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樓市「猛藥」之下,買房「抄底」時機來了嗎?

2024-10-01社會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高祥 吳越

「撤銷最低價、連夜漲了二三十萬元」……歷經少有的「中國樓市不眠之夜」,房產行業從業者直接感受市場溫度,購房者情緒似乎「熱」起來了。

9月29日,多項樓市政策密集釋出,既有全國層面的調整存量房貸利率、降低首付比等舉措,一線城市也再度降低購房門檻。不少購房人士對房價預期升溫,杭州有業主連夜改價。

9月30日,貝殼杭州一門店店長王磊(化名)告訴潮新聞記者:「部份二手房賣家對房價‘止跌回升’持有樂觀態度,撤銷了最低價,連夜漲了二三十萬元。還有一些即使價格還沒調整的賣家,心態也有所不同,持有觀望態度,並不著急出售。」

在各項政策刺激下,樓市有可能迎來「牛市」嗎?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

樓市新政密集來襲,一線城市再降門檻

自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後,新一輪樓市政策落地。

圖片來源:新華社

9月29日晚,中國人民銀行釋出四條重磅新政,包括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最佳化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佳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延長部份房地產金融政策期限。

在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方面,央行指出,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釋出倡議,引導商業銀行於2024年10月31日前開展一次存量房貸利率批次調整。各商業銀行將釋出有關公告和批次調整細則,統一調降房貸利率在LPR基礎上的加點振幅,並盡可能為借款人提供便利。

舉例來看,假設北京五環外二套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前為4.9%,調整之後可以降至3.6%,下調130BP,以貸款200萬計算,貸款30年,月供將下降1521.6元,總利息將下降54.8萬元,有效降低居民購房成本。

同時,最佳化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對於貸款購買住房的居民家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於15%。

同樣在9月29日,上海、廣州、深圳相繼釋出樓市新政,其中廣州的政策調整最為徹底,宣布全面取消當地的住房限購措施。

上海提出最佳化住房限購、最佳化住房貸款、降低住房交易稅費等政策措施。限購方面,非本市戶籍家庭以及單身社保滿1年即可在外環外購房。居住證積分達120分,在社保滿3年的情況下可享滬籍家庭的購房待遇,即可買2套。上海此前針對非本地戶籍執行五年社保或個稅的限購措施,今年5月17日調整為三年,此次外環區域放寬為1年,但內環區域仍執行3年限購。深圳的政策重點亦是放寬當地限購政策,且取消了限售。目前,只剩北京尚未出台新的樓市放松政策。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一線城市紛紛調整限購、限貸和稅收政策,目的就是在被稱為樓市「銀十」的十月份來臨之際帶動樓市預期和交易量提振,為全年增長目標貢獻主力軍的作用,為「止跌回穩」發揮基本盤的作用。「此次,廣州全面結束限購,就是在自主權下因城施策的結果。這是廣州自從2011年啟動限購以來首次全面結束限購。」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研究總監楊永俊認為,進入9月後,市場靜待房地產相關政策落地,購房者存在一定的觀望心態,廣州市場整體熱度不及去年「金九」。

據中指數據,截至9月29日,廣州9月新房成交面積38.6萬㎡,同比下降44.5%。此次政策出台後,預計將明顯提升廣州新房市場熱度,「十一」國慶黃金周期間購房者預計將加快入市腳步,市場有望轉暖,成交量回升可期。

樓市「猛藥」來了,市場溫度如何?

在持續寬松政策刺激下,房產交易者們首先感受到了這波房產「猛藥」力度。他們透露,這是少有的房產回暖刺激,確實在一定程度改變了市場情緒。

9月30日,杭州房產中介王磊告訴記者,最近一系列房產新政下,低價房源受買家青睞,最近一周房產交易較8月相比,有小幅升溫勢頭。

嘉興市民周麗(化名)剛在當地小區買下了的一套200 復式二手房,總價約400萬元,她告訴潮新聞記者,「此前這個小區房價高達4萬元/ ,現在熱度回落,價格符合預期便出手了。」

