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二季度經濟萎縮0.1%後,德國7月工業產出又環比下滑2.4%

2024-09-06社會
【文/觀察者網 賴家琪】繼二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重新陷入萎縮後,德國又遭受一次打擊——工業產出值報告了負增長。
德國聯邦統計局9月6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德國工業產出環比下降2.4%,低於預期。美國彭博社將德國工業產出值的下降歸咎於汽車制造業,並稱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考慮的關閉國內工廠的訊息,加劇市場對今年德國經濟的悲觀預期。
「今天的數據給每個期待快速恢復的人潑了一瓢冷水」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德國工業產出下降了5%。荷蘭國際集團釋出報告分析稱,7月工業產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汽車、電子和金屬工業的疲軟活動,建築業似乎觸底反彈,連續第二個月實作微弱增長。與此同時,出口有所反彈,環比增長1.7%,進口環比增長超5%,貿易順差從6月的204億歐元收窄至166億歐元。
德國工業產出環比下降 彭博社制圖
「今天的數據給每個期待快速恢復的人潑了一瓢冷水。」報告指出,7月工業產出下降不僅給三季度帶來疲軟開局,而且再次表明德國經濟要恢復強勁增長道阻且躋。疲軟指標再次出現,另一個季度陷入停滯甚至收縮的風險已經增加。
今年一季度,德國GDP環比增長0.2%,當時人們似乎看到了擺脫經濟停滯的希望。然而,德國聯邦統計局8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該國經濟在二季度收縮了0.1%,這一希望破滅。
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9月4日大幅下調了今明兩年對德國經濟的預測。該研究所將2024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從0.4%下調至0,將2025年1.5%的增長預期下調至0.9%。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則更加悲觀,於本周預測稱,今年德國GDP將萎縮0.1%。
不過,彭博社指出,由於新增多筆大規模訂單,本周早些時候公布的德國7月工業新訂單意外增加。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9月5日發聲明稱,受國內需求拉動,德國工業新訂單在過去幾個月逐漸趨於穩定。盡管7月國外新訂單大幅增長,但有跡象表明外需仍然疲弱。聲明還指出,德國工業重要的情緒指標近期再度走低,預計未來幾個月工業經濟仍將持續低迷。
汽車制造業的疲軟是此次工業產出值下降的「主要驅動力」?
彭博社稱,盡管大部份行業都在下跌,但德國汽車制造業的疲軟是造成此次工業產出下降的「主要驅動力」。德國聯邦統計局稱,汽車行業7月環比下降8.1%,這對工業整體業績產生了重大負面影響。
大眾9月2日發聲明稱,公司正考慮首次關閉其在德國的一家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數據網站「Worldmetrics」數據顯示,德國汽車行業給德國提供了80多萬個就業崗位,占GDP的5%左右。若汽車制造業衰落,德國經濟無疑會承壓。
德國一汽車生產車間 彭博社截圖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經濟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表示,大眾汽車考慮關閉在德工廠,凸顯了德國經濟停滯多年和結構性改革缺乏成效帶來的影響,「如果這樣一個工業巨頭都不得不關閉工廠,這可能是一個遲到已久的警鐘,提醒德國經濟政策需要大幅改進」。
「德國是否再次成為‘歐洲病夫’?」美國前財政部經濟學家、國際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美國主席馬克·索貝爾(Mark Sobel)和OMFIF高級經濟學家泰勒·皮爾絲(Taylor Pearce)9月2日在OMFIF上撰文發問道。
曾經的德國憑借著穩定的政策、成功的中小企業、生產制造高品質產品(尤其是汽車)的能力以及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被譽為歐洲經濟「火車頭」。文章指出,但新冠疫情結束後,這些長期成功的增長模式基本都被打破了,德國經濟陷入了周期性和結構性的逆風。
文章寫道,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全球經濟增長保持在5%左右被認為是正常的。而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由於發達經濟體以及新興市場和開發中經濟體的增長放緩,全球經濟增長將保持在3%左右。
該文分析稱,當全球需求疲軟時,出口商品是很難的。而德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接近20%,若內外需都得不到提振,德國對制造業的依賴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個不利因素。
文章進一步指出,德國經濟還面臨著其它結構性問題。人口老齡化愈發嚴重、公共基礎設施長期投資不足、過於繁重的官僚主義和繁文縟節都在拖累該國的生產力。德國在數位化方面也落後於同類國家。
「鑒於國內制約因素和國際環境的變化,實施必要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以應對德國的結構性挑戰將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不過,索貝爾和皮爾絲寫道,在人們稱德國為「歐洲病夫」時,該國改變了,外界不應低估德國在面臨嚴峻形勢時調整和反彈的能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