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部份議員、歐洲部份人物要求美國總統拜登把當年收繳烏克蘭核武器的一部份還給烏克蘭,讓烏克蘭可以憑借絕對能力在美西方的支持下,透過核戰爭在俄烏沖突中取得勝利,甚至是達成某種均衡。那麽國際對於是否歸還,怎麽歸還,歸還多少,現在表現出巨大的關註。
因為核武器不是一般的武器,之前槍彈炮彈很平常,如果現在把絕對具備戰略打擊能力的核武器向烏克蘭移交,很顯然這個對於國際核裁軍影響深遠,同時也會開先例。那麽下一步其他國家如果也把核彈向周邊國家隨意的贈送,或者是以其他理由歸還,這樣全球核沖突的點位將會進一步增多,也說明目前「核」字很關鍵、很敏感。
美國沙利文聲稱美國沒有這個打算,盡管有議員建議,但是美國不會做出類似的決策,也說明美國對於烏克蘭評價標準實際上很簡單,第一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烏克蘭,如果你真有核彈,或者是有了能夠打美國本土的核彈,那麽它對於美國的順從感,包括對西方國家的依賴感將會下降,所以這個對於美國和北約不是好的選項。因為它的核彈既可以打俄羅斯,還可以在歐洲地區,對美國北約構成較大威脅,所以這個賬估計美國人比誰算的都清楚。
第二,他希望一個聽話的烏克蘭,現在戰場形式被動,什麽都缺,美國任何一個援助都會讓烏克蘭感到有美國背後的支持,這樣即使再少的援助也能夠獲取最大的感恩。那如果今後把核彈給烏克蘭,烏克蘭什麽都不缺,而且透過核武器與烏克蘭目前遠端運載平台的組合,可以形成強大的威懾能力和打擊能力。如果真有個幾百枚核彈,我估計美國在他眼中啥也不是。
所以俄羅斯面對美國給核彈歸還核彈的威脅,曾經說過,如果你把核彈歸還給了烏克蘭,第一俄羅斯可以用各種淪陷性的手段對烏克蘭進行打擊。第二,俄羅斯可以把核武器贈送給美國敵人,所以如果「核」字在美國開了個頭,那俄羅斯也會照此辦理,把自己的核武器向美國周邊與美國有矛盾的國家無償贈送,甚至是手把手的教會使用。所以如果出現了核代理人,這樣雙方的作戰沖突景象將會完全不一樣。所以總之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全球核要素包括核風險進一步上升。
如果美國開了這個頭,我想核彈在全球有可能門檻會變得更低,任何一個核大國都可以透過自己的核代理人握有核武器,有發動核戰爭的能力。關鍵是這些代理人一旦拿到了核武器,他對於之前的承諾是否遵守都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