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江南風味混搭法國風格?上海博物館20年後再次展出卡地亞典藏,引入AI設計

2024-10-08社會
隨著國慶長假結束,上海博物館「古波斯的榮耀——伊朗文物精華」「千年萬念:陳世英半世紀珠寶藝術」兩大展覽宣告結束。就在今天上午,上博再次宣布「上新」:11月6日將在上博東館第一特展廳舉辦「滿庭芳菲:卡地亞的藝術魔力」展,展出卡地亞典藏珠寶、鐘表、檔案等298件珍品以及34件與之對話的中國文物,共計332件展品。
這是上博自2004年舉辦「卡地亞藝術珍寶」展後20年再次與這一知名法國品牌合作,該展已納入「中法文化之春」及「中法文化旅遊年」計畫。展覽由藝術家蔡國強與團隊開發的AI模型cAI™擔任展覽場景與視覺總監,將把江南文化與AI技術探索融合,是上博首次嘗試由藝術家與AI共同參與展陳設計的展覽。
從珍寶中窺探藝術與歷史
「卡地亞是一位奇妙的魔法師,用迷人的方式,從一縷陽光中捕捉月亮的碎片。」此次展覽名稱的靈感來源,是法國作家讓·考克多對卡地亞的贊美。1955年讓·考克多獲封法蘭西院士頭銜,遵照傳統,每位院士將享有佩戴寶劍的權利。讓·考克多的法蘭西院士劍由他本人設計、卡地亞制作。
這柄劍的把手處如人的側臉,描繪的是希臘神話中擁有強大音樂天賦的俄爾普斯,劍柄頂部裝飾著象征俄爾普斯的七弦琴造型,劍把上的黃金紋如織物纏繞。劍鞘頂端的字母「JC」是考克多名字首字母,他居住過的皇宮花園的格柵紋樣裝飾著劍鞘。劍鞘尾部則是一只握有象牙珠的手掌,讓人聯想起其小說【可怕的孩子們】中的一幕。
讓·考克多的法蘭西院士劍
這柄讓·考克多的法蘭西院士劍是此次展覽的展品之一。展覽上,觀眾可以欣賞到許多被收錄進珠寶歷史書籍或在電影明星耳邊頸間驚鴻一瞥的卡地亞出品珠寶實物,也得以窺見這些作品背後的工藝與故事。
一只身形矯健的獵豹站立在152.35克拉的克什米爾藍寶石上,栩栩如生。獵豹被認為是卡地亞的品牌圖騰,這件最負盛名的獵豹胸針也將現身此次展覽。這件卡地亞動物風格作品代表作是1949年溫莎公爵夫人沃利斯·辛普森訂制,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曾為與其結婚而退位成為公爵。
瑪利亞·菲利克斯的鱷魚項鏈
這些精美新奇的設計背後是工匠們精湛的技藝。此次將亮相的鱷魚項鏈由一綠一黃兩條小鱷魚組成,是墨西哥電影先驅瑪利亞·菲利克斯於1975年訂制。瑪利亞·菲利克斯熱衷爬行動物和碩大的珠寶,相傳這件珠寶的原型是她自己飼養的兩只寵物鱷魚。作為項鏈佩戴時,兩條鱷魚鉸接在一起,鱷魚腳換成不會刺激皮膚的無爪腳;此外也可拆開作為胸針單獨佩戴。2006年,義大利演員莫妮卡·貝魯奇作為坎城電影節評審團成員時曾佩戴過這條項鏈。
中國元素貫穿展覽
2004年,卡地亞典藏展覽首次來到中國就是與上博合作的「卡地亞藝術珍寶」展,此後已數次在國內展出。這次籌備超兩年的展覽有何不同?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設計,會讓觀眾煥發新的感受。」卡地亞中國執行長楠思琦表示。為展現這些作品的歷史、故事和技術革新,展覽將分為六個板塊,中國元素、江南韻味貫穿其中。
第一板塊「榮耀圖騰」聚焦卡地亞經典創作背後的開創。在過去一些展覽中作為「壓軸之作」的三角胸衣胸針,是1907年的作品,因20世紀初卡地亞率先引入鉑金創作,使珠寶擁有輕盈感。這件長達21厘米的胸衣胸針能在百余年時間內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獵豹如今已成為卡地亞的品牌象征。上博從河北博物院借展的西漢豹形銅鎮器,與卡地亞獵豹作品對比,讓觀眾品味東西方對猛獸的描摹。
卡地亞的插屏座鐘與遼寧省博物館的清代插屏
第二板塊「萬物有靈」展現卡地亞以自然為靈感進行的創作,其中不少展品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對自然認知為靈感的設計。
兩件於上世紀20年代制作的插屏式座鐘,鐘面均采用完整的中國古董文房白玉插屏,正反面均為江南傳統山水人物圖淺浮雕。卡地亞設計師將四周邊框以珊瑚、縞瑪瑙及琺瑯等進行鑲嵌,色彩豐富又極具中式特色。兩件座鐘插屏背後則以黑色琺瑯龍形進行裝飾,同時將座鐘的動力傳動機制隱藏其後。兩件極具江南韻味的插屏式座鐘此次得以合體展出,十分難得。
上博從遼寧省博物館借來清乾隆時期的三陽開泰碧玉插屏,讓觀眾看到中國文化對世界的放射線影響。而另一件卡地亞出品的玉石腰帶,則直觀地讓人感受到法國的設計師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腰帶」以中國不同時期的銅錢為靈感,上面刻有不同時期的年號,中間方孔部份則飾以紅寶石。
