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這一年村幹部的工作可不好幹,尤其是那些肩負「雙職」的人。村主任和村支書這兩個角色合並成一個人來幹,大家稱之為「一肩挑」。聽著挺高效,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活是兩個人的活,錢卻還是一個人的錢,這公平嗎?薪資到底漲不漲,是很多人爭論的焦點。
很多人可能會想,村幹部不就是開開會、發發通知嗎?其實完全不是這麽回事。村主任和村支書,分別負責村裏的行政管理和黨建工作,原本就是兩塊兒不同的活。現在這活兒合並了,事情不但沒減少,反而更多了。村裏的大事小情,從修路到扶貧,從調解村民矛盾到落實國家政策,全都得「一肩挑」幹部負責。
說白了,他們現在不僅是「村裏的大管家」,還得是「政策的傳聲筒」。
為什麽要搞「一肩挑」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精簡人員,提高效率」。以前是兩個人分工,現在一個人全包,理論上工作效率更高。但問題是,幹活的人壓力大了,拿的錢卻沒變,這怎麽讓人心甘情願?
說到薪資漲不漲,這事兒還真不簡單。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地方,比如東部沿海地區,村幹部的薪資已經漲了10%-20%。但在經濟條件一般甚至落後的地方,這就難了,因為地方財政本身就緊張,別說漲薪資了,有的地方甚至連正常發薪資都有點兒費勁。
不過,薪資漲不漲也不完全取決於地方財政,政府的態度也很關鍵。這兩年,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級政府也在政策上往基層傾斜。雖然直接大幅提高薪資不現實,但透過發獎金、補貼或者榮譽表彰等方式,來鼓勵「一肩挑」幹部的積極性,這種情況還是有的。
當然,薪資問題還得看個人表現。如果「一肩挑」幹部真能幹出點兒名堂,比如帶領村民搞產業、增加收入,這樣的幹部薪資漲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但如果工作沒起色,甚至幹不好,那就別說漲薪資了,連位置都可能不保。
![](https://img.jasve.com/2025-2/83cb9754bed5ae69a61bd29f61ec38fe.webp)
總的來說,「一肩挑」讓村幹部的工作量確實增加了不少,薪資漲不漲卻因地而異。有些地方經濟條件好,村幹部薪資已經上調了;而有些地方財政緊張,這事兒就得緩緩了。但無論漲不漲,活是肯定得幹的。畢竟,不幹活,村子就沒法兒發展。
目前,全國範圍內「一肩挑」的推進力度很大,但薪資調整的情況卻不太一樣。東部沿海的一些縣市經濟條件好,村幹部的薪資普遍上漲了10%-20%。但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薪資調整的步伐相對慢一些,有的地方甚至還沒有明確的漲薪計劃。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在想辦法透過其他方式激勵「一肩挑」幹部。比如,有些地方開始試點設立專項基金,用來保障這類幹部的待遇慢慢提升;還有的地方透過績效考核發放獎金或者提供額外補貼,來彌補「一肩挑」幹部的付出。這些措施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也算是緩解了一部份壓力。
說實話,看完這件事,我覺得村幹部的薪資問題還真不是一句「漲」或者「不漲」能解決的。從本質上說,「一肩挑」幹部幹的活的確是多了,責任也重了,這薪資漲點兒是應該的。但現實情況是,有些地方財政緊張,想漲也漲不了。
另外,薪資不是唯一的問題。村幹部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同樣重要。想想看,他們不僅要解決村裏的各種問題,還要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這兩頭都不好做。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改善,光靠漲薪資,恐怕也留不住人。
還有一點,群眾的監督特別重要。薪資漲了,幹部的表現怎麽樣?有沒有幹出成績?這些都得讓老百姓看得明白。建立透明的考核機制,既能讓幹部拿錢拿得心安理得,也能讓村民對村裏的發展更有信心。
![](https://img.jasve.com/2025-2/21be7ca7275f84bd894edf4538b93102.webp)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大家是怎麽說的。
【網友熱議】
這件事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大家的觀點五花八門。
網友「南山老驢」說:「幹兩個人的活拿一個人的錢,這事兒換誰都不樂意。薪資要是不漲,誰願意幹這種活兒?」
網友「村口小張」吐槽:「我們村的支書就是‘一肩挑’,每天忙得團團轉,薪資還不漲,真是虧了。」
網友「清風明月」有點不滿:「薪資漲了,工作能做好嗎?有些地方的幹部,錢拿得不少,幹的活兒卻不見得多好。」
![](https://img.jasve.com/2025-2/36d8cf038b5483fad7d126bf476721bb.webp)
網友「田間老李」覺得漲薪資很合理:「人家幹得多,漲點薪資沒什麽好說的。如果真能帶動村子發展,我覺得多給點都值。」
網友「大山的呼喚」開玩笑:「薪資漲不漲無所謂,年底分的臘肉和大米能多點兒就行。」
看完這些評論,發現大家對這事兒的看法還挺有意思的。有人覺得漲薪資是應該的,有人卻覺得得看工作表現。說到底,這反映的還是大家對村幹部的期待和要求。
說一千道一萬,「一肩挑」幹部的薪資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公平胡責任之間的平衡。薪資漲了,能不能匹配工作量?薪資不漲,又怎麽調動積極性?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實際卻牽涉到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
再想想,村幹部的確不容易,上要對政府負責,下要聽村民意見,夾在中間很難做。薪資漲不漲其實只是表面問題,背後還有更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村幹部的薪資到底該不該漲?有人說,幹得多就該拿得多;也有人覺得,薪資的多少和責任心沒關系,關鍵是看人品和能力。可問題是,如果薪資低到沒人願意幹,又該怎麽辦?沒有人願意當村幹部,那鄉村振興靠誰來實作?
村幹部的薪資到底該怎麽調整?薪資漲了,能不能讓他們更有動力幹實事?薪資不漲,又怎麽留住人才?這些問題不解決,鄉村發展可能真的會陷入困境。那麽,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