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胤衡 記者 黃沖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今年的主題是「傾聽每個心聲 點亮兒童未來」。從法律角度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父母離婚,如何呵護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尤需關註。最高人民法院釋出的【關於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見】提出,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對於督導父母當好合格家長,避免離婚糾紛對未成年人產生不利影響,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7月下旬,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成立該區第一個街道親情探望基地。葉全新/攝
——————————
「因為父母關系不和,這個孩子患上了重度抑郁癥,左胳膊留下多處小刀的劃痕。」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副庭長梁良,在審理一起變更未成年子女撫養關系案時,對一位15歲當事人的身心狀況深感震驚,「太讓人心疼了!」
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時任庭長王薇,處理過多起涉及未成年人的家事糾紛案件。在她看來,保護離婚案件中未成年人的權益及身心健康,不能局限在庭審,更要向訴前延伸,「好的童年能夠治愈一生,有陰影的童年則要用一生去治愈」。
最高人民法院釋出的【關於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對於督導父母當好合格家長,避免離婚糾紛對未成年人產生不利影響,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4月16日,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時任庭長王薇(右二),在訴前調解一起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的離婚案件時,向雙方當事人發出首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李曉靜/攝
「不管離婚與否,我們都要做合格父母」
今年4月,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一起離婚糾紛案的訴訟材料,一對夫婦因為「感情越來越淡」,要求解除婚姻關系。
王薇負責該案的訴前調解,見到兩人時,他們正為兩個孩子的撫養權爭執不下。
9月5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什剎海街道親情探望基地,該院民事審判二庭副庭長梁良陪同家長探望孩子。葉全新/攝
女方希望兩個孩子都歸她撫養,「10歲的女兒跟我,肯定更有利於她的成長。兒子才3歲,爸爸工作繁忙,我怕他照顧不好兒子。」她不願意讓姐弟倆分開,內心十分焦慮。
「孩子不可能一個都不給我,我至少要有一個孩子的撫養權。」提到孩子,男方情緒激動,他擔心如果兩個孩子都由孩子母親撫養,自己可能「永遠見不到他們了」。
王薇極力安撫兩人情緒,從中了解到,他們不屬於法定離婚情形,只是因為家庭瑣事,導致感情變淡、婚姻關系不穩。她邀請夫妻二人來到該院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讓他們敞開心扉,訴說各自在婚姻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希望借此了解導致兩人感情不和的原因,幫助他們緩和關系,重新找到融洽相處的方式。
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兩人情緒逐漸平穩,王薇將【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遞到他們手上,並告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針對離婚和撫養權的相關規定。
兩人簽署了「主動履責承諾書」,表示會認真、負責任地考慮離婚事宜,並承諾關註子女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妥善處理撫養、探望、財產等相關事宜。兩人表態,不管離婚與否,都爭取做合格的父母。
不同於具有法律強制力的「家庭教育指導令」,「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和「主動履責承諾書」是延慶區人民法院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在涉未成年子女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所采取的柔性司法舉措。
「夫妻之間一時產生矛盾,不等同於感情破裂。」在王薇看來,父母因離婚產生糾紛,子女難免會面臨心理上、生活上的變化,延慶區人民法院在訴前調解過程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希望能夠以此督導父母當好合格家長,避免離婚糾紛對未成年人產生不利影響。
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願望
梁良在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工作多年,審理過各類民商事案件。2023年9月,當她踏入民二庭,接手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時,仍然感到「有些挑戰」。
今年4月審理的一起離婚案讓梁良印象深刻。因為女方過錯,男方提起離婚訴訟,雙方爭執不下,反復拉扯了一年多。
