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未名宏觀|2024年8月匯率月報—美聯準降息預期影響,人民幣寬幅波動

2024-09-06社會

蘇劍/文 2024年8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單邊升值,在7.0881至7.2481區間內呈震動上漲態勢。美國就業數據下滑、鮑威爾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演講、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二季度財報是影響8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的主要因素。展望未來,當前影響人民幣單邊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指數的波動。9月份,受9月、11月美聯準降息預期的影響,人民幣或寬幅波動。預計2024年9月人民幣匯率在7.03~7.20區間雙向波動。

一、市場回顧

2024年8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單邊上漲,總體在7.0881至7.2481區間內呈震動上漲態勢。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從7.2261漲至7.0881,累計上漲1380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7.1346調升至7.1124,累計調升222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從7.2277漲至7.0906,累計上漲1371個基點。

國際方面,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第一,就業下滑,增加了市場對9月美聯準降息的預期。8月2日公布的美國7月非農報告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長11.4萬人,遠低於預期17.5萬人,失業率為4.3%,已連續四個月上漲,觸及山姆法則;當地時間8月23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年度基準修訂的初步估計顯示,2024年3月美國非農就業總人數下修81.8萬人,使得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平均每月凈新增就業崗位減少了約6.8萬個,從約24.2萬降至約17.4萬。第二,鮑威爾央行年會講話,進一步加深了9月降息預期。當地時間,8月23日,美聯準主席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演講,市場對其解讀為,鮑威爾釋放了迄今為止最為明確的降息訊號。第三,巴菲特減持美股,增持美債,增加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近期公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在二季度減持760億美元的股票,同時增加持有810億美元的國庫券。受其影響,8月美元指數大幅下降,人民幣匯率單邊走高。截至8月30日,美元指數收報101.7271,環比下降2.2%;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收報7.0858,本月累計上漲1382個基點。

國內環境方面,「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不變,8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1%,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1%,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整體變化不大,經濟走勢平穩,對人民幣走勢影響不大。

8月,中美利差保持倒掛依舊。截至8月30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91%,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17%;美國1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38%,中國1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49%。

總體來看,美國就業數據下滑、鮑威爾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演講、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二季度財報是影響8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的主要因素。8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0881至7.2481區間內震蕩上行。

二、人民幣匯率後市展望

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預計2024年9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03~7.20內寬幅震蕩。

鮑威爾演講增加9月美聯準降息預期

當前影響人民幣走勢的最主要因素就是9月美聯準降息這件事。當地時間8月23日,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發表講話,被市場解讀為釋放出鴿派訊號,加深了市場對9月份美聯準降息的預期。受其影響,人民幣匯率大幅上漲,截至8月30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收報7.0858,累計上漲284個基點,美聯準降息預期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23日,鮑威爾的表示,「政策調整的時機已經到來,未來的方向是明確的,降息的時機和步伐將取決於數據、前景以及風險的平衡」「勞動力市場已從之前的過熱狀態大幅降溫」。鮑威爾還指出,「不尋求也不歡迎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降溫」。而8月21日,美國勞工局,年度基準修訂的初步估計顯示,2024年3月美國非農就業總人數下修81.8萬人,大幅超市場預期,疊加近期巴菲特減持美股的操作,導致23日鮑威爾講話後市場加深了9月降息的預期,推動人民幣匯率大幅上漲。

9月美聯準降息機率100%?

8月23日鮑威爾演講後,絕大多數觀點認為9月美聯準降息是板上釘釘的事,討論的是會降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我們觀點與此不同,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不存在緊急降息的迫切需求,除非配合美國大選等非經濟因素。

美國第二季度實際GDP年化修正值環比升3.0%,顯著高於一季度的1.3%;美國7月零售銷售環比升1.0%,顯著高於預期0.3%;盡管美國7月失業率為4.3%,已連續第四個月上升,但依然位於歷史低位;美國7月CPI同比升2.9%,核心CPI同比升3.2%,高於美聯準2%的通脹目標。可見,當前美國經濟執行健康,不存在立即降息的迫切需求。

另外,恰恰相反,與美國相比,歐元區實際降息需求或更加迫切。一方面,歐元區7月失業率6.4%,就業壓力高於美國;另一方面,歐元區8月CPI初值同比升2.2%,核心CPI初值同比升2.8%,通脹壓力小於美國,但歐洲卻表示不急於降息。7月,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由於需要更多時間來確認通脹率正穩步回落至2%的目標,歐洲央行不急於進一步降息;8月末,歐洲央行管委、德國央行行長內格爾表示,歐洲央行必須保持 「謹慎」,不要急於降低關鍵利率。進一步佐證了,其實美國緊急、迫切降息的壓力相對來說並不大。

