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在2024年最後一天,該公司預計透過管道輸送3720萬立方米天然氣。另據「烏克蘭天然氣運輸系統營運商」同日數據, 2025年1月1日透過烏克蘭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申請流量為零。
![](https://img.jasve.com/2025-1/d1c89f2eea762923df954de33f99aecc.webp)
2019年在歐盟的斡旋下,俄烏雙方簽署了為期五年的天然氣跨境運輸協定。近日,烏克蘭頻頻表態「斷氣」「不續約」,協定於當地時間2024年12月31日到期。
烏克蘭最大私營電力企業DTEK 2024年 12月31日證實,烏克蘭已收到從美國發出的第一批液化天然氣,約有1億立方米。
歐盟官員:已為「停氣」做好準備
歐盟委員會一位發言人表示,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具有足夠的靈活性,
可以透過替代路線
向中東歐國家供應俄羅斯以外地區的天然氣。歐盟委員會已與成員國協調超過一年時間,為替代供應方案做好準備。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菲利普·勞斯貝格表示 ,雖然有替代能源供應,但通常比這條管道的俄羅斯天然氣貴 ,這給奧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帶來的影響尤其大,天然氣價格因此可能會上漲。這可能會對消費價格、生活成本產生影響,也會對產業價格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相關行業的競爭力。
斯洛伐克經濟部同一天發表聲明稱, 烏克蘭終止俄天然氣過境不是一個合理的決定。
美國或將坐收漁利
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一躍成為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宣布勝選後不久就表示, 歐盟可能考慮用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取代俄羅斯的供應。 她表示,這一做法是歐盟在2025年1月川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後有可能采取的貿易策略。
![](https://img.jasve.com/2025-1/b20c823b51fde8363730c456fc64712a.webp)
而川普也在2024年12月20日直接喊話歐盟:必須透過購買美國油氣為對美巨額貿易順差作出「補償」,「否則關稅就要來了」。
有分析認為,如果俄烏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天然氣過境問題,部份歐盟成員國將進一步受到能源短缺壓力,俄羅斯每年將失去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烏克蘭每年也將損失約8億美元的過境費。 在「三輸」局面下,美國或將坐收漁利。
來源丨央視新聞
排版丨邱雅彤
編輯丨劉瑩
審校丨曾子瑾
監制丨王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