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投紅利 當精選 嘉實基金「紅利+」策略新選擇

2024-12-05社會
近兩年來,紅利類資產憑借較好的市場表現與投資體驗贏得廣大投資者的關註與認可。嘉實基金認為,紅利是看待公司價值的一種非常好的角度,這一投資趨勢剛剛開始,紅利策略有中長期的適應力與精選空間,紅利資產成為配置新方向。
新時代 新「紅利」 紅 利資產成配置新方向
紅利投資,是指選擇股票時重點關註過往能持續現金分紅,並且有不錯股息率的上市公司,由此構建投資組合。紅利投資的內涵是非常清晰的,核心是關註股息率,因此在選擇股票時比較關註上市公司的需求前景(ROE)、商業模式(ROE)、公司治理(分紅比例)和估值水平(PB)。
紅利是衡量股票價值的一種視角,是一種立足價值的投資觀,也是一種追求勝率的方法論。以A股所有上市公司加總的數據來看,2016年到2023年,經營現金流凈額從7萬億增加到15萬億,資本開支從2萬億增加到5萬億,簡化計算的企業可自由支配的自由現金流從5萬億增加到10萬億。這個變化的過程,正是高品質發展時代的寫照。
A股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的選擇現金分紅報酬股東。2016年整體A股市場的現金分紅占利潤的比例是32%,而2023年已經提升到38%;分紅的總金額,也從2016年的不到9000億,提升到了2023年的2萬億。由於分紅金額的持續增加,A股市場總體股息率的中樞持續擡升,在2023年底達到了2.6%的總體股息率。
資料來源:Wind
2024年新「國九條」的出台,在上市、退市、分紅、持續監管等政策方面均作了要求,有利大盤價值和紅利類資產投資。隨著高品質發展的深化,預計A股市場的分紅比例會持續提升,紅利的成色會更足,紅利投資的前景會更加廣闊。
另一方面,面對低利率環境和持續下行的理財收益中樞,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增值需求亟需找到新的投資方向,而紅利資產表現出極強吸重力。2023年中證紅利指數的股息率達到了5.5%,這還未考慮股價上漲的收益率。隨著經濟增速的換擋,展望未來A股市場整體報酬率預期或也會相應變化,未來即使看紅利資產的股息率,在全市場的角度也有很強的吸重力。紅利資產可以說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核心資產之一。
目前全球紅利主被動產品規模仍然在增長的趨勢中。根據中證指數統計,2023年全球主要市場紅利ETF合計規模超過5200億美元(約3.7萬億人民幣)。2023年中國市場紅利指數型產品數量達60只,產品規模突破700億元人民幣,與美國市場規模相差40多倍。根據標普公司統計,2023年中國市場紅利基金(含主動權益)共25只,規模剛超過400億,相應發展空間可期。
投紅利 當精選 「紅利+」策略 追求高勝率
紅利投資被普遍認為是一些傳統高股息行業的投資,但事實上紅利投資是一個在絕大部份行業都非常有效的策略,紅利資產的分布是非常多元的。與一般所理解的紅利主要是高股息策略不同,全球紅利策略還包括了紅利成長策略,大約占1/3規模。
根據中證指數統計,全球分紅金額體量靠前的行業主要是金融、能源、工業、主要消費、可選消費、原材料(資源)、資訊科技、醫療衛生、通訊服務(營運商)、房地產、公用事業。可以看到,不僅包括了市場熟悉的金融、能源等傳統行業,也包括了資訊科技、醫療衛生這樣的新興成長行業。
回歸問題本源,我們需要回答的是:什麽樣的公司能夠提供長期持續的高股息率?紅利投資要求永續的好現金流,意味著商業模式要大機率更可靠;要求永續的現金分紅,意味著公司治理要大機率更好;要求更低的估值和更強的安全邊際,意味著要大機率買得便宜。
長期持續的高股息率是好的商業模式、好的公司治理的結果:
其一,需求長期穩定或者長期增長。如果一個行業未來的需求大幅下滑,即使是行業裏面最優秀的公司也很難頂得住。
其二,公司有永續的長期現金流。公司在當下有不錯的現金流,當下才能提供不錯的股息率。公司未來有永續的現金流,才能有永續的高股息率。
其三,大股東和管理層有持續的分紅意願。願意與中小股東分享利益的大股東和管理層,才會提供持續的現金分紅。
能夠實作永續的高股息率,一般出現在以下的資產中:
第一、有護城河的好生意和好公司。這是紅利資產最核心最重要的來源,只有護城河才能提供長期永續的現金流。
第二、處於周期低位且利潤中樞穩定的周期資產。周期股的周期波動較大,為了獲得更高的股息率和更好的安全邊際,需要在周期低位布局。雖然周期股盈利有波動,但是如果長期利潤中樞穩定,公司用穩定的分紅平滑利潤的波動,也能提供永續的長期高股息率。
第三、較長供需緊平衡的行業。有些行業隨著需求增速的放緩,供給增速減少,行業進入較長的供需緊平衡階段,產品價格上漲,公司將有不錯的分紅能力。
第四、資本開支見頂的行業。隨著需求降速,一些行業資本開支見頂,經營現金流持續增加,資本開支持續下降,現金冗余越來越多,大機率會持續提高分紅比例,股息率隨之而持續提高。
投資收益率=勝率×賠率,投資方法論本質上是勝率和賠率的權衡。紅利投資的最佳化有兩個方向,一是提升勝率,我們稱之為「紅利+勝率」;二是提高賠率,我們稱之為「紅利+賠率」。
