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11月29日,ICE(洲際交易所)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在盤中達到335.45美分/磅,創下近5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11月,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不斷上揚,累漲32.59%。同日,羅布斯塔咖啡期貨在盤中達到每噸5730美元的高位,這一價格幾乎是年初價格的兩倍。
12月3日,經歷兩日回呼後,阿拉比卡咖啡期貨上漲,漲幅1.42%。羅布斯塔咖啡期貨跌4.08%。
阿拉比卡豆是全球咖啡種植最廣泛的咖啡品種,占全球咖啡市場豆市場的60%—70%。羅布斯塔豆也是主流豆種之一,通常用於制作即溶咖啡或混合咖啡。
從期貨波動來看, 阿拉比卡豆在今年11月走出了直線上升的行情。
上海一家大型咖啡供應與烘焙工廠的內部人員向記者透露,公司的銷售人員已經提前向客戶吹風,告知他們由於上遊咖啡豆價格上漲,公司未來可能會對產品價格進行相應調整。至於具體的上漲振幅,公司目前尚未正式發文確定,僅處於銷售試水的初步階段。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還未立即傳導至終端。這位員工向記者介紹,通常情況下,工廠向甲方設定報價時,會規定一個為期一年的有效期。在這一年的有效期內,工廠實際上並不具備隨意漲價的權力。即便期貨市場價格有所上漲,甲方也不會接受這種基於市場變動的報價調整,否則可能會失去與甲方的業務合作機會。
他透露,今年年底,公司預計將依據當前市場行情進行新一輪的報價調整,向客戶明確說明原料價格上漲的振幅。
在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上,這位員工指出,作為代工廠,他們的業務策略是緊密貼合客戶需求。若明年有確定要推進的計畫,公司會依據規劃提前進行采購和囤貨。
但他同時也強調,成品價格的確定不僅僅取決於原料成本,還需要考慮包材、人工和制費等,原料只是影響成品價格的一個方面。
記者詢問了上海一家連鎖咖啡店創始人,其表示,其門店所采購的成品咖啡豆價格並未發生變動。不過,據他了解,同行采購咖啡豆的價格漲幅在25%至135%之間不等。
這位創始人同時表示,實際上,咖啡豆價格對其門店整體成本的影響有限。因為他的店內,拿鐵類產品出產更多,咖啡豆在整體成本上占10%,其余配料(牛奶等)、營運成本則占據80%。
另一大型連鎖速食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未收到上遊咖啡豆漲價的通知。
對於大型連鎖品牌而言,抗漲價風險的能力也會更強一些。上述咖啡供應工廠員工表示,大型連鎖咖啡品牌一般會直接與衣索比亞、巴西等生豆產地洽談整個產季的交易量。憑借強大的出貨能力,在面對期貨價格上漲時,它們能夠在議價上獲得比小公司更大的優勢,並確保穩定的供貨。
今年的咖啡豆行情較為罕見。多位從業者均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主流咖啡豆種價格持續上漲的行情此前很少見到。
數據顯示,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合約價格年內漲幅超70%。頭豹研究院消費行業分析師段相域表示,咖啡豆價格上漲源於全球供應緊張、主產國產量預期下調及庫存收緊。巴西是阿拉比卡豆的第一大生產國。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服務局(FAS)預測,2024/2025年度巴西咖啡產量為6640萬袋,相較美國農業部(USDA)早前預測的6990萬袋減少5%。而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更是將預測值從5880萬袋下調至5480萬袋。同時,FAS預計巴西咖啡期末庫存將同比減少26%。
此外,氣候災害也影響了全球咖啡產量。全球第四大阿拉比卡豆生產國宏都拉斯因熱帶風暴損失大量咖啡作物。全球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生產國越南的咖啡受極端天氣影響減產,出口量大減,導致羅布斯塔豆價格攀升。盡管第二大阿拉比卡豆生產國哥倫比亞產量有所增長,但不足以填補巴西的供應缺口。
與此同時,雲南咖啡豆的價格也在上漲。
據農業農村部農墾局的數據,今年10月,主產區雲南咖啡豆市場綜合平均價39.0元/公斤,同比上漲57.9%。
有雲南咖啡豆貿易商表示,今年,咖啡鮮果的價格水漲船高,達到6—7元一公斤,相較去年產季提高至少30%。
段相域指出,近年來雲南咖啡豆價格持續上漲,原因包括供需矛盾加劇、咖啡豆品質升級及國際市場價格傳導。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占全國95%以上,但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氣候變遷和種植收益下降影響,產量下降。同時,國內咖啡消費增長,尤其是精品咖啡需求增加,推動價格上漲。星巴克在雲南建立支持中心,推動雲南咖啡精品化,合格率大幅提升。雲南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均有所增長,初步顯現價格話語權。此外,國際咖啡期貨價格波動也對雲南咖啡豆定價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