以中國銅錢為靈感的腰帶
第三板塊「創意無垠」則展現了卡地亞設計方面的無窮創意,例如引領「裝飾藝術」(Art Deco)時代風潮,將中國、埃及、波斯、印度和日本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元素融入創作等。第四板塊「世間驚鴻」則聚焦卡地亞女性設計師貞·杜桑和品牌五位重要女性客戶的作品。除沃利斯·辛普森、瑪利亞·菲利克斯外,觀眾還能看到歐洲時尚偶像黛絲·法羅斯訂制的影響至今的印度風格「水果錦囊」項鏈;富有卻命運坎坷的美國富豪芭芭拉·赫頓以及摩納哥王妃葛蕾絲·凱利在人生重要時刻貼身佩戴的重要珠寶。相較於中國對翡翠玉石的偏愛,西方更偏愛祖母綠,但芭芭拉·赫頓是個例外,她最著名的收藏便是卡地亞的翡翠珠鏈,該珠鏈也創下翡翠拍賣紀錄。
黛絲·法羅斯訂制的「水果錦囊」項鏈
第五板塊「永恒法度」則聚焦集機械工藝與美學設計於一體的鐘表作品。觀眾將在這裏看到卡地亞在鐘表行業重要的藝術創新之一「神秘鐘」。之所以「神秘」,是因為這款鐘的鉑金鑲鉆指標似乎漂浮在透明的水晶表盤上,看不到與任何機械機芯的相連。相較於不少品牌的鐘表熱衷將復雜的工藝透過鏤空、裝水晶玻璃等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神秘鐘「藏」的審美與中國古代藝術大道至簡的文人意趣不謀而合。展覽將以「元四家」代表倪瓚的作品為對比,讓觀眾玩味東西方審美上的融會貫通。據悉,倪瓚的作品預計限時展出一個月,此後將由其他作品代替。
第六板塊「繁華一瓢」,展出的則是這一享譽世界的珠寶品牌自1847年創立以來保存的檔案。卡地亞的作品見證了國際社會的滄桑變化和歷史人物的人生沈浮,這些記錄作品創作過程、獨特工藝和鮮為人知家族故事的檔案,也能讓觀眾看到歷史變遷。
除來自卡地亞的展品之外,上博此次拿出館藏,並從故宮博物院以及歐洲、山西、內蒙古、遼寧、四川、河北等地9家文博機構借展,34件中國文物與卡地亞展品相映成趣。「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展覽很多內容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說,超越珠寶藝術而定格經典永存的理念,與中國古代藝術雋永的價值體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神秘的東方藝術為卡地亞提供過豐厚的文化滋養。卡地亞形象、風格及傳承總監皮埃爾·雷諾說:「展覽采用一種全新的分析性視角,一方面挖掘卡地亞與中國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作為貫穿展覽的軸線,是在過往展覽中相對尚未被觸及,卻是珠寶與生俱來的主題——魔力。」
AI參與博物館展覽設計
本次展覽是上博第一個由藝術家與AI共同參與展陳設計的展覽,由cAI™擔任展覽場景與視覺總監,在蔡國強與其團隊引導下完成設計。上海博物館將借此契機,探究人類與AI創造力在展覽合作中的新領域。
「考慮到過去在中國已經舉辦七次以卡地亞為主題的展覽,我們希望這次展覽設計能透過新科技傳遞出一種當代感、浪漫與自由的風貌。」蔡國強說,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引領cAI™逐步發展設計,靈感來自江南園林獨特的形式與意境,將構造一個「畫中畫、景中景、一步一景」的空間布局。「這種設計融合AI生成的倪瓚山水風格影像與中國庭院手稿,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呼應了卡地亞在珠寶設計中對自然寶石和工匠制作的創新精神與魔法魅力。」對於AI參與博物館展覽設計,他表示,「某種意義上,AI技術架起的橋梁,連線了藝術家與觀眾,同時也成為策展人以外的‘第三者’,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卡地亞的珍貴典藏。」
據悉,此次展覽不設「早鳥票」,全價票60元,優惠票價30元。展覽將按實名制售票、即約即售的模式銷售。
10月24日中午12時起,觀眾可在上博官微小程式購買30天內的臨展門票,全天銷售,先買先得,售完即止;購買時需填寫預約參觀人實名資訊,選擇參觀日期、場次。購票成功的觀眾,參觀當日憑預約時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在展廳門口核銷。展覽期間可改簽2次。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簡工博
題圖來源:上海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