兩種假設下的人民幣走勢

從當前美國經濟數據來看,9月美聯準沒有降息的必要,但不排除由於美國大選等非經濟因素導致9月降息。畢竟,民主、共和兩黨曾就「是否要降息,幹涉美聯準獨立性」的問題,做出過爭辯。當地時間7月16日,彭博社商務周刊公開了6月25日對川普的采訪內容。當被問及大選前降息的可能性時,川普表示「也許他們可以在選舉前、11月5日前做到。雖然我知道他們也不應該……」。8月11日,據華盛頓郵報等主串流媒體報道,當地時間8日川普曾表示,美國總統應該在美聯準做出利率決定的時候擁有發言權,如果他當選將會改革美聯準。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則持不同立場,回應表示,川普此舉「將顛覆美聯準長期以來保持政治獨立性的做法」。

如果9月美聯準不降息,則9月上中旬公布的8月份非農數據將好於前值或預期,美元指數走高,人民幣承壓存在短暫回呼的壓力;9月下旬以後,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以及11月、12月美聯準議息會議的臨近,人民幣或再度進入升值區間。

如果出於其他非經濟因素,9月美聯準選擇降息,則在9月美元指數將進一步下行,人民幣存在繼續階段性上漲的可能。不過由於當前美國通脹率並未達到目標水平2%,美聯準應該當前不會采取長期、連續的大規模降息,除非11月後川普當選後,對美聯準的改革方案透過、執行,或其他黑天鵝事件發生。預計9月降息後,11月份應該不會急於二次降息。市場方面,在9月降息的靴子落地後,美元指數、人民幣等或繼續小幅震蕩後,平穩走勢。

綜合而言,當前影響人民幣單邊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指數的波動。9月份,受9月、11月美聯準降息預期的影響,人民幣或寬幅波動。預計2024年9月人民幣匯率在7.03~7.20區間雙向波動。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掛靠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依托北京大學,重點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宏觀調控理論與實踐、經濟學理論、中國經濟改革實踐、轉軌經濟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等。同時,本中心密切跟蹤宏觀經濟與政策的重大變化,將短期波動和長期增長納入一個綜合性的理論研究框架,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去解讀,把握宏觀趨勢、剖析數據變化、理解政策初衷、預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產生了較大影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動了中國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心主任蘇劍教授從2006年開始就呼籲中國應該立即徹底放棄計劃生育政策,並轉而鼓勵生育。(2)關於宏觀調控體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場化改革、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維宏觀調控體系。(3)關於宏觀調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國的宏觀調控應該嚴防用力過猛,這一建議得到了國務院主要領導的批示,也與三個月後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宏觀調控有度」的觀點完全一致。(4)關於中國經濟目標增速的成果。2013年,劉偉、蘇劍經過縝密分析和測算,認為中國每年只要有6.5%的經濟增速就可以確保就業。此後不久,這一增速就成為中國政府經濟增長速度的基準目標。最近幾年中國經濟的實踐也證明了他們的這一測算結果的精確性。(5)供給側研究。劉偉和蘇劍教授是國內最早研究供給側的學者,他們在2007年就開始在【經濟研究】等雜誌上發表關於供給管理的學術論文。(6)新常態研究。劉偉和蘇劍合作的論文「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調控」(【經濟科學】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蘇劍和林衛斌還研究了已開發國家的新常態。(7)劉偉和蘇劍主編的【尋求突破的中國經濟】被譯成英文、韓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種文字出版。(8)北京地鐵補貼機制研究。2008年,本課題組受北京市財政局委托設計了北京市地鐵營運的補貼機制。該機制從2009年1月1日開始被使用,直到現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雜誌。【原富】是一個月度電子刊物,由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目的是以最及時、最專業、最全面的方式呈現本月國內外主要宏觀經濟大事並對重點事件進行專業解讀。(2)【中國經濟增長報告】(年度報告)。該報告主要分析中國經濟執行中存在的中長期問題,從2003年開始已經連續出版14期,是相關年度報告中連續出版年限最長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報告資助計劃。(3)系列宏觀經濟執行分析和預測報告。本中心定期釋出關於中國宏觀經濟執行的系列分析和預測報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預測報告在預測精度上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屬學術機構,本報告僅供學術交流使用,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觀點僅供參考,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