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最近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服管了。
我也深有同感。
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有主見,以前那個呆萌的娃,再也回不來了。
路上看到別人家的兩三歲萌娃,忍不住想去逗一逗。
回頭看自家的娃,怎麽就沒小時候可愛了呢?
小時候,孩子眼裏就是媽媽最可愛,媽媽說得對。
現在,動不動就開啟「我不聽我不聽」的閉關模式。
但是,孔子的這句話,讓我開始反思親子溝通的方式。
02
【論語】第一章最後一節說: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怕別人不理解你,怕的是你不理解別人。
這句話即便是日常看到,也會用來安慰自己——
不要擔心別人看不到自己的才華。
但最近我發現,這句話幫我找出了親子溝通的關鍵所在。
想一想我們日常和孩子的溝通。
早上,我們會催促孩子:快點,快點,你該出門上學了。
孩子回到家,我們會提醒孩子:你該做這個,該做那個……
平常跟孩子聊天,也總是習慣說:你最好……
在這些日常生活裏,更多是父母在告訴孩子該怎麽做,用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孩子,但孩子是怎麽想的,孩子心裏認為什麽更好, 大多數父母,毫不知情。
身為父母,一直在做的,是在試圖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而並非知道孩子的想法。
我們患的是,娃不知己。
而從未患過,己不知娃。
03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裏,講到的第五個習慣 知彼解己 ,與【論語】的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說「若要用一句話歸納我在人際關系方面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去尋求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溝通的關鍵。」
這裏,作者提到溝通裏的一個基本順序:先人後己。
首先,是知道對方怎麽想。
其次,才是讓對方知道自己怎麽想。
書裏講到一個例子。
一個父親說:我不了解我的兒子,他不願意聽我說話。
作者問:你是說,因為孩子不肯聽你說話,所以你不了解他?
作者溫馨提示: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就要去聽他說話。
父親在恍然大悟後說:我很想了解他的情況,可是為什麽他不聽我的話呢!
作者無奈地總結——
這個人根本就不知道兒子在想什麽,卻一直在用自己的想法來評價兒子。
想要了解別人,最根本的方法是傾聽。
但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卻就是這個傾聽。
其中,尤以移情傾聽為最高層次和最難級別。
什麽是移情傾聽?
不帶自我,不以改變對方為目的,而是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的傾聽。
很多育兒書籍講到親子溝通,基本都會談到這個方法。
孩子和我們抱怨一件事情,我們並不需要告訴他正確的解決方式,而是了解他怎麽看待這件事情,他有什麽方法,他需不需要我們的幫助。
孩子抱怨上學無聊,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式地就開始說教,上學多麽有用,不上學會有多糟糕。
孩子說和朋友鬧了矛盾,我們也常常是習慣式地給出建議,卻沒有問過孩子心裏是怎麽想的。
04
當我回想過去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更多也傾向於給建議,而很少有在認真聆聽。
從心底深處,我將自己放在一個更高的層次,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經驗,看過更多的書,我應該是一個引路人。
盡管我有時候也會告訴自己,我要去了解孩子,但一到有分歧的時候,心裏就不免更加趨向於給建議,因為簡單,因為省事。
當我深刻去理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時,我發現,自己浪費了太多時間。
但,還不晚。
在今後的親子關系裏,我會努力地做到「±」式談話。
而實作這些的最簡單方法,是問問自己,我現在和孩子聊天——
是在「我知娃」?
還是「讓娃知我」?
05
我越來越感謝孩子來到我的身邊,讓我看到,自己原來還有這麽多的人生bug和偏見。
孩子在幫助我成長,她讓我知道,光亮所在之地,溫暖所在之地,而我值得,再去努力。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是為了被看到、被肯定。
支持孩子,而非帶領孩子。
人生有那麽多難題,人生也有那麽多驚喜,和孩子走在一起,難題一起面對,驚喜一起分享。
這樣的人生歷程,足夠以後回味,足夠溫暖漫長時光。