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萬斯老家俄亥俄州,「悲歌」還在繼續嗎

2024-09-05社會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戴雨瀟 本報記者 陳子帥
編者的話: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兩黨候選人在多個領域激烈交鋒,而位於「鐵銹地帶」的幾個搖擺州成為他們奮力爭取的物件。出生於這一地帶的萬斯被輿論普遍視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爭取白人工薪階層的「重器」,而萬斯成為川普的副手,也讓其家鄉俄亥俄州重新進入大眾視野。這名共和黨新星在他2016年出版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中,講述了自己在俄亥俄州米德爾敦的成長經歷並分析了一些美國工人不斷遭遇困境的原因。【紐約時報】稱,讀懂【鄉下人的悲歌】,你就懂了萬斯和美國2024年大選。作為美國「鐵銹地帶」的典型代表,俄亥俄州的輝煌與衰落都與美國經濟變革息息相關,而身在其中的民眾,其命運也被裹挾在時代的大潮中不斷沈浮。
萬斯童年的房子現在賣22萬美元
「從我記事時開始,這座城市的工作崗位就在不斷流失,人們也逐漸失去希望。」出生於1984年的萬斯在【鄉下人的悲歌】中,回顧了自己在俄亥俄州米德爾敦的成長經歷。【紐約時報】稱,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本書是一個關於奮鬥的敘事,是「一名年輕人在逆境中崛起的編年史」:因為母親阿片類藥物上癮,萬斯的童年被陰影所籠罩,但慈愛的外祖父母拯救了他。
米德爾敦位於辛辛那堤市北部,曾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地區。在【鄉下人的悲歌】中,萬斯講述了兩個遷徙故事,一個是貧困白人的大規模流動,包括萬斯外祖父母從阿巴拉契亞地區遷徙到米德爾敦;另一個是萬斯從米德爾敦前往紐黑文、矽谷,最後來到華盛頓。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等媒體報道,20世紀中期的經濟動蕩尤其是煤礦業的機械化迫使萬斯外祖父母和成千上萬的阿巴拉契亞民眾,從肯塔基州傑克森市的煤炭地區搬遷到俄亥俄州等地。當時,萬斯的外祖父吉姆16歲,其外祖母邦妮13歲,後者已經懷上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當萬斯的外祖父母來到米德爾敦後,當地最大的雇主阿姆科鋼鐵公司讓他們過上了中產生活。萬斯的外祖父對這家成立於1899年的企業感情很深,非常熟悉用該公司鋼鐵造出來的汽車品牌和型號。不過,好景不長,20世紀80年代,阿姆科開始虧損。福斯新聞網稱,當時的經濟衰退傷害了美國的鋼鐵制造商,而外國汽車的湧入讓情況更加糟糕,阿姆科開始裁員,之後與日本川崎鋼鐵合並為AK鋼鐵公司。
萬斯在【鄉下人的悲歌】中說,自己在米德爾敦所住地方的大多家庭都是單親家庭,房子周圍到處都有廢棄的倉庫和工廠。此外,房子對面就是邁阿密公園,有「足足一個街區那麽大,有網球場、棒球場和籃球場」。隨著他的成長,萬斯發現網球場上球場線的顏色越來越淡,球場上出現裂縫,並變成了一大塊雜草叢生的水泥地。「當我在一周的時間裏連續被偷了兩輛自由車時,我就意識到,我所在的社群已經每況愈下了。」書中寫道。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近期披露,萬斯及其母親此前住在米德爾敦麥金利街的一棟淺藍色房子裏。在他成長時期,這棟房子被視為中產階級才能擁有的。根據房地產網站Realtor.com的資料,這棟面積約186平方米的房子有3間臥室和2間浴室,於2017年進行了大規模翻修,目前價值22.34萬美元,與其他同型別房子價格差異不大。
米德爾敦目前的居住人口約有5萬。福斯新聞網資深記者帕加蒙記錄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自己看到的這個城市。他表示,當時米德爾敦的街道破舊不堪,一些商店門窗用木板封了起來。當地民眾冰毒使用量暴漲,以前很少在那裏看到的無家可歸者2008年突然增多。卡達半島電視台日前報道稱,自2015年以來,俄亥俄州一直是美國過量使用藥物問題最嚴重的州之一。此外,從2017年到2022年,米德爾敦的巴特勒縣是該州過量使用藥物導致死亡率最高的縣之一。
帕加蒙近期表示,米德爾敦已經從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恢復了過來。這一地區新建了咖啡館和餐館,甚至還有一家義大利牛排館。【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日前詢問了最近曾去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開會的朋友、美國人穆罕默德。他在俄亥俄州和一些當地民眾進行了交談。穆罕默德所描述的這些俄亥俄州底層人士的絕望情緒,和記者在紐約日常遇到的流浪漢和乞討者其實有相似之處。這些人看起來精神十分萎靡,一些人身邊會散落著針頭等吸毒用具。他們會向路過的人要煙要錢,被拒絕之後往往會惡語相向。
去工業化讓「制造業帶」變「鐵銹地帶」
從20世紀中期人群的聚集,到三四十年後的逐漸衰落,米德爾敦這幾十年的歷史是美國「鐵銹地帶」城市變遷的縮影。
據英國【獨立報】等媒體報道,「鐵銹地帶」從紐約州東部開始,經過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最後到達印地安納州北部、伊利諾州東部和威斯康辛州。在衰退之前,這一地區是美國工業發展的重點地區。因為毗鄰五大湖和多條河流,這些州成為美國的工業中心,以煤礦、鋼鐵生產、汽車制造等為主,被稱為「制造業帶」「鋼鐵帶」或「工廠帶」。不過,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這一地區與「銹跡」聯系在一起,數十萬工人失去工作,許多工廠被遺棄。
