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有個賣魚的跟你長得一模一樣!」
2005年的一天下午,河南的一個女孩兒在放學回家時途經農貿市場。她在一個魚販子那裏相中了一條金魚,於是詢問老板能否再便宜點。
老板的回答也很直接,表示這是最低的價錢了。女孩還想繼續討價還價,豈料她剛一擡頭,一副熟悉的面容映入眼簾。
「爸,你怎麽在這?」
老板沒有回應她,反而表現出一副摸不著頭腦的樣子。女孩楞了一會兒,一種陌生感油然而生,雖然此人跟父親的長得很像,但氣質大不相同!
意識到認錯人的她臉色瞬間漲紅,連忙逃離了現場。可是,為什麽會有人跟父親這麽像呢?回到家後,女孩把此事告訴了父親。起初父親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一通神秘的電話……
1.中年男子的坎坷尋親路
這位父親名叫周勤予,家住河南省鄭州市,在小的時候,他就聽鄰居們說過,自己並不是周家父母親生的孩子。
起初,周勤予是不願意相信的,如果有人執意這麽說,他還會氣憤地怒吼道:「你才是抱養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勤予愈發懷疑自己的確不是周家的親兒子了,因為他們之間的長相實在相差太多。
周勤予也曾詢問過父母,但是他們都讓他不要胡思亂想了,並沒有給出正面的回答。父母的反應讓周勤予更加堅定了心中猜測,在他的不斷追問下,周家父母終於說了實話。
「你確實不是我們親生的,是別人從上海抱養過來的……」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是周勤予在聽到這番話時還是深感失落。與此同時,他也對自己的身世充滿了好奇。
由於當時年齡太小,周勤予根本沒有能力尋親,他期盼著自己快快長大,好去尋找親生父母。
時光飛逝,轉眼間來到了2002年,45歲的周勤予已經有了妻子兒女,事業也很穩定,此時的他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和能力,而尋親的想法也更加強烈。
在此之前,周勤予也曾想過尋親,但是他只知道自己是1957年出生,是從上海抱來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線索。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2002年的一天,周勤予從河南商報的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關於民間尋親組織的新聞。
文章中寫到,該組織將要進行一個名為「中原孤兒上海大尋親」的活動,致力於幫助不清楚自己身世的人們找到真正的親人。
周勤予的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他根據報紙上提供的聯系方式,找到了該尋親組織的負責人楊大姐。
楊大姐是個熱心腸,在了解了情況後二話不說就答應幫他留意。經過一段時間的找尋,事情果真有了線索!
據了解,宜興有一戶姓楊的人家,這家夫妻倆原本有兩個兒子,但是在1961年時,他們因生活艱苦,不得不將3歲的小兒子送往上海,期盼其能獲得好心人的收養。
當楊大姐看到楊家大哥的長相後,立即聯想到了周勤予,這兩人還真有些相像。那麽,周勤予會是楊家遺失多年的小兒子嗎?
從楊大姐那裏了解完情況後,周勤予大喜過望,他覺得此事很有可能,於是立即與楊家人取得了聯系,並寄去了自己的照片。
楊家人看到照片後也十分驚訝,堅信周勤予就是他們尋找多年的親人。不久之後,在楊家人的邀請下,周勤予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坐上了前往宜興的火車。
雙方見面時,他們相互打量,淚水奪眶而出,彼此都以為找到了家人。可是,僅憑相似的容貌並不足以確定血緣關系,想要獲得確切的答案,眾人還得去做DNA鑒定。
2.世界上另外一個「我」
不久之後,周勤予帶著張家老太太的血樣來到了鄭州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經過一周焦急地等待,鑒定結果終於出來了。然而報告上的一行字卻令周勤予大跌眼鏡……
「二人不存在生物學遺傳關系!」這個結果是周勤予難以接受的,他一度以為鑒定中心出了錯誤或者拿錯了血樣,於是多次請工作人員重新核對。
就在他為此惆悵不已之時,突然得知老街坊孫叔生病了。孫叔在周勤予小時候十分疼他,兩人的關系一直都很好。
接到訊息的周勤予連忙提著禮品,到孫叔家裏看望,在交談的過程中,對方說出了一個埋藏多年的秘密……
其實,孫叔知道周勤予是周家父母抱養的,因為他就是那個中間人。
據孫叔回憶說,1957年,他還在洛陽工作,同事從上海抱回來一個3個月大的男嬰,在撫養到8個月後因經濟條件不支持而無法繼續撫養。
這時,孫叔想到自己在鄭州的好友,也就是周勤予的養父,一直沒有孩子,於是便主動牽線,將這個男孩送到了周家。
周勤予在得知自己還有這麽一段經歷後,內心十分復雜,不過他很感謝孫叔為他找到了一個家,現在又將真相和盤托出。
既然如此,周勤予和楊家遺失的那個孩子在被抱養的時間上就對不上,他們也就不可能是家人。
最終,周勤予接受了鑒定結果,他本以為老天爺眷顧自己,沒想到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了這次的失敗經歷,周勤予在尋親之事上沈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05年的一個下午,他突然被放學回家的女兒告知:「爸,我剛才在農貿市場看見有個賣魚的跟你長得一模一樣!」
之前認錯親人的事情讓周勤予耿耿於懷,他甚至懷疑自己就是一張大眾臉,跟誰都長得像。所以對於女兒的話,他並不以為意,直到那通神秘的電話響起……
打電話的人名叫李保國,他就是周勤予女兒口中的魚販子。那天李保國在聽到有個小女孩沖著自己喊爸爸的時候,頓時一臉茫然。
這類奇奇怪怪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李保國的嶽母和小姨子曾說自己在街上看到過他,可是怎麽呼喚都不回應,這讓她們很是郁悶和反感。
一開始李保國還很納悶,可漸漸地,他越來越感覺這附近或許有一個跟自己長相極其相似的人。
有一次,李保國像往常一樣賣魚,鄰居突然走過來說:「昨天有個男的路過,我還以為是你呢,喊了半天發現不是,我覺得你倆挺有緣的,所以專門給你要了他的電話。」
雖然李保國笑著接過了紙條,但是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畢竟自己沒有必要去聯系一個陌生人,直至遇到了周勤予女兒。
聽到這裏,周勤予也十分驚訝,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跟自己相似到這種地步了嗎?為了解開謎題,二人決定約出來見一面!
