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圓桌實錄:
徐郢:大家好,在剛才的感人演講後,我們進入了企業公益品牌宣講環節。11月13日,十幾位評委對傑出品牌行銷年會征集案例進行終審打分,92個案例中50%與公益相關。水滴、愛慕、泰康等公司都有精彩案例。請各位簡要介紹一下貴公司及業務。
郭愛娣: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是來自水滴公司的郭愛娣,水滴公司是2016年4月份成立,我們的使命是用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我們的業務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廣為人知的水滴籌和水滴保業務板塊、健康服務板塊以及承擔社會責任的業務板塊。此外,我們還涉足香港保險領域,並不斷探索新的創新業務板塊。我們的核心目標是讓使用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優質的診療服務。
蔡濤:愛慕公司1993年成立,今年是公司成立第31年。愛慕主要的業務是內衣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中高端和高端市場,無論是女士、男士還是兒童的產品,愛慕均連續多年行業排名第一。我負責的是品牌推廣和市場行銷工作,透過有效的行銷策略和品牌溝通,進一步提升愛慕品牌的品牌資產和市場地位。
劉曉敬:泰康保險集團成立於1996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保險、資管、醫養為核心的三大業務板塊,成為大健康領域的頭部企業。我們的主要業務包括泰康人壽、泰康養老、泰康線上、泰康資產、泰康之家、泰康醫療、泰康拜博口腔等多個領域。
在會前與主持人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泰康在養老服務方面的業務經常收到來電咨詢,這表明我們在該領域的品牌知名度較高。其實我們負責養老服務的公司法人實體名為泰康之家,泰康養老是為廣大企事業單位及職工群體提供保險業務的一家公司。接下來,我所分享的內容將涉及這些業務模組的相關情況。
徐郢:在與幾位終審老師深入交流後,我們一致認為,公益行銷之所以占比高,是因為品牌美譽度和社會責任感受到更多關註。市場競爭已從品類競爭轉向品牌形象和社會內容的競爭,公共關系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基於此,我想請教各位如何看待品牌行銷與公益行銷的結合點?
劉曉敬:針對您的討論話題,我想從泰康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出發,分享我們的看法。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陳東升董事長提出:「讓保險閃耀人性的光輝,讓生命的旅程流光溢彩。」這一理念是泰康初心不改,商業向善的價值觀的體現。
基於這樣的理念,泰康在2018年發起設立了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旨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和商業向善。六年的時間裏,透過基金會的支出已累計達到8億元人民幣。在過去近30年的時間裏,泰康企業及泰康人的捐贈總額超過了20億元人民幣。幣。
我們的品牌價值與公益價值緊密相連,泰康的「商業向善」不僅是一種理念上的結合,更是我們一直在積極踐行的實踐準則。
蔡濤:與泰康保險集團的劉總所言相呼應,企業投身公益事業與其創立使命和品牌價值觀緊密相連。愛慕公司同樣成立了愛慕公益基金會,其主要公益計畫與公司的專業能力密切相關,是進行義乳捐贈計畫,至今,我們已經捐贈了超過5萬套義乳及其配套文胸。此外,基金會還積極參與偏遠山區的扶貧工作。
愛慕的品牌價值觀是「愛、美和生命力」。近年來,我們在傳播女性力量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我們此次獲獎的案例是今年母親節的傳播活動。自去年起,我們設立了一個名為「請愛慕自己」的傳播欄目,該欄目在情人節、母親節、粉紅絲帶月等特別的時間點,透過不同的子話題倡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關愛自己,喚醒心中的生命力,幫助女性在承擔多樣角色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前行,享受幸福的生活。
無論是在公益活動中,還是在品牌傳播方面,我們都力求將行動與品牌的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
郭愛娣:經過多年的實踐與觀察,我們得出了兩點深刻的感受。首先,企業進行品牌建設的核心目標是與消費者建立獨特的心智認同。其次,公益是每個人內心深處不可忽視的善良力量。企業如何透過公益活動的實踐和計畫設計,讓更多使用者和消費者參與到品牌建設中來,這被認為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我們認為,企業不應僅僅為了公益而做公益。根本上,企業應利用自身的技術能力和業務領域的實踐積累,使公益計畫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非單純策劃的另一項活動。
水滴公司有獨立的社會責任板塊,截至2024年9月30日,水滴公益與115家公募慈善組織開展合作,上線超1.55萬個公益計畫。水滴公益是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公開募捐平台,透過這樣的平台,我們能夠幫助慈善組織發起號召,募集更多資金。本質上,我們是透過自身的技術能力和積累的資源,更多地激發公益力量,為消費者內心的善意提供實施途徑。