俄亥俄州揚斯敦市曾是美國東北部工業區「鋼鐵帶」輝煌歲月的見證者。據法新社報道,20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的鋼鐵工業讓這座城市聲名鵲起,並使當地居民富裕起來,但之後的「去工業化」浪潮讓一切都變了:工廠倒閉、失業、貧困、犯罪等問題不斷加劇。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座城市已經失去了2/3的人口,許多工業場所和房屋已被廢棄。
「20世紀印地安納州伊凡斯維爾市,與美國工業區大部份地方一樣:在最初幾十年,制造業推動了該地經濟的發展,隨後急劇衰落,街道空空蕩蕩,經濟一片蕭條。」英國【衛報】的一篇報道描繪了「鐵銹地帶」城市面臨的共同遭遇。相較於上世紀60年代的鼎盛時期,伊凡斯維爾市現在的人口下降了18%,只有11.5萬。
2020年前後,【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曾到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附近暫住。下飛機後,記者看到的場景與美國大部份城市差不多:機場有些年頭了,但現代化設施還算齊全,特色是有很多吉他等與音樂相關的雕塑和裝飾,後來才得知這是因為克里夫蘭是美國「搖滾之城」。
當記者開車經過克里夫蘭市區,看到的是美國二線城市典型的寬車道、高架橋和大型停車場。這些城市是在汽車資本的遊說下完全按照有利於私家車行駛的方式規劃的,各種日常服務場所之間都離得很遠,公共交通乏善可陳。
克里夫蘭市中心區域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少,醫院、公園和博物館等地的人流遠遠比不上紐約等大城市,不過,當地也並未讓記者感到明顯的破敗。當車開到郊區,記者看到了一些廢棄工廠、修繕不力的房屋和略顯荒蕪的空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郭金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鐵銹地帶」產生的背後是美國的產業衰落與轉移。上世紀50年代,美國制造業到達頂峰,之後開始進入「去工業化」時代,底特律、匹茲堡等依賴汽車或鋼鐵等單一制造產業的城市逐漸走向衰落。有數據顯示,上世紀50年代制造業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接近30%,如今下滑至10%左右。此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全球化浪潮來臨,美國重工業地帶的資本家為降低勞動力成本,將企業遷至海外或工會力量薄弱的美國南部地區,一些地區政府的稅收與公共支出受到沖擊,許多失去福利的工人選擇遷走,人口外流嚴重,最終導致這些地區的城市出現「空心化」,淪為「銹跡斑斑」的地帶。
重振路上的顛簸「是意料之中的」
「是時候把‘鐵銹地帶’這個標簽埋掉了。」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2022年9月,拜登在參加英特爾公司俄亥俄州新半導體工廠的破土動工儀式時這樣說,當時他將英特爾的這一投資與自己簽署的【芯片和科學法案】聯系起來。英國【衛報】稱,拜登政府正在一些地區投入大量資金,試圖將「鐵銹地帶」變成美國的「矽谷中心地帶」。
經濟學家、【不平等城市】一書的作者麥克格雷在美國【富比士】雜誌網站發文稱,作為【芯片和科學法案】的一部份,美國商務部2023年10月宣布在全美32個州和波多黎各建設31個科技中心,提供近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報道稱,該計劃除了為發掘科學價值和經濟潛力外,還意在扶持蒙大拿州、密蘇裏州和路易士安那州這些「非科技中心」。
「科技投資點燃了‘鐵銹地帶’經濟復興的夢想,但其結果並不均衡。」據英國【衛報】報道,隨著【芯片和科學法案】將數千億美元投入經濟,一些城市已經出現新產業,但另一些城市卻舉步維艱。近期對俄亥俄州進行存取的穆罕默德表示,他並未在當地以及附近地區看到制造業回暖的明顯跡象或煥然一新的氣象。
有專家表示,隨著【芯片和科學法案】劃撥的資金流入全美各地的城鎮和研究中心,其道路上的顛簸是「意料之中的」。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戈格說:「挑戰在於,這些地區(‘鐵銹地帶’)沒有你所需要的積累,無論是勞動力、管理技能還是供應商生態系。」
不過,英國【衛報】今年7月稱,美國曾經的工業重鎮印地安納州伊凡斯維爾市出現了新變化,這裏建造了上百套新公寓,開設了一些啤酒廠,甚至還有一個以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為主題的密室。該市市長用「人們充滿活力」來形容這裏的生活。伊凡斯維爾市並非個例。當美國的大城市面臨企業倒閉和高額租金問題時,中西部的一些小型「後工業化城市」正在努力吸引人才和投資。密西根州首府蘭辛市距離上世紀中葉鼎盛時期已經流失了數以萬計的居民,而當地政府正計劃投資超過25億美元用於住房、音樂藝術中心和其他計畫建設。類似的情況同樣也在俄亥俄州的代頓、西維吉尼亞州的察爾斯頓以及那些一度陷入困境的制造業小城上演。
根據郭金月的研究和觀察,如今「鐵銹地帶」不同城市間的發展情況已經出現分化。像芝加哥這樣產業多元的大城市,盡管制造業已衰落,但金融業和旅遊業等發展較為平衡,支撐該地挺了過來;還有一些城市正在復興,如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過去是「世界鋼都」,在鋼鐵產業衰落後,當地依托卡內基梅隆大學等科研力量涉足先進制造、電腦等領域,開辟了新的上升通道;也有更多地方特別是小城鎮,如萬斯【鄉下人的悲歌】所描繪的那樣,吸引不到投資,發展處境艱難。▲#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