3.幾乎完全相同的基因
在當地的天成市場,周勤予第一次見到了李保國,那一瞬間他楞住了……
只見那人跟自己有著一樣的容貌,一樣的身高,就連脖子上也都有一個瘊子。二人頓時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們激動地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當場就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在後來的交流中,周勤予了解到,李保國出生於1957年,也是被人從上海抱養到鄭州的。
隨後二人翻出以前的照片,結果發現他們從小到大的神態容貌都極其相似,跟一對雙胞胎似的!
可是,如果他們真的是雙胞胎,那一定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然而周勤予的身份證上顯示他出生於1957年4月20日,而李保國卻是這年5月21日出生的,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二人猜測,這個時間誤差有可能跟農歷和公歷有關。聽說血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親緣關系,於是他們便來到當地的一家醫院進行了血型比對。
結果顯示,二人都是B型血。那一刻,周勤予和李保國更加認定對方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不過,周勤予沒有被興奮沖昏頭腦,他知道要想確定雙方是否真正存在血緣關系,還是得做DNA檢測。於是,他聯系了鑒定中心的李主任,並與李保國一起過去進行血樣抽取。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周勤予和李保國度日如年,他們每天都焦急地等待著電話,可是一個月過去了,鑒定中心依舊沒有傳來任何訊息。
在這個世界上遇到一個跟自己面容相似的人本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二人約定,就算沒有血緣關系,他們以後也願意以兄弟相稱。
事實上,鑒定結果早就出來了,只不過當李主任看到兩人的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時候,也不免心生疑惑。
這種情況並非不存在,但是實在是極少數。於是,李主任又做了兩次基因檢測,然而得到的結果仍舊和之前一模一樣。
會不會是抽血的時候搞錯了?兩份血樣其實是一個人的?為了防止數據有誤,李主任將周勤予和李保國叫到鑒定中心重新抽血。
在抽血現場,李主任親自觀察起二人的長相,發現他們除了下巴有些許差別,其他特征都十分相似。這時,李主任對二人的關系隱隱約約有了猜測……
在確認血樣無誤的情況下,李主任再一次為周勤予和李保國做了檢測,結果仍然顯示,他們的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直到這時,李主任終於可以確定,這二人其實是一對同卵雙胞胎兄弟。
同卵雙胞胎出自同一個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樣的染色體和基因物質,因此無論在長相上還是其他身體特征上,他們就像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無緣不相會,這對親兄弟在分離40多年後還能以這樣的方式相遇,實在是妙不可言。拿到鑒定結果的二人喜極而泣,他們相互擁抱,久久沒有松開。
4.父親,母親,你們在哪?
由於他們也搞不清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於是便按照身份證上的時間,周勤予是兄,李保國是弟。從那之後,周勤予便經常在工作之余,來到弟弟的攤位上找對方聊天。
在聊天的過程中,他得知弟弟的養父母都是好人,一直將其當成親生的對待。李保國也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身世,他一直將二老當做親生父母贍養。
後來,養父去世了,李保國便將養母接到身邊照顧,而他直到30多歲,才從養母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李保國的尋親故事也跟哥哥周勤予一樣充滿波折,他們本想尋找的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根本沒有料到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我」。
在兄弟倆相認之後,他們決定一起去尋找親生父母,經過一番打聽,還真得到了一些線索。
在上海崇明島,有一戶姓施的人家,這家的老太太曾在年輕時送走過兩個雙胞胎兄弟。在尋親組織的幫助下,兄弟倆與施家的大哥取得了聯系。
這一次,周勤予沒有過多的浪費時間,有了之前的經歷,他已經對DNA檢測技術十分信任,於是便直接和弟弟李保國與施家老太太做了親子鑒定。
遺憾的是,根據中科院遺傳司法中心提供的鑒定結果來看,施家老太太並不是兄弟倆的母親。
雖然鑒定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是二人並沒有放棄尋親,他們認為血脈相連的親兄弟能夠相認,那麽失散多年的父母也能相認。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更何況他們已經有了伴兒,不會再是獨自的苦旅了。
2016年,已經年近花甲的周勤予和李保國跟隨尋親團來到上海崇明島,他們在這裏四處散發尋親資料,前前後後拜訪了18個鄉鎮。
當時尋親團的成員們還一起在堡鎮市民廣場上進行了現場血樣采集。這樣的方式的確幫助一些成員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但是還有很多人的希望再次落空,其中就有周勤予和李保國。
當時這個尋親團引起了多家媒體的註意,許多記者紛紛前來采訪,其中有一位記者詢問周勤予還要不要繼續尋親?
對此,他落寞地回答道:「想啊,做夢都想,只是我和弟弟的年齡都大了,身體也不如從前了,以後還是得少尋親,畢竟不能老給孩子添麻煩啊。」
歲月如梭,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尋親的希望愈發渺茫,兩兄弟雖然不忘初心,可現實又迫使他們權衡利弊。
不過,即便人生有很多的無奈,血緣和親情仍舊是隔不斷的,祝願二人能夠早日找到親人,彌補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