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問題吧,這和動物園裏的大猩猩、老虎運動量明明不足,但就是肌肉拉滿一樣。
人類一旦閑置下來,肌肉男的肌肉就會回復到初始狀態。非極端情況也會保持在原有的設定肌肉量上。
天生的底子就在那。
人類千百萬年的演化出了現在的身體,類似於遊戲裏不同職業的初始天賦不同。
獵豹無論再怎麽鍛煉,沖刺時長也不會延長太多。因為散熱不夠,哪怕肉體允許顱內溫度過高也不支持它再跑下去。
而人類就相反,沖刺再怎麽練也比不過大多數動物的爆發速度。但如果換成比耐力的長跑,我們的散熱系統就能支持我們跑贏絕大多數的陸地生物。
古猿人也是靠這招,活活跑死獵物的。
再跑能力加強,屬於對肉體極限的試探。所以奧運會的人類世界記錄在逐年打破,狗也一樣會有差距,常年跑的狗肯定比常年不跑的狗厲害。這好比吃的好的人,肯定比常年營養不良的人要強壯一樣。
除非狗的天賦差異較大,品種天賦:如獵犬和泰迪比戰鬥力。
個體差異化:同品種、同體格之間的狗亦有差距。
這在人類身上也一樣,職業運動員裏不乏這樣的選手。甚至對比物件如果換成普通人,那職業選手在此項運動上的天賦幾乎都是碾壓普通人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舉重運動員幾乎沒有瘦高型的,不是說他們練舉重壓矮了。而是教練挑選人時就判斷出了他們以後大致的身高。
同型別的還很多,比如不是因為職業遊泳隊員常年遊泳,所以肌肉是流線型。而是他們本來就是肌肉流線型才被挑選,才適合遊泳,才沒有被淘汰。
這類似於黑人選手裏為什麽多是田徑類高手,你很少看到遊泳領域裏有黑人冠軍。
因為黑人肌肉密度大,更重,所以天生吃虧。但他們的耐力和爆發都更強。
所以nba裏出現白人對抗性強的選手顯得很難得。
所以劉翔、蘇炳添在黃種人裏就是顯得更加的珍貴和偉大。
狗與狗之間拋開這些差異,兩者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應該也存在常年跑步的強過不跑的。
人類知道種族天賦強過後期努力,所以對狗也有相應的特化處理,就是人工選擇性繁殖。
培育出了獵犬、護衛、陪伴、甚至是專門用於廝殺觀賞的鬥犬。
你在其他動物身上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比如種豬、種牛。
而你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你用人類天賦的上限,或者說物理客觀下的可增長值,去對比了狗的初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