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珠斯花街道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堅持把實作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百姓呼聲高、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精準施策,透過補短板、兜底線、織密網,把民情摸實、把問題理清、把癥結找準,誠心誠意聽民聲,踏踏實實解民愁,讓群眾感受心貼心的溫暖、看到實打實的變化。
「一老一小」抓到底,幸福和諧不落一人
1月2日,走進珠斯花街道新六十棟社群,臨近中午,惠民餐廳即將開餐,前來就餐的老人們陸續來到走進餐廳逐個排隊打飯就餐,現場氣氛溫馨、秩序井然。
「這個餐廳離我家很近,我經常來這邊吃飯,葷菜素菜種類都挺多,而且都是適合我們老人吃的,價格也不貴。」家住六十棟小區的田桂珍老人高興地向記者介紹,作為餐廳的常客,田桂珍老人幾乎把這裏當成了自己家的餐桌,在社群的養老中心和朋友們打完牌、嘮完嗑,順路就可以來餐廳解決吃飯問題。
據了解,為全力打造以「品質養老」為核心的民心服務,解決老年群體「做飯愁、吃飯難」的煩心事,珠斯花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黨建+養老+服務」新模式,提出「黨建領航,朝夕相伴」服務計劃,先後打造了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惠民餐廳等養老服務陣地。同時,積極整合轄區醫療機構、社會組織等資源,構建康養結合的社群養老服務體系;開設了「朝夕」學堂,全面推動老年教育多元化、 特色化發展,努力實作轄區內群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切實增強老年人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
此外,為著力抓好與「一老」對應的「一小」群體,全方位守護「朝夕美好」,該街道堅持以滿足兒童需求為導向,以最佳化兒童成長環境為重點,打造「童心港灣」兒童服務陣地,為轄區未成年人提供活動場地,並以「悅享成長」系列主題活動為主線,持續整合資源、契合需求、最佳化服務,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以及興趣愛好的差異,招募轄區返鄉大學生誌願者,圍繞未成年人成長需要,以紅色觀影、閱讀分享、 美術繪畫等為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假期系列活動;同時,以「朝夕學堂」為依托開設了繪畫、口才等公益課程;深度聚焦困境兒童的實際需求,推進「萱草額吉」困境兒童幫扶計劃,結對幫扶困境兒童36人次,開展「圓夢微心願」系列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少年兒童實際問題。
「腳底板」工程走到位,社情民意不漏一事
「在這次的常規走訪入戶過程中,我新發現了4名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政策的幫扶物件,在透過溝通充分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為他們申請了家庭生活補貼,讓他們得到了生活上的必要保障。」近期,在新六十棟社群,網格員楊婉璐緊密開展著新一輪的入戶走訪工作,發現問題、上報問題、解決問題,作為街道「腳底板工程」發揮核心作用的「螺絲釘」,網格員群體成為這項街區「民心工程」落地生根的重要一環。
讓「末梢治理」直抵民心,成為治理變革的聚焦點,為系統攻堅化解一批群眾關心關切的「急難愁盼」民生問題,珠斯花街道持續用腳步丈量街區,把腳印留在基層、留在網格內、留在樓棟間,透過開展「腳底板」工程專項行動,將為民辦實事、物業服務、關愛弱勢群體、矛盾糾紛排查化解、12345工單辦結等重點任務下沈網格,持續提供更加精準的民生服務,全面提升基層網格治理效能。截至目前,珠斯花街道已完成四輪覆蓋式摸排走訪,共收集社情民意1100余條,辦理民生實事150件,開展相關業務培訓22次、集中培訓15次、載體活動61次。
「珠事有解」呼必應,矛盾問題不留一個
民生難事減一件,民心答卷加一分,今年以來,珠斯花街道傾力打造「珠事有解」基層社會治理品牌,以信訪代辦制為抓手,在街區開設「石榴籽」信訪代辦便民服務站(點)和「辦不成事」問題反映視窗,全面實施以「主動辦、即時辦、限期辦、協調辦、掛號辦」的 「五辦」服務模式,全面構建形成信訪代辦閉環機制。同時,謀劃實施「12345工作法」,即:聚焦一個核心、建強兩級陣地、構築三大平台、強化四項舉措、完善五辦服務,有效推進「珠事有解」實體化執行,凝聚多元力量辦好民生實事,全力解鎖基層社會治理「幸福密碼」。據統計,自珠斯花街道高效執行「五辦」服務模式以來完成代辦各類事項149件,排查矛盾糾紛97件,化解97件,實作了全部化解。
「下一步,我們將以轄區內各社群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聚合多方合力,創新方式方法,整合轄區資源,堅持把實作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基層治理’轉化為人人可見可感的行動細節,努力讓轄區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永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珠斯花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同誌說。(記者:郎靜波)
原標題:【民生畫卷繪新景 (110)| 珠斯花街道:縱橫交錯織密網 托起民生幸福事】
來源:雲上霍林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