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5日電 當地時間4日晚,法國國民議會投票透過一項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依照法國憲法,法國總理巴尼耶將代表政府向總統遞交辭呈。
這是1962年以來法國政府首次被議會推翻,本屆政府將成為法國60多年來「任期最短政府」。巴尼耶政府緣何任期會如此之短?危機發生後,法國將面臨哪些嚴峻挑戰?未來又會陷入怎樣的未知領域?
資料圖:巴尼耶。
誰「引爆」了危機?
「法國陷入新的政治危機。」法新社這樣評論法國目前面臨的狀況。
自9月23日起開始運作的法國新政府,在執政不到三個月之際,再次遭到不信任投票。
事情要從兩天前說起。12月2日,法國總理巴尼耶繞過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強行透過一項社會保障法案,這引發該國極右翼和左翼政黨強烈不滿,紛紛宣布將送出針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
這一法案是巴尼耶政府提出的2025財年預算草案的一部份。法國政府10月份時就已向國民議會送出了預算草案,但遲遲無法得到批準。
11月,政府就預算草案作出讓步,宣布放棄提高電力稅計劃,但極右翼國民聯盟仍希望政府進一步調整,甚至一度向總理下「最後通牒」:要麽政府調整預算草案,要麽國民聯盟將送出政府不信任案。
巴尼耶方面則表示,不會屈服於極右翼黨派的「討價還價」,如果國民議會透過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對法國人來說,所面臨的問題「將更加困難和嚴重」。
最終,各方磋商沒能打破政治僵局。12月4日,法國議會就部份議員對政府提出的不信任動議進行投票,動議最終獲得透過,這成為壓倒巴尼耶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法國1962年以來首次成功透過的不信任投票。
本屆法國政府垮台早有征兆?
早在不信任投票開始前,就有多家外媒分析稱,由於法國極右翼和左翼政黨在國民議會中占多數席位,法國本屆政府垮台「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資料圖:馬克龍。
法新社此前稱,執政還不滿三個月的巴尼耶政府在此次不信任投票中垮台,將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成立以來「任期最短」的政府。
有分析認為,這場政治危機的種子,早在2024年夏天國民議會提前選舉時就已埋下。
當時,歐洲議會選舉剛剛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執政黨支持率遠低於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新的議會選舉。
這一舉動當時在法國政壇引發震蕩,被認為是為阻止極右翼崛起進行的「豪賭」。
隨後,歷經兩輪艱難投票,法國左翼聯盟和執政黨聯盟聯合阻擊了極右翼,但左、中、右各派都沒能在國民議會獲得絕對多數,且彼此政治主張相差甚遠,不願合作。
2024年12月3日,巴尼耶在法國國民議會上發表講話。
9月,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巴尼耶為總理,組建少數派政府,結束了該國前所未有的超50天「無政府」狀態。
分析認為,馬克龍當時選擇巴尼耶,是因為其暫時能被多個不同黨派接受。不過,巴尼耶上任後就面臨著應對左翼陣營反對等巨大挑戰,此後一直受到不信任投票的威脅。
在當前的法國國民議會577個席位中,左翼政黨聯盟「新人民陣線」占據193席,極右翼國民聯盟及盟友占142席。左翼、極右翼政黨擁有足夠多的票數,可以在不信任投票中推翻巴尼耶政府。
馬克龍如何應對?
任命巴尼耶之初,馬克龍就期望其能打破法國國內政治僵局,解決赤字飆升問題。
在「引爆」此次危機的預算草案中,巴尼耶政府試圖削減財政赤字,增稅和削減支出的規模達到600億歐元,並計劃2025年將財政赤字降低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
資料圖:歐元。
據外媒報道,巴尼耶政府垮台後,預算草案將進入停滯不前的狀態,未來可能會面臨多種情況:
如果馬克龍在2024年年底前任命新總理,則可以送出新的政府預算案,屆時國民議會將有70天的時間進行審議。
如果國民議會在12月20日之前仍未透過預算案,看守政府可能會提出特殊的緊急立法草案,以延續2024年的支出限制和稅收規定,獲得讓政府繼續運轉的費用。但此舉將令巴尼耶減少財政赤字的努力付諸東流。
此外,法國總統也可以援引憲法,強制執行預算草案,但這種舉動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政治後果。
分析指出,對本屆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投票透過後,馬克龍可能會繼續尋覓新總理人選,並要求巴尼耶政府擔任看守政府角色。在2025年7月前,法國不會舉行新一輪國民議會選舉。
這場變局也引發了外界對於馬克龍能否順利完成總統任期的猜測。外媒分析指出,馬克龍的任期在2027年結束,即使巴尼耶政府垮台,馬克龍仍將繼續擔任總統。此前已有部份反對派呼籲馬克龍辭職,但他堅決否定了這一可能性。
不久前,馬克龍向法國媒體表示,自己將「竭盡全力不辜負(法國人民的)信任,直到最後一刻」。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