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無人駕駛何以行穩致遠?張國華:加大場景套用的支持力度

2024-08-30社會

8月29日下午,南方都市報在京舉辦「南都數位經濟治理論壇第14期:無人駕駛,如何引領未來出行」專題研討會,中國城市中心總工程師、國土產業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分享了對無人駕駛發展的看法。

在張國華看來,無人駕駛的底層邏輯是「智慧的車」+「聰明的路」,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但考慮到城市出行市場收縮等因素,各方利益主體需要調整心態預期,以長期主義態度去擁抱和呵護未來變化。同時他呼籲,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加大對無人駕駛場景套用的支持力度。

1

無人駕駛有望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當前,無人駕駛發展步入「快車道」。從市場入局者看,國內有蘿蔔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諸多企業布局這一賽道,並已在多地開展無人化出行服務和測試。

在國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通用汽車公司的Cruise是無人駕駛領域的佼佼者,還有像特斯拉這樣的「追趕者」,實力也不容小覷。不久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透露,10月10日特斯拉將釋出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並預計今年年底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城市中心總工程師、國土產業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在研討會上發言。

如何在激烈的無人駕駛市場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張國華認為,應鼓勵無人駕駛企業自主創新,盡快在無人駕駛關鍵技術上實作自主可控,提高無人駕駛的技術效能,避免「卡脖子」。同時,企業要加強自研力度,在大模型、電腦視覺等方向上取得突破。

更重要的是,「安全是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基礎,企業要不斷提升無人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並在路測和實際營運中不斷前進演化安全效能。」他說。

研討會上,張國華回顧了汽車發展與安全技術的變遷。從1959年三點式安全帶的出現,到ABS系統(防抱裝置)的套用,再到安全氣囊成為車企標配,汽車安全效能隨時間不斷提升。「今天無人駕駛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從L1到L5完全自動化,也是任重道遠的過程,要走好長期主義的道路。」張國華說。

在張國華看來,無人駕駛的底層邏輯是「智慧的車」+「聰明的路」,以此為基礎構築起更加安全、高效、綠色、便捷的交通運輸和出行服務體系,提升出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減少對石油依賴等,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但在預期引導上,張國華說,考慮到出行需求收縮、就業形勢內卷,以及無人駕駛與AI的短期替代效應和長期熊彼特「創造性」效應等因素,各方利益主體需要調整心態預期,以長期主義態度、積極樂觀精神去擁抱和呵護未來變化。

同時他建議,在立法和監管體系方面,各級政府應堅持審慎包容的態度,立法的重點是強化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協作,提高市場和企業對無人駕駛車輛規模化商業套用的確定性預期。

2

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加大對無人駕駛的支持力度

南都記者註意到,為搶占無人駕駛產業發展高地,各國紛紛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去年8月10日,美國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批準Cruise和Waymo在舊金山提供全天候、面向公眾收費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這是Robotaxi在美國首次獲得正式的商業營運授權。

在國內,今年7月初,工信部等五部門釋出通知,確定20個城市(聯合體)為首批「車路雲一體化」套用試點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等在列,對外釋放了利好無人駕駛產業發展的訊號。

地方性政策也在有序推進。據張國華介紹,目前國內已有超過50多個地方出台規範性檔,有的明確支持無人駕駛商業化探索,有的則鼓勵無人化測試。

在他看來,與舊金山半島允許Waymo全區域全天候商業化營運不同,中國核心城市對無人車的開放力度仍然不足。盡管中國很多城市都在探索支持無駕駛人車輛落地,但均是限定區域和時段的小範圍示範營運,開放場景的限制,有可能會拉大中外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差距。

為此張國華建議,鼓勵地方先行先試,總結借鑒國內外經驗成果,加大對無人駕駛在更大範圍、更廣空間和更多場景套用的支持力度。

根據艾媒咨詢釋出的報告,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2023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達到118.5億元,預計2025年前後將迎來規模性產業化契機。該報告認為,在政策、技術發展、社會需求等多維度因素的推動下,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的套用將更加廣泛,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服務需求也將同步增長。

一項新技術新服務的落地推廣,消費者接受度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根據【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社會實驗報告(2023)】年度報告顯示,超過90%的公眾認為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上述報告還指出,相較於沒有乘坐過自動駕駛汽車的受訪者,乘坐過的使用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前景更具信心、對自動駕駛汽車的規模推廣更加包容。

當天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到,技術成熟度是無人駕駛企業的入場券。這一賽道的容錯率極低,一旦發生一兩起重大安全事故,將極大地影響公眾對無人駕駛技術的信心。

「無人駕駛汽車出了事故後,怎麽解決?」張國華強調,這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們不能出一個事故就把行業給毀了。」同時他建議,加強對社會公眾無人駕駛科普和引導,為技術創新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出品:南都數位經濟治理研究中心

采寫:南都記者李玲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