「是她的問題才導致離婚,法官,我要兩個女兒的撫養權,或者一人撫養一個孩子。」庭前會議上,這位父親態度強硬。
一年前,兩個女兒原本跟著母親一起生活。一天,父親躲在6歲小女兒的上學路上,從女方保姆手中搶走了孩子,把孩子帶回了老家。
梁良看到,因為長久見不到小女兒,女方不停流淚。但男方擔心,離婚後不能探望孩子,希望撫養小女兒,才出此下策。
「離婚後,雙方一人撫養一個孩子的情況確實比較常見,但我們要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庭前調解階段,梁良對孩子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評估。妹妹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被帶離熟悉的生活環境,離開母親和姐姐,生活並不快樂。姐姐也因為想念妹妹而不開心,總是問媽媽,「妹妹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梁良將【西城法院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函】發給這對父母。「父母的撫養和關愛,直接關系到未成年孩子的身心健康……」看到函中的提示,這位父親沈默許久,想到孩子們因父母鬧離婚而郁郁寡歡,他的態度逐漸緩和下來。
梁良抓住機會,開始調解,「雖然父母離婚了,兩個女兒還是你的,你同樣有探望權。」最終,雙方達成一致:由女方撫養兩姐妹,男方送回小女兒,可定期探望。
案子結了,可梁良的心還是懸著,「要是爸爸不送小女兒回來,怎麽辦?」
一個月後,西城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上門回訪。在家中,大女兒高興地告訴梁良:「法官姐姐,我妹妹回來了,我也見到爸爸了,謝謝您!」
2023年以來,西城區人民法院擴大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圈,將涉未成年人離婚案件納入少年審判審理範圍,推動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在離婚糾紛中得到優先、持續考慮。
目前,已有456件涉未成年子女離婚糾紛由未成年人審判法官審理,透過測評打分、心理疏導等涉未成年人審判特色機制,在更大範圍內實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
「向後一步」化解糾紛
「離婚案中的孩子們,曾經被父母捧在手心,現在卻被迫直面父母感情破裂後的一地雞毛,這是他們所不能承受的。」梁良坦言,工作中,法官們看到過更加嚴重的情況,一些未成年人由於情緒出現問題,甚至自殘、自傷。
2023年,在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程樂法官審理的一起撫養費糾紛案件中,正值青春期的當事人莊雯(化名)患上了抑郁癥。
莊雯兩歲時,父母就離婚了。此後,父母各自有了新家庭,她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她的母親原本應按時支付撫養費,但因為怨恨孩子父親,失聯5年之久,未曾支付一分錢。為了讓女方承擔相應義務,男方以撫養費為案由,起訴至西城區人民法院。
梁良解釋,一般的撫養費糾紛案件,法官依法判決對方給付相應費用即可。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在評估案中未成年人狀況時發現,因為父母之間的糾葛,莊雯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與同學和老師經常發生矛盾,甚至自殘,手臂上滿是疤痕。
程樂詢問莊雯的情況,得知了她的病情。於是程樂啟動心理疏導機制,聯系經驗豐富的心理老師介入本案,「我們發現,她十分缺少來自家庭的關愛,為了引起家人關註,一次她故意從樓上摔下來,一瘸一拐地回到家裏,卻發現沒人問起她的傷情」。
程樂意識到,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對家庭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
在進行了3輪、7次、長達10多個小時的心理疏導和家庭教育指導後,莊雯開啟心扉,傾訴了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酸楚,父母聽後大受觸動。母親表達了對女兒的愧疚,父親認識到了自身情緒對女兒造成的不良影響,爺爺奶奶表示要積極幫助莊雯走出困境。
在法官的主持下,這起撫養費案件以調解結案。在最近一次的回訪中,程樂發現,莊雯學習成績提高了,和母親保持著日常聯系,同學關系也融洽起來。
據了解,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建立「一函兩表、一線貫通,推動未成年人一攬子方案做實保護」機制,法官透過發放「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函」,制作【未成年人狀況評估表】【涉少案件定期回訪表】,在離婚案件審理中全程關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西城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鄭楊說,許多婚姻家事糾紛背後都有情感因素。有的家事矛盾,並不能隨著案件的審結而消弭,「當事人的情感訴求是否得到解決?孩子的撫養問題是否理順?」透過家事回訪,法官進一步關註這些問題的解決情況,防止新問題的產生。
「向後一步」化解糾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向前一步」。
鄭楊介紹,對於在回訪中發現的問題,西城區人民法院有針對性地制定處理方案。需要社會力量參與的,法院根據工作職能範圍,及時對接屬地派出所、區民政局、區婦聯等單位,反饋案件辦理情況和回訪情況,共同研究解決辦法,力爭將糾紛平復、化解。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