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為什麽鐵人三項的順序依次是遊泳、單車、跑步,有科學原因嗎?

2013-10-30體育

鐵人三項的順序是按照 難度系數 危險系數 依次降低 的。

歷史上最早的鐵人三項(實際上應該叫三項全能)雛形,並沒有遊泳,水上計畫是獨木舟(單人艇)。每項距離都很短,最早幾年(1898-1920)都是跑幾百米、騎十公裏、劃船一公裏。

運動強度差不多是從低到高的。

到了後來20-30年代以「Les tro orts」為代表的三項全能才改成遊泳-自由車-跑步,在運動習慣外也開始考慮安全問題,畢竟遊泳是公開水域,體力耗竭的時候在地上總好過在水裏。而且如果遊泳放最後,那騎車跑步完一身汗紮水裏,對身體損傷也大。

到70年代美國人開始玩的現代鐵人三項,也就遵循遊-騎-跑這個順序。夏威夷大鐵(3.8公裏遊泳+180公裏騎車+42.2公裏馬拉松跑步),也就是後來的鐵人三項鼻祖,遊泳是在海裏,放後面萬一出個事人都撈不回來了…

除了遊泳外,大鐵選手完成騎車180公裏的平均用時是6小時25分,加上前面1、2個小時的遊泳,清晨/上午開始比賽也能確保騎車這段在日間進行,這就少了很多夜間騎車的安全隱患了。

鐵人三項出現過很多最後體力不支,爬過終點的情況。

不管怎樣「狼狽」都可能完成比賽,如果最後一項是騎車,終點前幾百米摔個骨折啥的,就太遺憾了。

如果路人幫助攙扶或者額外助力完成比賽是算違規的,所以除非選手放棄,不然路人只能眼看著選手自己堅持爬過終點↓↓

遊泳、騎車、跑步的順序,也正好符合 堅持完成的難度逐漸下降 的原理。

鐵人三項的歷史和故事,詳細可以看看這篇:

知乎專欄:這是鐵人三項的歷史,也是強者的故事

運動分子:這是鐵人三項的歷史,也是強者的故事

關於上面這張黑白照片的故事(本來想放文章裏的,但最後拿掉了):

1982年,當時還在當地餐廳打工的大學生朱莉·摩絲J ulie Moss 報名了夏威夷鐵三賽。她練的很少,參賽的緣由也僅僅是希望這次經歷能夠幫助她完成自己關於運動生理學的畢業論文。不過比賽中發生的一幕事後在電視上瘋狂轉播,讓她和鐵人三項都名聲大振——

摩絲在遊泳和自由車方面天賦異稟跑步卻是弱項,終點近在眼前,她跌跌撞撞甚至無法站穩,然後她摔倒了。接受路人幫忙等於違規,她便咬牙匍匐著爬過終點。

最終摩絲被反超僅以29秒之差得到亞軍,不過爬過終點這一幕讓全美驚嘆,引爆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鐵人熱潮。

過去快40年,如今的她還在「打鐵」,今年還參加了KONA鐵三賽,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