徐郢:劉總提到的「科技向善」理念,透過技術創新提升民眾福祉,改善消費者體驗。請各位分享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舉措,以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和推動美好生活。
郭愛娣:在當前時代,科技向善已經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議題,也是每家企業始終堅守的使命。我願分享兩組數據以說明這一點:水滴籌自成立八年以來,已幫助325萬大病患者家庭在平台上發起籌款。憑借互聯網的高效連線能力,籌集了超過600億的社會愛心資金。近期,艾瑞釋出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4年底,整個個人大病籌款行業將實作社會互助資金累計980多億,接近1000億。這一數據顯示了互聯網的能量,它動員的社會資金和聚攏的愛心能量是相當可觀的。
我們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重大。今年,水滴籌在近一年的時間裏見證了6000多名大病患者主動退款,因為他們已經治愈,退款金額達到980多萬元。在回訪這些使用者時,他們表示希望這些愛心資金能重新回到社會,繼續善意的迴圈,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時,一個案例需要退還的金額高達四五十萬,這在傳統救助行業中是難以實作的。但得益於互聯網技術,我們能夠在數年後將這些資金精準退還給當年的捐贈者,可能是100人、200人,每人50元、60元的捐贈。
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力量對慈善乃至整個社會大病救助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我們堅信,隨著技術和力量的不斷叠代,我們將能更好地實作救助工作,促進捐贈人之間意願的流動,以及更好的善意迴圈。
徐郢:科技的力量在於啟用潛能、厘清規則,推動數位化和技術透明化,增強社會公信力。對於愛慕,科技創新主要體現在材質和人體工學上,旨在提升產品舒適性和功能性,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蔡濤:您剛才提到的「人體工學」一詞非常準確,顯示出您對愛慕公司的了解。在整個服飾領域中,文胸的制作工藝比許多成衣更為復雜。1999年,我們成立了中國內衣行業第一個人體工學試驗中心,積累了覆蓋中國六大自然區域、橫跨18至75歲年齡段,構建了一個包含一維、二維、三維體型數據的龐大體型資料庫。這一資料庫的建立,為愛慕的產品研發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透過對消費者體型特征的精準分析,愛慕能夠設計出更加貼合身形的內衣產品,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舒適體驗。
我們的人體工學試驗中心不僅關註數據和板型設計,還進行專業化的測試。例如,我們使用人工氣候倉進行測試,模擬不同溫濕度條件,確保服裝在對應環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穿著感受。以確保產品在不同氣溫環境下的效能;壓力測試系統則即時捕捉內衣在穿著過程中的壓力分布,為產品的舒適度最佳化提供數據支持;動態捕捉技術則透過捕捉運動中的身體動態變化,為運動內衣的設計提供科學依據。這些測試手段的套用,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整體品質,更體現了愛慕對消費者體驗的深切關懷和尊重。
愛慕為打造一件好內衣背後付出了諸多努力,不知這是否算得上科技向善。作為商業企業,我們認為生產出對消費者有益的產品本身就是一種向善。
徐郢:未來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泰康在這一領域已做了諸多布局。劉總,您能介紹一下嗎?
劉曉敬:泰康保險集團自2007年起便開始布局養老產業。截至目前,泰康之家高品質養老社群已經完成了35個城市42個計畫的布局,其中,21地23個社群已經開業營運。在公益領域,泰康溢彩基金會致力於助老計畫,最初設立基金會時,我們提出了「溢彩千家」計劃,旨在資助養老機構。泰康大健康體系的能力不僅體現在資金和裝置支持上,還包括人才培訓以及科技賦能。
我們還將養老機構的管理經驗拓展至社群,透過單位社群養聯體計畫搭建了社群為老服務平台,將科技力量作為公益產品向外輸出。從內部管理角度看,泰康擁有4萬名內勤員工、30萬名外勤夥伴、1.4萬泰康居民以及數千萬客戶。在內部籌款方面,除了企業還有泰康人的捐贈。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我們實作了24萬人次、總額超過2000萬的個人捐贈。這一成就依賴於科技賦能,如果是純手工操作,這樣的規模是無法實作的。
科技向善和科技賦能在商業和公益領域都顯得尤為重要,它們是實作目標的關鍵因素。
徐郢: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規劃愈加重視。泰康在適老化產品和養老服務領域不斷滿足這些需求。接下來,請各位分享在傳播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劉曉敬:今天我們有幸獲得一個獎項,該獎項計畫將品牌傳播與公益計畫進行了有機融合。在此,我願意分享一個感人的故事,這是我們今年在公益傳播過程中的一個亮點。
今年5月,一位83歲高齡的泰康居民——一位擁有52年科研工作經驗的清華校友,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於科學研究。他與我們的公益夥伴及傳播團隊一同前往廣西,為當地的鄉村小學生講授了一堂別開生面的AI科技課程。這一誌願計畫名為「科學先生」,吸引了50多位泰康居民作為誌願者參與,一年時間裏他們為鄉村小學生解答了超過800個科學問題。
