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全國「最美退休軍人」陶依嘉:為了南京路上的「約定」

2024-02-25社會

盡管天氣有些陰冷,上海市第一醫藥商店退休職工陶依嘉還是一早出了門。她要去赴一場特殊的「聚會」。

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路上,幾頂活動大棚一字排開。來自上海市多家單位的幾十名誌願者,正緊鑼密鼓地布置工作台,為當天的誌願服務活動做準備。量血壓、理發、眼鏡清洗、小家電維修、法律咨詢……沒等他們布置完,工作台前已人頭攢動。

「每月20日,是南京路上約定俗成的‘為民服務日’。到了這一天,上海市各行各業的誌願者從四面八方聚到這裏,各展其能,為有需要的群眾服務。」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陶依嘉的嘴角泛出笑意。

選在每月20日開展誌願服務活動,緣於陶依嘉42年前在南京路上與群眾的一個約定。如今,這成為眾多上海市愛心誌願者共同的約定。

「只要大家需要,我們每個月都來」

出生於1952年的陶依嘉,在部隊大院長大。19歲那年,她入伍來到駐豫某部,成為一名衛生員。

在軍營,陶依嘉發現遇到打熱水、縫補被褥、倒垃圾這樣的事,老兵總是搶著幹。深受感染的她,也想為戰友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次,我為了早起幫戰友們打洗漱用的熱水,從後半夜醒了就沒睡。」陶依嘉笑著回憶往事,「因為要跟班裏的老兵‘爭搶’為大家打熱水的機會……」在陶依嘉看來,4年軍教歲月中戰友間互幫互助的暖心事,在她心中播下了助人為樂的種子。

退休後,陶依嘉回到上海,分配到位於南京路的上海市第一醫藥商店工作,入職不久就申請加入民兵組織。1982年3月,正值全國第一個「全民文明禮貌月」,一心想著「應該做些什麽」的陶依嘉,向單位提出「在店門口擺攤,為市民免費服務」的建議。那年3月16日一大早,陶依嘉和其他4名民兵一起,將血壓計、體重秤、常用藥品等裝滿一輛小推車,在藥店門外擺上一張工作台,為路人提供量血壓、稱體重、小病問詢、小傷包紮等服務。

陶依嘉珍藏的一張黑白照片,記錄下當時的情景:工作台前,年輕的陶依嘉正全神貫註為一位老人量血壓。她身後的黑板上,工工整整寫著5個字——為您服務台。

「當時不得了,隊伍老長老長的。」陶依嘉回憶,他們推出的那些服務計畫,今天看來或許很平常,但上世紀80年代,一般家庭很少有血壓計、體重秤等。有了這個為民服務台,大家就不用特意跑醫院了。

那個上午,不少老人問陶依嘉:「小姑娘,你們這個服務真好,什麽時候還擺?」陶依嘉張口回答:「只要大家需要,我們每個月都來!」

這句不經意間許下的承諾,從此成為陶依嘉心中的惦念。黃浦區有關部門聽說他們推出的便民服務廣受歡迎後,動員多個單位派出誌願者,在南京路常態化開展誌願服務活動。

陶依嘉和大家一起商量,將每個月的誌願服務活動時間定在20日7時到9時——這是一個月裏靠近中間的日子,避開一些行業最忙的月頭與月尾;選擇清晨開展服務,是為了保證服務結束後,大家還可以去上班,不耽誤工作。

日子定下來,風雨無阻。每個月20日,陶依嘉和一茬茬誌願者們總是按時赴約。從最初的量血壓、稱體重、鎖邊、修鞋、皮帶打眼,到如今的法律咨詢、防詐騙宣傳、教老年人使用智慧電子裝置,南京路上的誌願服務已拓展到60多個計畫,軍地50多家單位參與其中。

