學者一步到位買到自己合適尺寸的車,但對於有一些騎行經驗的愛好者/訓練者,也可以透過自己的感覺來調整。


一、車架尺寸的選擇及常見誤區

公路自由車尺碼的標註,各個廠家標註所選擇的參考數據也不同,較多數品牌對車架尺寸的標註是這兩種:


1 、車架架立管的長度或高度;

比如不同長度對應:S、M、L或者46CM,48CM,52CM等。


2 、車架水平上管的長度;

但是這裏兩種標註方法卻又非常多的不科學因素。如下左圖,兩個車架水平距離,座管角度都一樣,雖然頭管長度(C、D兩個長度)不同,車子操控穩定性可能不太一樣,但是騎行姿勢卻是完全一樣的時候,車架尺寸卻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立管長度A、B差距非常大。


而為了讓立管高度一樣,但是車架立管角度完全也不一樣,而且車架水平方向的長度也都不一樣,如下左圖所示,也就是兩台車的設定,騎行者完全不同的騎行體驗和姿勢。



3 、車架Reach和Stack共同確定車架尺寸

Stack 和Reach 確定了自由車騎乘的兩個最基本接觸點以及兩點之間的空間關系,即腳踏和彎把及它們的位置空間。


Stack 指五通管中心到頭管頂部中心點的垂直距離。


Reach 從五通管中心到同一點(頭管頂部中心點)的水平距離。


以Stack和Reach來確定車架尺寸,尤其是Reach值,對比等效上管確定車架尺寸方法的不同,便能解釋為什麽許多等效上管小的車架,卻無法適合身材小的騎士了,因為很多車架最小的尺寸等效上管卻沒有提供更短的Reach,也就是無法使彎把更靠近車手。


這裏可能有人會質疑,為何不是等效上管的尺寸,人與車的接觸點,還有坐墊。但是很多人並未理解坐墊可調整範圍的意義。在自由車設計的角度中,不管是成文不成文,立管角度都是在73°左右(即下圖中的seat tube angle角度),可以適應大多數人體踩踏發力時身體與腿之間的角度。而人與人的發力方式不同,可以說就是靠坐墊的前後位置,來變相微調立管角度,調整騎者的踩踏發力角度。



那麽Stack/Reach這兩個數據來參考選擇車架尺寸,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規律參考意義呢?這就要說車架的不同用途,及你的騎乘用途的選擇。用兩個長度的比例來說。


比例Reach大/Stack小: 騎行姿勢更低,也就是更具空氣動力性,有效的降低體力損耗。屬於偏競賽型的車架幾何設計。


比例Reach小/Stack大: 騎行姿勢偏高,偏舒適性。偏耐力型的車架幾何設計。

但是車架幾何的設計用途並不完全取決於這兩個數據,還有後軸距,兩輪軸距,頭管角度等等,要更多的綜合去考慮。


4 、到底如何選擇車架尺寸大小

可能很多騎友看了上邊的知識,會更加迷惑,仍然不知道車架尺寸到底如何選擇。雖然你可以碰巧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尺寸,但並非誰都可以沒那麽幸運,而這樣的事,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Bike Fitting機構來為你經過一系列的詳細測試,才能給你合適於你的車架尺寸。


二、關於公路自由車的Bike Fitting知識

Bike Fitting的詞面意思我們沒必要去深究。但我們知道有這樣的專門服務機構,這項服務目的在於避免你不合理的使用自由車這個運動器材,造成的運動傷害。它與自由車車架尺寸息息相關,因為很多時候有的人是在已經買了車以後,才去做Fitting,而如果一旦車架尺寸並不合適,那麽Fitting所能做的就有限了,只能是告訴你不合理,更換車架,其他並無解決方案。

但是我們常見的誤區是,透過把立、彎把、坐墊前後位置去適應車架尺寸的不合理,也有人覺得調整後舒服了,但人是個適應能力很強的動物,一個沒有經驗的騎車人,問他是否舒服是完全沒意義的。


把立長度: 這也是很多人會費解的。是的,把立長短可以很大範圍的調整車把與人的距離,但是不要忘記,由於杠桿原理,把立長短對操控性影響較大,對整體重心分配有影響,也就是對騎行姿勢有影響。過短的把立會導致車把非常難以控制。過長的把立,重心過度向前,爬坡搖車的時候,會導致後輪循跡性差,還有可能會發生膝蓋碰頭管的情況,也就是搖車騎乘空間不夠。所以在車架尺寸的標準選擇時,把立長度的搭配是90-110mm範圍,這樣在不同的目的時,還可以有更寬泛的可調整空間,這就是最佳車架尺寸的意義。


彎把Reach :我們上邊說的Reach,其實都是對車架而言Frame Reach。彎把的Reach,主要是根據手型去選擇的。東方人手比較小,車把Reach大的,下把位很難夠得到變速撥桿和剎車手柄。所以東方人大多數適用小彎把,彎把Reach在80左右的。




車座高低: 以我的觀點,車座高低是沒有固定公式和標準的。每個人騎行姿勢的不同,對坐墊著力點位置的習慣不同,腿部肌肉群租發力及方式不同,都會影響到坐墊高低。有人按照來自於網上的公式或者方式,以直為標準去設定,這是很錯誤的,還有人就一直使用並且短期覺得挺舒服,但是其他方面不舒服,卻不止是來自於坐高的不合理。所以我一般是找一個大致高度設定,然後再試騎調整,這個是需要很多次以及長期感受才能最後確定。


鎖鞋鎖片設定: 公路車穿上鎖鞋,既省力又安全,但是同樣也存在設定不合理時,會有各種不適感,也有所謂fitting機構,用所謂腳掌的中心線去設定的,但是我並不贊同這種方法,每個人的腳踝處的力量並不一樣,踩踏時習慣保持的腳踝處角度也不一樣,按照同樣的方式去限定,必然會有很多人並不適合。所以這個也同樣是需要騎士自己去體驗,再適當調整。尤其要考慮好站立搖車的時候,鎖片位置合理,腳掌才能更好的對身體支撐,否則就會出現兩側腿發力不均勻,某一側腳掌發麻等等現象。


Bike Fitting,這個新概念,我一貫的觀點是非一蹴而就的結果,而是需要多次累積交流而來,檢測裝置完全是工具而已。結果及收貨多少優劣,更大比重還是要看Fitter的專業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