從提升勝率的角度,核心是規避風險。第一類是長期風險,如包括需求萎縮、競爭格局惡化、公司治理差、杠桿過高、商業模式差、估值過高等風險,這些風險是要一票否決的,我們稱之為「紅利+極低風險」。第二類是短期的周期波動風險,這類風險不構成根本問題,可以透過構建上下遊的資產組合進行對沖,我們稱之為「紅利+周期對沖」。
從提升賠率的高度,有三個來源:一是更高的股息率,一般來自於行業進入利潤和現金流上行的拐點,我們稱之為「紅利+行業拐點」。二是更強的利潤增長,意味追求更高的成長性,我們稱之為「紅利+產業趨勢」,具體包括「紅利+出海」、「紅利+內需」等。三是更多的估值收益,對估值要求更嚴格,我們稱之為「紅利+絕對低估」。提升賠率的前提是不能犧牲勝率,勝率是紅利投資的靈魂。
嘉實基金紅利投資體系 紅利為本 精準深度
圍繞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和客戶需求,嘉實基金做了系列深度研究與前瞻準備,持續重視紅利類策略能力鍛造與產品貨架供給,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優解決方案。嘉實在紅利策略方面經過持續的研究和實踐,形成了一套紅利投資哲學,可以概括為「紅利為本,日積跬步」。
堅持「紅利為本」,是基於對紅利投資前景的堅定信念,是對紅利方法論的深度認同,是對復雜世界的充分敬畏。全球範圍來看,紅利策略已被證明是一種長期成功的投資策略,過往有較低的回撤和波動、也有不錯的長期收益表現。不僅是綜合型的紅利策略取得了成功,各種細分紅利因子策略也異彩紛呈。我們尊重紅利投資的底色,尊重已有的被證實成功的紅利策略經驗。我們也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做得更好一點。
我們希望努力在紅利的內核上做得更深更透,在紅利投資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紅利資產底層,意味著對公司好的現金流、持續的分紅和較高的安全邊際有相對更多約束和要求。我們的紅利研究立足於這三個根本,深度研究需求前景、商業模式、競爭格局、公司治理、估值定價,努力挖掘有更好現金流、更強分紅意願、更強安全邊際的資產。
對於細分的紅利因子策略,我們也遵循因子的本質,追求更精準地刻畫因子、力爭實作更好的策略效果。比如紅利品質策略,嘉實對品質因子進行了更精準的定義,品質不只是要求高ROE,更是要考察公司在行業和產業鏈所處地位。比如高股息策略,核心不是靜態的高股息率,而是高股息率的持續性,因此要回避盈利在周期高位的資產。
嘉實基金的紅利投資分為主動和被動兩個大的體系。主動紅利投資體系從紅利資產的股票池出發,堅守紅利主題的底色、堅定不漂移。在此基礎上,首先對個股的需求前景、商業模式、競爭格局、公司治理進行全面分析,精選出一批優質的股票。其次統籌產業線索、中觀行業比較和估值定價,選擇組合的布局方向。最後精選紅利個股,精選優質公司構建組合。
主動紅利投資的每一層收斂,都是建立在深度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希望每一層、每一個維度的研究都做到盡可能的深入,以求由此精選出來的組合呈現更好的中長期表現。
被動紅利投資體系方面,嘉實構建了紅利產品家族,提供豐富的策略選擇。紅利家族的底層是因子,包括風格因子和行業因子,我們仍是基於深度研究,對因子進行更精準定義。風格因子如紅利低波,市場常用的是股價波動率,而我們認為向上的波動是好事情,向下的波動才需要控制,因此用下行低波動來定義低波因子,這一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515300)及聯接基金(A類007605、C類007606)也備受投資者認可。
在風格策略、行業策略的基礎上,結合宏觀環境和市場情況,我們聚合成A股和港股的紅利策略,回答進攻還是防守、品質還是低波、消費還是周期等問題。然後再構建整體的資產配置策略,回答超配A股還是港股紅利資產等問題。
嘉實基金的紅利產品正在陸續布局和豐富中。其中,我們希望努力打造精品的主動紅利產品,嘉實被動紅利體系則走解決方案道路,追求提供多層次、多因子的Smart紅利策略方案。
正於12月2日-12月20日先發募集的嘉實紅利精選混合型基金(A類022495、C類022496),產品定位就是一個主動精選的紅利主題產品。嘉實紅利精選混合型基金以基本面分析為立足點,精選境內市場和香港市場紅利主題的優質上市公司,投資於紅利主題相關股票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我們也希望發揮主動精選策略優勢,謀求基金資產的中長期穩健增值,成為大家紅利投資的好選擇。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約】【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檔,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作者:嘉實紅利精選混合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 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