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 「2023年秋冬季,我們在白洋澱觀測到鳥類90余種,這些數據體現出秋冬季節候鳥棲息與遷飛狀況,為科學保護和修復白洋澱鳥類棲息地及候鳥遷飛通道提供技術支持,將為候鳥棲息保駕護航。」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中心主任周濱向記者介紹了京津冀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成立近一年來,三地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成績。
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是先行領域,10年來,京津冀從大氣汙染、水汙染的協同治理,向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走深走實,從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的體制機制、協同領域、綠色轉型等方面不斷拓展深化。其中,在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三地於2023年成立了「京津冀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旨在建立跨區域、跨生境、跨介質乃至跨專業的協同性研究體系,打破三地在數據共享、科研聯動、人員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孤島」問題,突破研究壁壘,整合三地優勢科研力量,為三地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摸清底數、找準問題、提出舉措。
周濱表示,京津冀地處東北亞中國地區環渤海中心地帶,地緣相接,生境相近,山水林田湖草海多樣生態要素齊聚,圍繞生物多樣性這一主題開展協同研究既是關鍵之需,也是當務之急。
據了解,京津冀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成員單位包括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河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聚焦京津冀生物多樣性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戰略地位和科學問題,開展生物多樣性觀測與生態系研究,以及基礎性、套用性、保護戰略等方面研究,透過聯合攻關、整合攻關,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性、有效性,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再提新水平。
該創新中心成立以來,成員單位協同開展了鳥類智慧觀測、環境DNA多維監測、區域生態健康狀況診斷,以及區域生境自適應恢復等生物多樣性前端技術研究,建立了白洋澱濕地科研創新基地、天津港口水生態智慧監測平台、首批國家生態品質綜合監測站—天津環渤海濱海站,研究編制了【重要濕地監測技術規程】(DB12/T 1272—2023),助力了「天津七裡海方案」在2023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中入選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其中,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河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安新縣自然資源局共同開展了白洋澱野生鳥類跟蹤觀測及其生境保護恢復等系列專題研究。素有「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濕地生態系,具有蓄洪滯瀝、生態涵養、生產生活和休閑遊憩等多元功能,其作為鳥類從東亞、北亞至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的中轉驛站,每年都有大量鳥類在此過境棲息、生殖繁育。
為提高白洋澱鳥類多樣性的科研監測能力和保護監管水平,兩地工作人員開展了2023年秋冬季白洋澱府河河口濕地及孝義河河口濕地野生鳥類現場調查。「我們設定了固定的鳥類調查樣線和樣點,形成濕地鳥類監測網,記錄所看到或聽到的鳥類種類和數量,分析鳥類居留型、生態類群、分布特點及族群優勢度。」周濱說。
透過為期4個月的現場調查,工作人員共觀測記錄了90余種野生鳥類,編制完成了【白洋澱2023年秋冬季野生鳥類調查觀測評估報告】和【白洋澱2023年秋冬季野生鳥類圖鑒】,這些研究成果可以為科學保護和修復白洋澱鳥類棲息地及候鳥遷飛通道提供技術支持。
周濱表示,除白洋澱鳥類多樣性調查觀測外,京津冀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創新中心還將重點推動實施天津北部山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天津典型濕地「1+4」規劃實施成效跟蹤評估、服務天津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研究編制等工作,進一步探索新的區域、新的套用場景、新的技術成果。(津雲新聞記者霍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