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英國名著【野泳去】:把想變成做,換個角度看世界

2024-09-02社會
【野泳去】(英)羅傑·迪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羅傑·迪金找到了一種特別的觀看世界的方式。
以往的旅行書,大多數是徒步或者借助各種交通工具,但是,遊泳?這可能嗎?
「你將陸地留在身後,穿過鏡子般的水面,從而進入一個新世界。」「遊泳時,你觀看、體認事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於其他任何方式。你在自然之中,以遠比在幹燥地面上更徹底、也更激烈的方式成了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你對此時此刻的感知也如潮水般沒頂而來。」這是羅傑·迪金在他的作品【野泳去】裏寫下的感受。
如果在水下仰望天空,那是怎樣的景象? 我曾經試過。在摩肩接踵的公共泳池裏,入目的只有浮白的肉體帶來的尷尬。而在1996年夏天滂沱大雨之時,羅傑獨自在護宅河裏來回蛙式著,他在蛙眼的視角裏觀看著周身正在發生的一切,然後用優美的文筆描寫了「天上正下著水精靈」以及風聲雨勢裏那種微觀世界的宏大。正是在那時,他萌生了在一次漫長的旅途中「遊」遍整個不列顛尼亞的想法。
他說:「我想要追隨雨腳,隨著它在我們的土地上一路蜿蜒,直到最終奔流入海,從而掙脫一輩子在泳池中不斷往返帶來的挫敗感,以避免像一頭在籠中來回踱步的老虎一般,無數次重新回到原點。」我們大約都有過類似的倦怠感,困在各種「泳池」和「籠子」裏,我們想要掙脫而不得,因為我們只停留在「想」的階段,而羅傑把「想」變成了「做」。
羅傑開啟了一次遊泳之旅,歷時一年,沿著英國的河流湖泊,從其間穿遊而過。它們包括一些標誌性的水域(如多賽特海岸的跳舞巖、朱拉島附近的離岸流、漢普郡清澈的鱒魚溪),也包括一些出人意料的地點(如康沃爾的福伊河口、從東英吉利鹽沼蜿蜒而過的泥溝、北約克郡的石灰華水潭)。這趟經歷後來就變成了【野泳去】,這是一個人的旅行誌,也是一部特殊的關於英國水域的民族誌,還是一部描寫人與自然關系的博物誌。
羅傑踏入了另一種現實,在那裏,他首先要遵循水的法則。徒步旅行可以隨時叫停,交通工具帶我們前往既定的目的地,但遊泳,隨時可能出現偏差,隨時可能有意外。人的身體進入水中,水輕柔地包圍著我們,就如同生命孕育之初,沈浸在水中的安全感。赫爾福德河的前100碼是又深又滑的泥漿,然而,羅傑說他是多麽享受這個與泥漿交融的過程,享受泥水的溫暖與包容,「有些東西,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它的好,泥巴便是其中之一。」而更多的時候,自然界的水域裏隱藏許多未知的危險,比如涵洞、旋渦、兇猛的野物等,羅傑必須規劃好每一次行動,為此,他需要事先翻閱許多地理書籍,也因此,水的歷史文化以及臨水而居的人們的故事,鋪展在我們面前,構成了一幅幅英國風俗民情的畫卷。
長久以來,英國人都將自己與自然的關系看作自身悠久文化的象征,盡管英國是最早進入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但他們仍然熱愛著工業文明所缺失的自然事物。這份熱愛在羅傑的筆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銘印。 在追溯往昔的那些事跡時,他將自己置於了一個有著悠久傳統的群體之中,他擷取著文學詩歌的篇章,也梳理了法律規章的變遷,於是踏出工業文明的包圍成為了一件可能的事情,因為這件事情裏隱含著一種久遠的田園牧歌式的哲理。被現代生活磨鈍的知覺會變得機警敏銳,使得細節在他的眼中鮮活靈動地呈現:好奇地靠近他的魚兒,打量他的鷺鳥,拍打他的臉的淘氣浪花,在河畔搖曳的三色堇,黑頂林鶯的歌聲……
置身在水的空間維度之中,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令人欣喜。但是,真正「自然」的水域在如今是不存在的,所以,羅傑還需要遵循社會的法則。遊過福伊河口等危險之地絕非易事,要瞞過海岸防衛隊的巡視,就得費盡心機。羅傑還時不時來幾次裸泳,享受新鮮、隱秘、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英國的裸泳者向來不少,在劍橋大學就已經差不多演變成了畢業狂歡——當然,這並不是提倡與法規對著幹,每年因為遊泳而溺亡的人們也向來不在少數。這只是一種對刻板生活的短暫告別,它像是「透過儀式」,這是一個人類學術語,指的是人的一生中從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儀式或慶典。在羅傑這裏,它也像是一個「返回儀式」,以身體與水的親密接觸,更加凸顯了人的生命本原與自然界的深刻聯結。
現代人所需要的,就是在自然與社會的維度裏,尋找到一個平衡的點。【野泳去】的有趣之處之一,是羅傑的這趟「遊」歷,很多時候,他並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他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同伴。「遊泳之樂,有時源自孤獨與靜謐,有時在於和自然相交融,還有些時候,則愈是呼朋引伴,興致愈高。」在羅傑看來,結伴遊泳,人數多可以保障安全,有時還可以在某條河道能否遊泳的爭論中占到上風,由此看來,「野泳」實際上也涉及了權利與社會運動。
【野泳去】出版於1999年,很可惜,羅傑·迪金於2002年因病逝世,該書成了他唯一在生前出版的著作。可堪告慰的是,【野泳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本書推動了英國露天泳池文化的復興以及更為廣泛的戶外遊泳的復興。而且,這本書還讓羅傑·迪金成為公認的環保主義作家,得到了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認可,與誌同道合者成為了好友。其中一人,就是英國當代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徒步旅行家勞勃·麥克法倫。
熟悉麥克法倫的讀者,可能早就在麥克法倫的作品裏發現過羅傑·迪金的身影。麥克法倫說過,羅傑是他的好朋友,「和羅傑一起暢談荒野,再好不過」。麥克法倫在制定自己的荒野探險路線時,曾經接受過羅傑的建議,將朱拉島西北隅的布雷切巖洞和奧湖的一處南方高地列入名單,麥克法倫在其作品【荒野之境】裏提到了羅傑的書,稱之為「一本性情之作,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本人的熱情、活力與天馬行空的想象。」
麥克法倫為【野泳去】撰寫了代序,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冒險精神,勇敢無畏卻毫不做作,視人生為遊戲,視快樂為彩頭,樂於隨著自然向前、被它的節奏裹挾,而不是用我們的節奏去裹挾自然……」 那是摯友對羅傑人生的高度總結。麥克法倫很喜歡羅傑的「蛙眼」視角,贊揚羅傑以全新的眼光來審視腳下的這片土地。事實上,這也是羅傑審視自我、審視內心的獨特視角。我想,這是羅傑·迪金和【野泳去】贏得那麽多喜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