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5-1/98ad585604bbfa2fc456cf629fd824d4.webp)
2024年終歲末,中國軍隊和國防工業喜報頻傳,帶給國人和世界不小的震撼:兩款神秘戰機分別現身成都和沈陽上空,新一代大型預警機在西安首飛,新型戰略無人預警機亮相,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官宣下水,新型艦載無人機加緊試飛。
神秘戰機:或改變未來戰爭態勢
對於兩款神秘戰機,外界普遍反應是「沒想到」。
可也難怪,珠海航展熱度還未消退,圍繞殲-35A等新裝備的熱議仍在持續,中國尖端武器領域又連放「大招」,的確出乎預料。
不過,2024年11月5日,空軍新聞發言人謝鵬大校就講過:在適當的時機和場合,一定會有符合大家期望的更「牛」的重器、利器陸續公開露面。中國軍隊說話是算數的,這不就來了嘛。
2025年1月1日,東部戰區釋出重磅MV【中國人】,突出展示了暗喻神秘戰機的銀杏葉與飛鳥同框的畫面。為方便區分,以下按試飛地點將兩款機型稱作成都新機、沈陽新機。
「外形科幻,能力強大」,這是軍事專家杜文龍對兩款新機的評價。
他指出,成都新機采用三角翼無尾布局、背部進氣,配備雙輪起落架、3台發動機,是一款偏向空軍,註重隱身突防、精確打擊的重型殲擊轟炸機。沈陽新機的特點,則是機翼可變、可折疊,機體結構也接近傳統經典布局,或作為艦載機使用。
軍事專家、海軍研究員張軍社表示,網路上熱議的新式戰機被外界譽為第六代戰機,具有強大的隱身效能、高速巡航速度和先進的航電系統,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華盛頓郵報】稱,兩款新機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軍事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因為研發第六代戰機,需要攻克一系列難關,包括:人工智慧自主驅動、高超音速巡航、先進的電子戰系統和下一代隱身技術。
參照現有機型的技戰術效能,軍事專家陳虎認為成都新機在隱身方面,可將對方雷達視距壓縮到50公裏,且在不影響作戰半徑的前提下,載彈量至少6噸。以攜帶24枚250公斤級滑翔制導炸彈估算,單架次出擊就能摧毀一個防空飛彈陣地或一座軍用機場。
陳虎表示,新型戰機裝備量若達上百架,或深刻改變未來戰場態勢。
新型預警機:為六代機開啟「制勝天眼」
2024年12月26日,新一代大型預警機在西安閻良機場首飛亮相,外界按照編制序列,稱其為空警-3000(KJ-3000)。
杜文龍認為,這型預警機最明顯的「與眾不同」,在於機載平台從進口機型,變成了換裝新型發動機的國產運-20,不僅實作裝備自主、量產由己,還推進了國產軍用大飛機的平台通用化。
美【航空新聞】雜誌稱,作為中國軍用航空裝備的新成員,空警-3000標誌著中國軍隊在增強監視和指揮能力方面的一大進步,「有可能重塑亞太戰略格局」。
外媒這樣評價,顯然與空警-3000采用的先進技術密不可分。
比利時「陸軍知識」網站認為,空警-3000整合數位相控陣系統和共形雷達天線,能提供360度態勢感知,可在360公裏外發現對手的隱身戰機。
杜文龍也指出,數位相控陣雷達的套用,或使空警-3000探測距離達到900公裏以上,能為空中作戰編隊提供「史無前例的情報支持」,未來更可與六代機「實作天衣無縫的配合」。
緊隨空警-3000,一款造型奇特、被網友戲稱為「門框」的新型無人機近日也完成試飛。外媒稱,其或為無偵-9(WZ-9)戰略無人預警機。
美【航空家】網站指出,無偵-9罕見地將共形雷達天線與衛星通訊模組融合進機身,從而打造出集靈活性、低成本、網路化於一體的新型智慧預警平台。
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杜文龍表示,無偵-9具備在25000公尺高空連續巡航48小時的能力,可配合空警-3000,補齊中國戰略預警體系的短板,對實施突入式、穿透式作戰的敵方隱身戰機和飛彈實施有效攔截。
四川艦+攻擊-11=首艘無人機航母?
相比上述新機型的「猶抱琵琶半遮面」,076型首艦四川艦,則是以公開報道的形式讓外界一睹真容。
軍事專家張學鋒表示,雖然4萬余噸的四川艦被官方稱作「彈射型兩棲攻擊艦」,但將之視為一艘中型航母也沒什麽問題。
他指出,從「中國軍號」釋出的海報中,可看到四川艦甲板上成排折疊起機翼的戰機,個中意味不言自明。而076型一年左右的快速建造速度,能在較短時間內增強中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力量。
陳虎也認為,加裝電磁彈射器,是076型在技戰術方面最大的顛覆性創舉。未來該型艦搭載的無人機,或可攜帶4噸彈藥執行近距火力支援任務,從而讓其實質具備海陸空三棲作戰能力。
![](https://img.jasve.com/2025-1/c93b2c6c5b8f4d0e598e27a29ff98034.webp)
官方海報中,可看到四川艦甲板上布滿艦載機。圖/「中國軍號」微博
幾位專家話音未落,一款新型艦載無人機的試飛視訊,就開始在坊間流傳。美【海軍新聞】網站稱,前者可能是攻擊-11固定翼無人機。
據國防大學教授葛立德介紹,攻擊-11采用無尾飛翼式布局,機身機翼融為一體,內埋式彈艙和背部進氣道不易暴露目標,隱身效能出眾。
他還強調,由於機體緊湊,攻擊-11「適合海上大型平台使用」。【南華早報】稱,未來攻擊-11或與有人戰機搭檔,扮演「忠誠僚機」的角色,成為海空作戰的「力量倍增器」。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攻擊-11首次亮相是2019年建國70周年大閱兵,2021年又在航展上與殲-20同台展出。
算上最近這次,前者已是「梅開三度」,預示著其距離正式列裝乃至上艦或為時不遠。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本文作者:中國新聞網
題圖來源:新華社發(萬永康 攝)
圖片編輯: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