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面對人工智慧浪潮的到來,企業如何實作高效營運和產業鏈協同呢?

2023-05-15體育

作為一個從業15+ 年的人力資源從業者,我說點大白話。

前兩年一家零售企業擁抱了數智化轉型,我去找他們HR聊天,問她體驗如何?

她苦笑著回答我:

感覺就是同事越來越少了。

企業是追求效率的,數位化系統越完善,效率越高,就意味著人可以少一點了。否則,為什麽需要花錢升級系統?

無論是數位化轉型,還是擁抱人工智慧,現在的企業一定會問:

這能提升「人效」嗎?

我都聽麻了。

不僅是企業管理層,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慢,就算是過往一年招好幾萬人不眨眼的互聯網大廠的一線員工,如今也不得不被上司推著討論如何提升「人效」。

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這個詞,這也不怪年輕人。

不少公司所謂的「提升人效」,說白了,就是減員增效,變相裁員。「人效」變成了開封府的虎頭鍘和狗頭鍘,一手砍人,一手砍預算。

但這種提效方式,真的對嗎?

在我看來,一味靠裁員來提升「效率」,靠降低銷售和行銷費用控制成本。這可能會導致公司業務無法推進,反而進入惡性迴圈。

我比較贊同京東尹總的觀點:

降本增效固然重要,但企業不僅需要降低生產成本,也要最佳化流程管理和組織管理。

1)減員就能增效?

我了解一家互聯網公司,規模還不小。

在如今的大環境下無法盈利,資本市場不買單,不得不一年之內搞了好幾輪裁員。

人都砍掉了,誰幹活呢?

有一個團隊Leader在裁員時,把團隊所有的設計師都裁了,包括能力最強的設計師,一個都不留,砍了30個HC,然後搞了一個騷操作。

他們上報業務需求,需要找外包公司服務,然後又讓外包公司給自己送來了100個外包設計師,水平肯定是不如自己人,也不是每天到崗,溝通起來難度極大,團隊效率也下降了。

其實成本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但公司只關註人員成本,忽視業務成本,被鉆了空子。

優質案例也有,比如攜程的3+2居家辦公政策——允許員工每周在家辦公兩天。

為什麽在減員增效的大環境下,收到經濟影響最嚴重的旅遊行業頭部企業不做大規模裁員,反而是推行3+2工作制為員工提供彈性工作環境?

因為人在推行這個政策之前做過系統的測算,這個福利給到員工,經過測算在家辦公的員工效率更高,提供居家/進公司的靈活選擇又讓員工感覺受到了尊重,更願意留在公司了。

攜程用數據工具做分析做決策,實作了和員工的雙贏。

這才是擁抱科技,擁抱數位化,用數據做決策。

2)如何控制成本?

現在很多企業的做法就是直接砍掉預算,原來有的員工福利,砍了;原來有的行銷渠道,不要了。

這種方式是:

「員工/業務側降本」

但這是副作用的降本,未必真能增效。

又裁員,又控制預算,又砍員工福利,員工一定會焦慮擔憂。

優秀的人才可能從中發現問題,就及時跑路了。

這時候,公司指望裁後余生、士氣低落的員工,各個變身神筆馬良,在沒有足夠支持的情況下變出好的業績來?

不現實。

在精細化管理做得比較好的外企,很多公司寧可鎖HC,也不會去動員工福利,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福利其實可以透過集采和供應商談判的方式,降低成本。

「供應側降本」

有一句古話是「買人一塊一,買貨九毛九」,買人給你提供服務的,寧可多花一點錢,讓對方心甘情願鬥誌高;買貨的,貨物沒有感情,砍成本,不會影響交付品質。

還是以我比較熟悉的員工福利說起,

最常見的年節福利,也就是節假日時公司給員工準備的福利。——過節給員工送啥總是HR最頭疼的事情。

禮品設計,供應商比價,產品送達,需要協調市場、行政、采購和HR多個部門,流程長,時間久,效率低。

但員工滿意嗎?不可能的,眾口難調,就算是端午節采購粽子,也會有員工不滿意。畢竟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員工,對於福利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這其實就有數智化的空間,如今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擁抱類似京東錦禮平台的彈性福利平台。

透過平台,公司將福利預算以積分的形式打入員工個人帳戶。員工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用積分兌換自己喜歡的商品。

我在Mercer的時候就體驗過自家公司的彈性福利平台,一年大約有5000的積分(相當於5000元),不但可以給家人升級保險計劃,還拿多余的錢買了個戴森,一直用到現在。

這種彈性福利方式不僅HR滿意(省去了傳統福利漫長的采購流程),提高了HR及采購部門的「人效」,也讓員工滿意(獲得了福利的主動選擇權),這筆錢花得更有效率了。

這才是真正的擁抱科技,擁抱數位化,用數據提升員工體驗,提升團隊效率。

3)報團取暖:樹大好乘涼

去年有一次參加了某MBA的校友會活動,現場很多老板們都表示今年生意太難做了。

但同時他們也發現很多事情其實他們之間可以相互幫襯,甚至搞團購降低成本的。

但校友會搞了10多年,他們為什麽剛剛想過可以抱團?

因為前些年日子過得太好,所以老板們無所謂,做好都是自己創業家的真本事(不是,其實是市場好)。

類似的,企業在采購中,從流程裏找降本的方式很多。

抱平台電商大腿

如果團購不好找,就去談平台電商。本質上,京東就是一個帶著大家一起去和供應商談價格的平台,而且還能蹭蹭平台的采購補貼,直接降低企業的支出。

以京東企業購為例,如果簽了年框,客戶還能享受更多的服務和折扣,年均綜合成本降幅可達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