在這次公益計畫和公益傳播的過程中,這位老先生意外地成了網路紅人。他的前同事們、清華的校友以及老同學都紛紛得知了他的善舉。這充分證明了公益更應透過有效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其中。
蔡濤:盡管傳播環境一直都在變化,但傳播的核心邏輯基本沒有變。在構建傳播活動時,我們需要基於品牌的定位、調性和價值觀,釘選目標溝通物件,需要明確希望影響的目標人群,了解他們的畫像和生活方式,知道他們在哪些媒體和內容平台上活躍,以及他們喜歡哪些型別的內容。基於這些資訊,再去構建相應的內容,並選擇這些目標受眾活躍的平台進行有效觸達和影響。
這一核心邏輯並未改變,但對我們從事傳播工作的人來說,有一些事情是在變化的,需要不斷深入了解消費者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的變化。比如每一代人、每個年齡段的興趣喜好在變化,他們在不同平台上的活躍程度、常用的APP以及內容消費習慣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緊跟這些變化,對品牌策略和溝通方式進行適時調整,以更好地適應目標受眾新的狀態和需求。
郭愛娣:我個人認為,產品本身是最有說服力的傳播主體。近期,在小紅書和微博上有一條熱搜話題,名為「我最不想收到的一筆退款」。這與我們剛才提到的水滴籌有關。在我們的平台上,有許多尋求幫助的患者。如果他們治愈了,我們會將未使用的捐款按比例原路退還給捐贈者;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幸去世,同樣會將剩余款項退還給捐贈者。這個熱搜話題是由小紅書使用者發起的,他們表示,無論是因為治愈還是去世而產生的退款,都是他們最不願意收到的退款。這是我們產品服務與使用者互動的一個方式。
正如主持人所提到的,捐贈的透明化和公開性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們確保所有捐贈人在每一步都能獲得清晰的反饋。當我們的產品設計得到使用者的認可時,我們便能獲得最佳的傳播效果。
徐郢:回到主題,我們的「共生」理念無論在生活方式、品質還是產品品質上,都體現了人與生命的緊密聯系。首先請郭總,您談談對未來公益活動的期望,以及對「共生」這一概念的理解嗎?
郭愛娣:我對「共生」的理解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透過持續的努力與合作,讓善意不斷生長。公益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只有持續的投入才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與參與。同時,這也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無論是在座的優秀企業代表,還是社會各界,包括公眾、政府部門及學術研究機構,只有在續力的基礎上形成合力,才能實作共生與共同成長,讓公益得以持續發展。
主持人:感謝對未來美好的期待,以及對生活品質提升的貢獻。
蔡濤:在「共生」這個概念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詞——連線。之前我在非營利機構工作了幾年,深知公益事業是一個超越個體的小我,關註大我的事業。當我們為一個好的計畫目標不遺余力地推廣時,我們是純粹的希望讓更多人知曉,影響更多人,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共同參與,使公益計畫的規模和影響力擴大,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公益的最大魅力正是體現在「共生」這一理念上。今天能在如此寶貴的時間裏討論公益話題,充分體現了大家對這一事業的熱忱,非常感謝營響大會的組織。
徐郢:感謝愛慕品牌對提升生活品質的不懈追求。
蔡濤:我們致力於為社群的小型組織提供支持,促進夥伴之間的共生與價值共創。我認為,公益活動是連線與參與的體現,大家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共同實作夥伴的共生與價值創造。
劉曉敬:我們的溢彩星光計畫致力於為進入社群的小型社會組織提供支持,我們這個計畫倡導的理念就是「夥伴共生 價值共創」。我認為,公益是連結,是每個人的參與,大家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共同實作夥伴共生與價值共創。
徐郢:感謝泰康對未來生活品質的深刻關註。借此機會,我也想分享一些個人感悟。剛剛習酒電商的知交酒劉依晨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市場活動案例,其中習酒在公益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例如,品牌公益計畫「習酒·我的大學」在過去18年裏捐贈了1.49億元,幫助了超過兩萬名學子實作大學夢想。此外,習酒還推出了「習酒·吾老安康」助老計劃,關愛護林員的生活品質。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知交酒獨家策劃並推動的刀郎演唱會全國巡演,票房收入全部用於沙漠治理,現已成為搶手的公益活動。我們生活的美好源自對共生的理解——不僅要與當下共生,更要共同期待未來的美好。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小小的善舉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謝謝大家,讓我們一起感謝三位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