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公告,表示要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以下簡稱「房貸」)利率定價機制,允許滿足一定條件的存量房貸重新約定加點振幅,促進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同時釋出倡議,各家商業銀行原則上應在2024年10月31日前對符合條件的存量房貸開展批次調整。
根據此次釋出的公告和倡議,對於加點振幅高於-30基點的存量房貸利率,將統一調整到不低於-30個基點,使得利率水平靠近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0.5個百分點左右。對於部份城市仍設定了新發放房貸利率政策下限的,調整後的加點振幅需不低於下限。
同日,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釋出通知,對於貸款購買住房的居民家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於15%。
▲資料圖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記者表示,央行調降存量房貸利率、大幅調降購房首付比例,穩樓市力度空前,彰顯央行穩樓市決心,將產生多方積極影響。
批次調整存量房貸利率
多家商業銀行釋出公告
央行公告和自律機制倡議釋出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先後釋出關於批次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的公告。
其中,工商銀行公告稱,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合規開展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工作,擬於2024年10月12日透過中國工商銀行官網、微信公眾號、網點、95588等渠道公布具體操作指引及相關事宜,並於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存量房貸利率批次調整工作。
建設銀行公告稱,正在抓緊制定批次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實施方案,擬於2024年10月12日釋出具體操作細則,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批次調整。相關事宜將及時在建設銀行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網點等渠道釋出。
農業銀行公告表示,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透過多渠道提供便利服務,依法合規開展好利率調整工作,將於2024年10月12日釋出具體操作事宜,2024年10月31日之前統一對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實施批次調整。農業銀行後續在中國農業銀行官網、微信公眾號、貸款經辦行、95599等渠道公告相關資訊。
中國銀行公告同樣提到,將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依法合規制定實施細則,同時進行技術準備,擬於2024年10月12日透過中國銀行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貸款經辦行、95566等渠道釋出具體實施細則,並於2024年10月31日前對存量房貸利率實施批次調整。
業內人士:
百萬貸款30年期等額本息月供,
每月可減少約300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解釋,如果某個購房者房貸利率為LPR,那麽現在還可以下調30個基點,也就是各地存量房貸利率可以下調的最低水平為LPR-30基點。換句話說,若一些購房者房貸利率非常高,其下調空間會更大。正如此前測算的一樣,平均下來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振幅為50個基點。
據介紹,過去測算顯示,100萬貸款本金30年期等額本息的月供,每個月可以減少約300元。當然各個地方的表現不同,減負情況不一樣。但總體上後續各個購房者都可以享受到較好的減負效應。
嚴躍進表示,此次存量房貸利率的政策調整,開啟了去年以來第二次降低存量房貸的操作,具有非常好的導向。月供壓力減少了,後續對於提振消費信心等具有積極的作用。
專家:
穩樓市力度空前,
有助於穩定樓市復蘇信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記者表示,央行調降存量房貸利率、大幅調降購房首付比例,穩樓市力度空前,彰顯央行穩樓市決心,將產生多方積極影響。央行透過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調降存量房貸利率,避免新舊房貸利差擴大,更好穩定銀行業務;透過合理調整存量房貸利率,降低居民按揭月供振幅或負債壓力,有助於釋放消費動能。
周茂華還指出,央行本次大幅調降購房首付比例,有助於降低購房門檻,有助於提振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積極政策有助於穩定樓市復蘇信心。國內樓市和消費復蘇動能增強,經濟有望加快恢復。
周茂華稱,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短期對部份銀行的凈息差造成一定壓力,但整體可控。本次央行引導存量房貸利率調降振幅也有所考量;央行透過降準、降息等有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支持銀行為存款利率重定價。同時,引導銀行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與重點新興領域支持,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等。而且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如果樓市復蘇銀行可以量補價,同時,經濟復蘇加快有助於改善銀行的資產品質與盈利。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溫彬表示,人民銀行發文同日,城市方面,廣州全面取消限購;上海非戶籍年限社保年限由3改1,將首、二套最低首付降至15%、25%(差異化區域降至20%,公積金相應調整),同時調整限售,將增值稅免征年限由5年調降至2年並要求及時取消普通及非普住宅標準;深圳將首、二套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15%、20%。此前,北京於9月20日率先發文明確適時取消普宅及非普標準。
他認為,多項措施密集出台,將對市場形成企穩合力。政策提振資本市場,近期A股、H股房地產板塊領漲。中央及各部委房地產政策,綜合考慮了居民端、市場端、供給端及金融端的迫切需求,從多角度、多角色、多措施、多渠道組合發力,聯合施策,助推市場。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編輯 張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