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法治線上丨網店賣的墓誌銘竟是真文物!牽出背後的盜墓、倒賣文物犯罪團伙……

2024-12-08社會

今年6月,江西撫州黎川縣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有人透過互聯網銷售平台販賣墓誌銘,還聲稱這些墓誌銘大多是來自宋代到清代年間的文物,這家可疑的網店進入了警方的視線。這是一家怎樣的店鋪,他們所售賣的這些文物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視訊載入中...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 李東: 我們透過在網上跟這些商家進行溝通,他們說他們有很多這樣的墓誌銘,還有墓磚等等,在網上進行售賣。甚至在後期的溝透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他們有一些漢代的文物,這就引起了我們的懷疑。

深入調查店鋪店主 一則朋友圈引起註意

這家店鋪販賣的文物是從何而來呢?警方需要釘選這名店主一探究竟。不過,民警以買家的身份和店主咨詢,除了得知此人名叫黃某,在江西做生意之外,其他的資訊都不得而知。正當辦案人員一籌莫展之時,黃某發的一則朋友圈讓人眼前一亮。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湘情: 這是一張生活照,我一看上去就感到特別地熟悉,為什麽呢?因為我作為一個黎川土生土長的人,對黎川很熟悉,這張照片就是在我們黎川一個廣場上拍攝的,所以我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憑借對當地環境的熟悉和了解,辦案民警很快釘選了黃某在黎川縣城經營的一家古玩店,這家店的生意似乎很不錯。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韓利濤: 我們偵查發現,有的人經常拿東西到店裏去,也有人從店裏出來,帶著紙箱之類的東西,之後到快遞公司去發物流,這家店的生意明顯好於其他的古玩店。

為了探明這家店的情況,民警化裝偵查進入了古玩店,他們註意到,這家店明面上擺著的都是一些現代仿品,不過一番攀談後,店主聲稱,店裏還有「硬貨」可供買家選購。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湘情: 他把我們帶進裏屋後,給我們展示了一些墓誌銘、墓磚,還有一些瓶瓶罐罐之類的東西,並且說這些東西都是從宋朝到民國時期的文物。

所謂「硬貨」竟是年代久遠文物 從何而來

警方偵查發現,店主所說的「硬貨」,竟然真的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墓誌銘、銘文磚等文物。不過,這些文物是怎麽出現在這家古玩店的呢?很快,一個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視訊載入中...

辦案人員經過大量調查,掌握了黃某販賣文物的犯罪證據,不過,這些文物的來源是哪裏呢?警方決定先按兵不動,對經常進出這家古玩店的人員進行排查。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湘情: (我們)發現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黎川本地人,沒有什麽正當的收入。他們對黎川原生的環境相當熟悉。

可疑男子自稱「懂風水」 與店主關系密切

民警發現,這些古玩店的常客中,有一個名叫陳某的男子十分可疑,他自稱「懂風水」,並和店主黃某關系密切。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湘情: 附近十裏八村的村民經常蓋房子或者裝修之類的,都會找陳某來看一下,讓他幫忙看看蓋房子時候的風水,然後我們透過偵查發現他和黃某來往非常密切,兩個人就經常神神秘秘地消失了。

古玩店人員晝伏夜出 帶疑似鐵鍬潛入深山

辦案人員還註意到,與黃某接觸緊密的不止陳某一人,和黃某合夥開設這家古玩店的楊某也參與其中。他們經常晝伏夜出,帶著一些疑似鐵鍬之類的裝備潛入深山,而且一進山就是幾個小時,警方判斷,他們很可能就是去盜掘古墓。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韓利濤 :黃某和楊某他們有自己的「跑山團隊」,他們經常三五成群,有時候到山上去。隨著我們偵查深入,發現黃某已經帶著一夥人到山上去轉悠了,形成了這種抓捕的時機,有可能準備作案,我們準備隨時動手開始抓捕。

掌握了這個團伙的犯罪證據,今年8月26日,黎川警方對這夥涉嫌買賣文物以及盜墓的犯罪嫌疑人進行集中收網,將黃某、楊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現場查獲魂瓶、青花碗等文物600余件。

犯罪嫌疑人落網 案件更多細節顯現

這夥人長期盤踞在江西黎川縣實施作案,那麽他們為何長期在這個地方活動?他們又是如何盜掘古墓葬的呢?隨著犯罪嫌疑人的落網,案件的更多細節也被展現出來。

視訊載入中...

黎川縣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東南部的贛閩兩省交界處,在唐宋時期,這裏就有不少居民居住,周邊山區民墓較多,始建於明清時代的黎川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李湘情: 透過訊問嫌疑人,我們了解到,他們正是因為知道黎川有這樣豐富的歷史,所以盯上了黎川這個地方。

挖掘14個墓葬 分工協作手法嫻熟

幾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一共挖掘了14個墓葬,均為宋代至清代的民間墓葬。這夥人分工協作,手段嫻熟,他們進山盜掘古墓後,就透過古玩店進行銷贓,甚至還開設了網店來尋找買家。

江西省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韓利濤: 盜墓的時候,他們會挑相對來說沒有墓碑的,或者是沒有人祭奠的墓葬來開挖。假如這個墓葬有人祭奠的,或者是有墓碑的,他們不會開挖,因為這樣子就很容易被後人發現,後人發現之後會及時報警,他們也是明知道這種盜墓的行為是違法的。

文物考古價值高 盜掘古墓危害大

據專家介紹,警方這次查獲的600余件文物中,均屬一般文物,但這些文物客觀反映了從漢代到民國時期黎川當地民間的習俗、習慣,具有較高的歷史考古價值。

視訊載入中...

眼前的這個青白釉魂瓶是本次查獲的制作最為精美的文物之一,經江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專家鑒定,源於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黎川縣博物館工作人員 黃淑明: 它是陪葬品,是宋朝的一種青釉。「魂瓶」顧名思義就是安葬逝者的靈魂、魂魄。透過這個紋路來看的話,在宋代當年非富即貴的人才可以用得上這種魂瓶,來安葬他的靈魂。但是我們也知道,他是出土於民墓,代表了當時的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盜掘古墓破壞古墓葬群 損害考古文化

專家介紹,這些從犯罪嫌疑人經營的古玩店中查獲的魂瓶,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制瓷技藝,都展現出了當時較高的水平。而盜掘古墓的犯罪行為不僅破壞了江西黎川當地較為完整的古墓葬群,也給中國考古和研究古代文化帶來一定損害。

黎川縣博物館工作人員 黃淑明: 這個是宋代的藝術造詣比較高的一件雙魚紋洗碗碟,它有一個漸變的自然裂紋,然後青釉是宋代當時比較流行的漆素。這都是自然燒制而成的,它一定是比較珍貴的,當時在黎川,對我們這邊來說,應該是很拿得出排面的一個盛飯的容器。

然而據辦案人員介紹,這些陪葬文物被犯罪嫌疑人盜掘後,均以較低的價格販賣到了全國各地。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 龔詩明: 價格一般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這些文物一旦流通到市場,很容易對文物造成損毀。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文物保護等有關部門對黎川古墓群有效保護,堅決嚴厲打擊盜墓、販賣文物等違法犯罪活動。

目前,陳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總台央視記者 趙學鋒 石坤 王婧 撫州台)

責任編輯:張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