「剛需購買人群可以多看多比較,看到合適的就可以入手;如果投資的話,需要特別謹慎,90%的房子都不適合投資。」王磊向潮新聞記者表示,綜合訂單分析,宏觀調控對房產市場起到促進作用,還有美聯準降息,並不樂觀的漲薪預期,百姓普遍不敢消費,經濟環境最終決定著房產市場溫度。

圖片來源:新華社

市場冷熱不均,也在杭州土拍市場有所體現。9月30日,杭州出讓2宗宅地,均為1.1-1.2容積率的稀缺低密地塊,攬金13.9億元,成交樓面價16978元/㎡,平均溢價率10.3%。盡管近期政策利好頻出,但房企拿地仍偏理性,土拍熱度出現分化,戰力主要集中在丁橋地塊,歷經27輪競拍,最終被天陽以20.5%溢價率摘得,喬司地塊被英冠底價摘得。

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認為,從地塊成交的情況來看,既有房企理性的一面,如近郊區域仍謹慎研判,又有對政策預期積極的一面,如天陽出山高調奪地。值得註意的是,本次拿地以本土民企為主,天陽、英冠均為階段性補倉,而頭部企業未見強勢出手,或在觀察政策效果。

正在觀望樓市的寧波市民張偉(化名)向潮新聞記者表示,他是購買婚房的剛需群體之一,降息、降首付等一些列房產利好,確實會讓他心動,不過最終決定他是否下單的是對今後收入上漲的預期。「買房是一項長遠資產配置,我需要理性綜合判斷,這個階段是否適合下單。」

消費者的觀望態度或許來自此前樓市較長一段時期的疲軟。

王磊記得,不久前門店曾接待過一位客戶,要售賣一套剛交付兩三個月的主城區高檔小區新房,「173 的房子,買入價820萬元,以820萬元虧息出售。算是‘ 破發價’甩賣了。」

杭州市民李琳測算,其所住的小區於2019年交房,房價已經從最高點9萬元/ 跌落至6萬元/ ,以一套130 的房子為例,資產縮水近400萬元。

展望未來,北京樓市新政或已在路上

回顧今年房地產政策變化,多個城市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出台包括調整公積金貸款利率、實施戶籍制度改革以及降低貸款首付比例等。

尤其自今年5月17日央行等四部門聯合推出樓市政策「組合拳」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新一輪政策最佳化,後續政策和市場預期一直是社會廣泛關註的話題。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新房市場活躍度整體偏弱,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約32%。三季度以來,5.17政策效果逐漸減弱,疊加預期偏弱、供應縮量、惡劣天氣等因素影響,多數城市新房銷售較為低迷,三季度同比降幅約為19%,降幅較上半年收窄主要源於高基數效應緩解。二手房市場延續「以價換量」行情,交易仍保持一定活躍度,前三季度重點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下降2%。

房價方面,2024年1-8月,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5.00%,環比已連續28個月下跌;受改善型樓盤入市帶動,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上漲1.49%。而在土地市場,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土地市場繼續縮量,全國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規模同比降幅均超三成,土地出讓金降幅超四成,地方財政壓力加大。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最佳化存量、提高品質,加大「白名單」計畫貸款投放力度,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土地。要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李宇嘉認為,樓市要止跌企穩,是國家對當前房地產形勢的準確判斷。要盡快實作止跌企穩,關鍵看樓市領頭羊的一線城市。一線城市新市民和外來人口集中,剛需潛力大。同時,一線城市房地產發展早,房地產和人口規模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老市民改善需求也很集中。因此,實作止跌企穩,從一線城市開始,並帶動三大都市圈樓市止跌企穩,這樣,全國樓市近一半的市場就能企穩。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告訴記者,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近兩個月,一線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環比整體呈現走弱態勢,此前國家層面連續釋放重大利好訊號,對市場情緒產生了積極影響,居民置業意願出現一定好轉,部份計畫咨詢量、帶看量也出現了明顯回升,根據中指監測數據,9月24日-9 29 一線城市日均成交數據較9 1 -9 23日均略有好轉,但整體尚不明顯。

陳文靜認為,展望未來,北京樓市新政或已在路上,政策內容或涉及最佳化限購政策、降低首付比例等多個方面,上海、深圳限制性政策依然具備最佳化空間,未來更多穩市場政策仍值得期待。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