「時代變了,大家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沒變。」陶依嘉說。

「信守承諾、為人民服務,都是部隊教給我的」

42年,彈指一揮間。從在職到退休,從滿頭青絲到白發染鬢,幾乎每個月都出現在南京路上的陶依嘉,只有一次缺席。

那一年,陶依嘉的女兒出生。女兒出生後的第6天就是當月20日,在家人勸阻下,陶依嘉才打電話將工作交給其他誌願者。

這些年,面對前來求助的群眾,陶依嘉總是笑臉相迎。很少有人知道,溫暖笑容的背後,她克服了怎樣的困難。

父親病重住院時,陶依嘉陪護一夜沒合眼,第二天還是堅持來到誌願服務現場。有一年陶依嘉因病做手術,19日傷口剛拆線,第二天就忍著疼痛,如約趕到南京路。

「偶爾有事不去,大家也能理解,為什麽一定要堅持?」記者不禁問道。

「作為一名老兵,信守承諾、為人民服務,都是部隊教給我的。」在陶依嘉看來,群眾的期盼是她堅持下去的動力所在。作為一名老兵,她總感到內心深處有一種責任,督促自己克服困難,如期赴約。

對部隊的眷戀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也讓陶依嘉與第72集團軍某旅「南京路上好八連」結緣。1982年底,作為民兵代表參加上海市首屆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時,陶依嘉認識了時任「好八連」指導員袁賢祥。自此,陶依嘉時常與官兵交流誌願服務體會,互相勉勵。

得知「好八連」官兵多年來接力照顧患有小兒麻痹癥、右手殘疾的老人胡紅根,陶依嘉主動加入他們的行列。有一次,官兵們想為胡紅根購買電動輪椅,可市面上銷售的電動輪椅操控桿都在右側,不適合老人的身體情況。陶依嘉積極與熟悉的廠家聯系,將操控桿改裝到左側,又和連隊官兵一起,把這輛特殊的輪椅送到胡紅根家中。「能和‘好八連’官兵一起為需要的群眾做點事,是我的本分。」陶依嘉說,自己與「好八連」官兵為人民服務的主陣地都在南京路,這是獨特的「血緣」。

除了與部隊官兵共同開展誌願服務,陶依嘉還致力於參加各項雙擁活動。2022年,在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支持下,陶依嘉牽頭成立了一支雙擁誌願服務隊。為軍烈屬送醫送藥、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家常……陶依嘉和誌願者們的一次次暖心行動,讓黃浦江畔的軍民魚水情更加深厚。

「群眾的事再小,那也是大事」

2017年,陶依嘉當選第十五屆上海市人大代表。「代表,代表,就是要代人民表達意願。」有了新身份的陶依嘉,投入更廣闊的為人民服務中。

產業發展、城市規劃、民生保障……為更好履職,陶依嘉廣泛開展各類調研。材料多,她伏在案頭潛心鉆研;字型小,她拿著放大鏡一點點細看。她家中有3個整理箱,裝滿了這些年的學習資料和調研所得。

采訪中,陶依嘉講起一段經歷。那一年,有市民找她反映,11路公交車老西門站因附近修建房屋臨時取消,但房屋建成後公交站沒有恢復,出行很不方便。陶依嘉前往現場調研,第一時間將居民訴求和調研情況反饋至有關部門,密切關註事項進展,一次次詢問辦理結果,直到問題圓滿解決。

南京路上的一位老住戶說,群眾將情況反映到陶依嘉那裏,她總像「釘釘子」一樣,盯著問題解決。對此,陶依嘉說:「群眾的事再小,那也是大事。關乎群眾利益的事要抓緊辦,撂在那裏算怎麽回事?」

走訪摸排外灘沿線道路,提出廁所和垃圾清理整改措施;對接網約車公司向老年人居住集中區域有傾向性投放車輛,組織誌願者幫助他們學習使用網約車軟體,解決老年人出行難題……這些年,陶依嘉把群眾向她反映的一件件急難愁盼,化作心中的一個個「約定」。就像這些年風雨無阻赴約南京路上的「為民服務日」,作為上海市人大代表,陶依嘉覺得如果沒有幫群眾妥善解決合理訴求,就是「失職」。

2022年不再擔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後,陶依嘉將更多精力投向自己為人民服務的起點——南京路。

作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市民巡訪團成員、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成員,陶依嘉深入企事業單位、社群、學校開展誌願服務宣講,為南京路「為民服務日」凝聚更多愛心力量。她還發揮擔任人大代表時積累的經驗,與有關部門合力開展網路服務平台探索,致力於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雲端」服務。

一聲承諾,踐行一生。為了當年在南京路上的那句約定,在每月20日,在為人民服務的每一天,老兵陶依嘉竭盡所能。

(來源: 上海退休軍人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